萍乐坳陷西段重要金属矿床成矿背景及找矿方向

2018-09-12 11:53:50李毅翔艾薛龙李金泰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3期
关键词:西段燕山热液

李毅翔,艾薛龙,李 欣,李金泰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中地质大队,江西 南昌 330002)

1 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萍乐坳陷西段,晚古生代在前震旦纪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NEE向断裂坳陷,北界是宜丰-景德镇大断裂的西段,南界是广丰-萍乡大断裂西段,东端以晚中生代和新生代陆相盆地为界,西端止于江西、湖南省界[1]。

1.1 地层

研究区地层包括有新元古代青白口系双桥山群(Pt3las),南华系—震旦系上施组(Nh1s)、下坊组(Nh2-3x)、老虎塘组(Z2l),泥盆系跳马涧组(D2t)、棋子桥组(D2q),石炭系杨家源组(C1y)、梓山组(C1z)、黄龙组(C2h),二叠系马平组(P1m)、栖霞组(P2q),三叠系殷坑组(T1y)、青龙组(T1q)、周冲村组(T1z)、中世杨家组(T1-2y),侏罗系林山群(J1L),白垩系赣州群(K2G)、龟峰群(K2GF),古近系,第四系等地层。

1.2 构造

构造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之江南台隆的萍乡-乐平台陷。南北两侧均大致以深断裂为界,广泛出露晚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断裂颇为发育,主要以北东东之走向冲断层为主,且往往成群、成组出现。其它尚有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及北西向断裂,但其规模一般较小。褶皱发育,基底褶皱以北东东至北东向紧密线型褶皱为主,在萍乡-宜春地区,尚发育一系列同斜倒转褶皱,南翼倒转。褶皱展布,由西而东,形成北北东-北东-北北东向的反S形图象[2]。

1.3 岩浆岩

区域上发育多时期、多阶段岩浆活动。中晚元古代阶段—第三纪都有岩浆活动。在次级隆起和断裂带的交叉复合地段,主要发育加里东期和燕山期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少许燕山-喜马拉雅期的基性岩及超基性岩。

2 成矿背景

研究区被九岭和武功山两大花岗岩活动中心所包围。坳陷中,从石岗直到腊市主要为加里东时期发育来的深大断裂(据江西省地质志),该断裂带与坳陷的基底隆起处于相近位置,是晚二叠、早中三叠世地层的相变化分界线,将萍乐坳陷西段分为南北两块。北部岩浆活动更为剧烈,从加里东至海西到燕山都有岩浆活动。岩性变化也较大,有基性-中基性-中酸性和酸性。构造活动强烈,多方向的断裂分布,在以NEE为主体的方向上,其他方向如NW向的叠加,并形成多个构造结点。前震旦纪基底广泛分布,地层分布有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及三叠纪盖层发育,从多金属矿化来看,北部也更优异。

多时代的岩浆活动,必然伴有多期次的热液活动,萍乐坳陷西段二条边界断裂(萍乡—广丰断裂、宜丰—景德镇断裂)和中部石岗至腊市断裂都属同生断裂,不仅影响岩浆活动,也是海底热液活动的通道,常常控制海底火山热液或喷流型硫化物矿床。

图1 江西省中部构造结合带发展演化模式

构造应力背景影响热液的运移及岩浆岩的分布。研究区成矿的发育时期主要是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海西期对本区而言主要是上述三条主干同生断裂,当时应都处于拉张条件下的裂陷时期,此时可有相关的火成岩顺其侵入。

印支期本区处南北挤压的状态,可能是大规模热液运移的时期,对其后燕山期成矿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其状态见图1。燕山期本地区转变为拉张环境,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及其伴随的热液流由深部向此侵入,减压后,类似于打开龙头后,流体喷涌而出,为本地区多金属矿成矿提供丰富的矿物质来源[3]。

3 区域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

(1)寻找海底热液相关的同生矿床或矿胚层。萍乐坳陷西段发育三条同生断裂延续整个上古生代,同时还有相伴的岩浆活动,所以极有可能形成海底热液相关的同生矿床或矿胚层。

图2 宜春五宝山钴矿区地质略图

如上高五宝山矿床(见图2),一方面具层控及微层理及菱铁矿体在同一层位与黄铁矿体相互过渡,相互尖灭,具同生沉积特征。另一方面显示出与火山热液有关的特征,恐怕就属于此,当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在石炭系灰岩、村前背斜及燕山期浅成至超浅成中酸性岩浆岩附近。这类矿床属于与燕山期各种花岗质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有关的斑岩型、矽卡岩型、脉状充填型矿床。

矿床产于石炭系壶天灰岩与斜长花岗班岩接触带及两侧,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以接触交代型为主, 次为爆破角砾岩筒型。矿床具有多期次、多阶段特征,矿石的成分、结构构造较复杂[4]。

(3)应重视武功山花岗岩体中心四周的泥盆系砂岩层和石炭系底部是否有钨的矿源层,花岗岩侵入岩则可有钨、锡多金属矿床形成,以脉型和矽卡岩型为主。

本区除铜铅锌及金银钴等多金属矿床外,因为其南邻武功山钨的成矿区,特别是在坳陷的中部可能与蒙山岩体(170Ma)相似的火成岩体有关。

猜你喜欢
西段燕山热液
三江成矿带西段巴斯湖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矿产勘查(2021年3期)2021-07-20 08:01:48
燕山水库
色尔腾山山前断裂东段与西段转折处构造演化特征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燕山水库
层结背景下热液柱演化的实验模拟*
海洋与湖沼(2017年6期)2017-03-31 06:18:19
热液循环助采洗井装置的分析与应用
石油知识(2016年2期)2016-02-28 16:20:19
家在燕山
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34
西气东输三线西段工程全线贯通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