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
摘 要: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对人类的学习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也是一门和实际生活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其中大量的内容都是需要联系实际进行验证的,学习科学也是为了更好地观察世界、解释各种现象。所以说科学和数学两门学科有着极大的相同点,也有着极多的相通之处。在教学中如果把两门学科进行融合,可以实现两门学科的相辅相成,保证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与提高。在此对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融合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科学;融合
在实际的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因为都是专科专任,所以老师都是各自任教所学专业的对应学科,这样可以提高专业化程度,有效提升学科教学效果。但是这样又造成了各学科教师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和认知不足,从而把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两门学科之间拥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把这两门学科有机融合于一体,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知识和科学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集中发挥两门学科的优势互补作用,促使小学教学效果的更大提高。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融合
想要实现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两门学科的有效融合,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教学目标的融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而形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与技能。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使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形成。正因为两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所以想要将两个学科融合起来,就必须保证融合教学目标,实现在教学方面的高度统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一章“解比例”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中《阳光下的影子》一节内容导入教学,首先为学生出示这样一道题目:一根竹竿高1.5米,放到阳光下,测量出影子长为1.8米。那么一根2米长的竹竿放到阳光下,它的影子会有多长呢?这样的教学因为是采用小学科学的知识导入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探究的欲望也变得十分强烈。这时候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设出了未知数影子长度为x,并列出了比例式:1.5∶1.8=2∶x,经过计算得出竹竿的影子长度为2.4米。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就是把两门学科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统一,保证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实现教学内容的融合
小学数学学科和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集中体现有联系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把两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融合、整理、应用,可以打破传统的学科内容之间的隔阂,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体”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明确体积的含义,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了实验探究:首先拿出盛有一定量清水的量筒,观测液面的高度,做好記录。拿出一块橡皮泥,把这块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然后用细线系住,浸入量筒中的清水内部,学生发现量筒的水面上升了,这时候组织学生再观测此时液面的高度,计算出液面上升的高度,得出这块橡皮泥排开水的容积,明确这就是橡皮泥的体积。然后再组织学生把橡皮泥捏成正方体,测量体积。这种形式的教学把数学和物理学科的知识融于一体,实现了两门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
三、实现实践活动的融合
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两门学科教学内容中都有较大数量的实践活动内容,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小学科学当中的实践活动内容、主题、形式,组织小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章“扇形统计图”中的“节约用水”教学中,教师就结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很重要》中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同时还组织学生对学校的水龙头进行了依次摸底排查,统计损坏的水龙头数量,并根据一定时间内白白损失的水资源的数量估算出全校一年大约会损失多少水资源,以此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把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有机融合起来,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但是同样需要注意绝对不能把各门学科所具备的特有的属性予以抹杀,并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改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韩良.小学科学和数学学习资源有效融合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3(5):61-64.
[2]陈莹.学习资源有效融合促进小学生数学与科技素养形成的思考与实践[J].都市家教月刊,2017(4):294.
[3]潘亮,仲英.“做思共生”在小学科学和数学融合教学中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2017(10):17.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