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扬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辽宁 开原 112300)
抑郁症是目前临床上比较普遍的一种精神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轻中度抑郁症。而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常常会伴随出现睡眠障碍的问题,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积极地对轻中度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实施治疗,十分重要[2]。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是目前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进行颅内深部刺激,促使血流灌注,皮质兴奋,代谢以及神经内分泌等发生变化[3]。笔者以下就对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
1.1 基本资料: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轻中度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7.5±7.3)岁;病程时间2~9年,平均病程(3.6±1.1)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38.4±6.8)岁;病程时间1~10年,平均病程(3.4±1.3)年。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1.1 纳入标准:①符合ICD-10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而确诊为轻中度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患者;②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晓且同意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③能够配合本次临床研究的患者[4]。
1.1.2 排除标准:①合并较为严重的躯体性疾病患者;②有严重自杀倾向和自残倾向的患者;③由其他器质性病变的继发性抑郁症患者;④合并脑部手术或癫痫病史的患者;⑤身体内置心脏起搏器、脑起搏器或支架等金属物的患者;⑥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5]。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舍曲林片进行治疗,50毫克/次,每日1次,于每日早饭后10 min进行口服,连续治疗4周时间。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使用经颅磁刺激器进行治疗,治疗频率为10 Hz,强度为80%的运动阈值,每序列时间为4 s,两序列间隔为56 s,每日连续20个序列;踧踖部位为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连续治疗10 d。对照组患者给予伪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使用伪刺激线圈,该线圈在外形、刺激频率、刺激期产生的声音、放置位置及与头皮接触的角度均与观察组相同,但是该线圈不会产生磁场,因此不会产生真正的刺激作用,伪刺激线圈治疗时间也为10 d。
表1 两组患者的HAMD、HAMA和PSQI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的HAMD、HAMA和PSQI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分,±s)
组别 HAMD评分 HAMA评分 PSQI评分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观察组(n=40) 21.09±7.15 15.34±1.55 13.09±1.63 16.46±5.10 13.59±1.53 12.50±1.48 14.80±1.55 12.51±1.02 10.36±1.22对照组(n=40) 20.16±9.17 17.10±1.31 15.51±1.56 16.52±4.31 15.23±1.34 15.66±1.52 15.15±1.12 14.32±1.12 13.81±0.97
1.3 统计学方法:以SPSS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s)方式录入,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形式录入,行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平,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的HAMD评分、HAMA评分和PSQI评分,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的HAMD评分、HAMA评分和PSQI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综上所述,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睡眠障碍可获得显著疗效,一方面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情绪水平,另一方面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