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鑫
(辽河石油勘探局康复医院康复科,辽宁 葫芦岛 125100)
高血压属于终身性的慢性疾病之一,在长时间治疗下许多患者易出现沮丧焦躁心理,治疗依从性偏低,难以坚持健康行为,自护能力差,使得血压控制受到影响[1]。故本文在内科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时间段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出75例进行干预分析,分析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供参考。
1.1 患者资料:在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1时间段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出75例进行干预分析,并将患者分为电话随访组(37例)和延续护理组(38例),其中电话随访组患者采取普通的电话随访,男性、女性患者各自有20例、17例,年龄在60~79岁,均龄(69.5±1.5)岁。延续护理组患者在采取普通电话随访同时结合延续护理,男性、女性患者各自有21例、17例,年龄在61~80岁,均龄(70.5±1.3)岁。电话随访组、延续护理组的普通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1.2.1 电话随访组:电话随访组患者采取普通的电话随访,即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提醒患者按时复查等[2]。
1.2.2 延续护理组:延续护理组患者在采取普通电话随访同时结合延续护理,延续护理:在患者出院之前为其创建个人病例档案,然后组建随访护理小组,针对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健康宣教和随访计划,其中健康宣教主要是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健康行为的重要性、自护方法、用药方法、科学饮食方法和训练方法等,叮嘱患者出院后做好血压控制工作。患者出院时给予24 h的动态血压监测,了解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在患者出院第3天给予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血压监测结果,在患者出院第10天给予家庭随访,检测患者血压情况,询问患者用药、饮食和运动方面情况,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提升患者的自护意识。此外,护士可通过微信群或QQ群等方式加强随访干预,定期在微信群或QQ群中发布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知识,回复患者的疑问,鼓励患者间进行治疗经验交流,定期提醒患者回院复查,以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1.3 研究指标:分析2组患者自护能力、健康行为以及血压的改善情况。其中患者自护能力通过自护能力表来进行评估,评估内容涉及自护技术掌握情况、自护责任感、自护理念认知以及健康知识等,总得分高表示患者自护能力好。患者健康行为情况通过自制的健康行为表来进行评估,内容涉及患者的压力调控、饮食情况、运动情况、心理情况和健康责任感等情况,总得分高表示患者健康行为遵从较好。
1.4 临床统计学方法:本文对研究所得数据行SPSS20.0的软件统计处理,以(x-±s)来表示研究计量资料,并行t检验,以百分比来表示研究计数资料,并行χ2检验,如果P<0.05,代表有统计学的差异。
2.1 不同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分析:延续护理组患者自护能力、健康行为的改善情况均优于电话随访组,2组比较,P<0.05。见表1。
2.2 不同组血压控制情况分析:电话随访组患者干预后SBP指标值为(157.5±20.2)mm Hg,DBP指标值为(85.3±7.2)mm Hg。延续护理组患者干预后SBP指标值为(102.3±19.1)mm Hg,DBP指标值为(68.0±6.9)mm Hg。延续护理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电话随访组患者要好,2组比较,P<0.05。
表1 不同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分析(±s,分)
表1 不同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分析(±s,分)
组别名称 n 自护能力评估 健康行为评估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电话随访组 37 120.2±10.1 121.5±12.1 141.3±10.0 138.7±12.4延续护理组 38 121.5±8.3 133.6±13.7 140.7±10.3 142.5±12.6 t值 - 0.609 3.949 0.255 1.316 P值 - 0.092 0.029 0.087 0.040
高血压为老年常见病,因老年人的主动脉发生退行性的病变情况,导致血管弹性逐渐下降,血压上升的缓冲能力以及收缩期的主动脉扩张能力差,容易引发高血压[3]。而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因此做好患者的血压控制非常重要。延续护理主要是医院到家庭社会的护理延续,其通过采取多样性护理方法,让患者在不同场所都能够得到连续性照护,提升患者的医嘱遵从性,进而强化其血压控制效果。本文数据显示,延续护理组患者自护能力、健康行为的改善情况均优于电话随访组,在血压控制方面,延续护理组患者干预后SBP指标值为(102.3±19.1)mm Hg,DBP指标值为(68.0±6.9)mm Hg。两项指标均低于电话随房组,可见,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可改善其自护能力和健康行为,降低患者的血压,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