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郭晓薇 通讯员 童 萱
“器官捐献和移植关系患者健康和生命挽救,是一个国家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3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王贺胜在2018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中说道。王贺胜表示,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捐献、获取与分配、移植、移植后登记、监管5大工作体系,开通了器官转运的绿色通道,实现了器官科学公正分配。
“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器官捐献工作中发扬光大。”在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协办的本次活动中,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在明信片上写道。
本次活动主题为“新生·心声”,主要内容是缅怀纪念平凡而高尚的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宣传普及器官捐献理念。众多参会者在明信片上写下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对器官捐献者的感恩,并将其投入邮箱中。这些明信片将化身为爱的漂流瓶,随机寄送给器官捐献者的家属。
“虽然失去了自己的儿子,但这也是生命的延续。”器官捐献者何赛军的母亲说,一想到儿子的器官能够帮助其他人活下来,让几个家庭得到幸福,就让她感到几许欣慰。2016年,患脑胶质瘤的何赛军请妈妈在捐献的表格上签名时,何妈妈既生气又难过。但她还是尊重儿子“人死了还能救人是好事”的质朴想法。后来,除了因病无法捐献眼角膜,何赛军其他的器官全部捐献出来,遗体则捐献给浙江大学。
早在2010年3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原卫生部就启动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倡导公民在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能用的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工作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公众的积极响应,器官捐献已成为我国人体器官来源的主要渠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家渠市的哈萨克族大姐乔丽帕·木巴热阿克告诉记者,她的爱人沙布拉江是一名尿毒症患者。经过2190天的等待,终于配型成功,并完成了肾移植手术。乔丽帕把捐献者看作是“不曾谋面的亲人”,她自己也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网站上做了登记,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我的孩子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还有她从未谋面的再生父母。”在活动现场,器官受捐者家属严荷花说,她女儿在出生不久就被查出患有胆道闭锁,通过肝脏移植,恢复了健康,今年9月1日即将成为一名“活蹦乱跳”的一年级小学生。
来自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柏凌告诉记者,“我愿意穷尽全力,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做好生命礼物的快递员,帮助挽回尽可能多的生命,架起生命的桥梁。
截至2018年3月28日,我国共实现捐献16523例,捐献器官46505个,报名登记422052人,4万多个生命得到延续。不过,相对于需求,我国的器官移植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发展尚不平衡,急需更多的政策保障和公众的支持。
王贺胜说,下一步,我国将不断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建章立制工作,逐步构建我国“阳光、公正、高效”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则表示,将借助院士工作站平台,努力为各地的器官衰竭病人提供诊疗服务,分享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器官捐献不仅观念需要宣传普及,还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