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雪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县医院内3科/心血管内科,河北 承德 067000)
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方式除了介入治疗之外,也要重点关注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1],保障患者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临床中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辅助治疗使用的药物大多是选取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药物,比如低分子肝素等,不同的药物存在不同的优势及劣势,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对心血管不良事件预防的效果,详细数据及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掷骰子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5~86岁,平均年龄(61.25±1.25)岁,患病时间2~19年,平均患病时间(4.36±2.01)年,疾病类型:慢性心梗12例,急性心梗13例,心绞痛1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4~87岁,平均年龄(60.98±2.13)岁,患病时间2~19.5年,平均患病时间(4.44±1.58)年,疾病类型:慢性心梗13例,急性心梗14例,心绞痛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疾病类型以及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方式进行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完成之后通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方式进行治疗,每次注射剂量为0.4 mg,每天注射两次,练习注射7天。观察组患者介入手术之前开始口服氯吡格雷[2],600 mg/次,每天服药一次,介入手术完成之后继续口服氯吡格雷,服用剂量调整为每次150 mg,每天服药一次,连续服药4天后,将服药剂量减少至每次75 mg,每天服药一次,连续服药至介入手术半年。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具体包括出血、缺血、血栓及支架内再次狭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服药后血栓素B2的检测结果。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出血、缺血、血栓及支架内再次狭窄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观察组患者服药后血栓素B2的检测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冠心病介入治疗时针对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式,属于有创治疗,主要治疗方式是将支架放置血管闭塞处,辅助血管疏通,但是如果手术之后形成新的血栓仍会有新的闭塞出现,此类不良事件不仅会影响到之前介入治疗的效果,还会给患者带来新的伤害。因此避免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出现不良事件的工作同样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步骤,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的药物,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一直血小板的聚集,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术后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服药后血栓素B2含量低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在冠心病介入手术后使用氯吡格雷进行后续跟进治疗,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尽可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