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义 何琼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水平的发展。在小学阶段,中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点,它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的准备。这个阶段是重点阶段,我们教师要针对中年级学生的作文认知程度和学习特点进行具体化的指导,促使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能够爱上写作,并乐于写作。从加强对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的指导等角度提出了提高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策略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习作起步的关键阶段,怎样进行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以及遣词造句的能力;二是要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促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进而促使学生想要记录和表达生活中的点滴感受。那么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怎样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呢?
一、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小学中年级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有限,要想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要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好言好句、好段好篇的积累。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作才会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摘抄本。在这个摘抄本上,学生可以将他们课外阅读过程中、课内阅读过程中以及教师提供的读书目录和其他教辅中的好言好句以及优美段落进行摘抄和记录。虽然说学生当时抄下来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对优美语言的敏感度、对优美词句的欣赏程度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而这种能力无疑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师可以定时或者不定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好言好句的交流和展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同样的描述,不同的学生读到之后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因此每个学生摘抄到的好言好句、好段好篇是不一样的。而摘抄本的公开展示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会促使学生开拓思维,增长见识,了解其他同学对语言的认知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对语言知识的认知。
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日记。为了改变学生一听到写日记就皱眉的现状,教师可以规定每个学生一周之内写三篇日记,而且对日记内容没有要求,学生可以将自己看到的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将自己听到或看到的某件新闻,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高兴的或者不高兴的事件通通记录下来。内容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这种弹性的写日记的方式,相信会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会避免学生胡编乱造和随意摘抄现象的发生,会促使学生自己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游戏,比如词语接龙的游戏,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游戏,但是确实有助于学生词语的积累。还比如你说我猜的游戏活动,就是教师出示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只能有一个学生看见,这名学生向其他学生描述该词语的意义,然后由其他学生猜测,这个游戏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积累
小学中年级学生不仅在语言积累方面有所欠缺,在写作素材方面也有所欠缺。或者说,虽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写作素材,那么文章也会是空洞无物的。而且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本身生活经验就有限,生活阅历有限。因此教师要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一人一事,从中受到启发,将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将自己观察到的真实现象进行描写。在具备了语言积累和写作素材积累的情况下,学生的文章才會真正我手写我心,才会表达出真情实感。
刚开始的起步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出观察提纲,比如观察植物,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大小、形状、颜色、气味、作用等方面进行观察。
比如观察人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观察人物的神态、面貌、动作、身材、衣着和言行入手。这时候学生之前积累的语言知识就会派上用场。比如,如何展开人物的外貌描述,如何使人物的外貌描述更加形象和生动,等等。
还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新闻,像老人摔倒后要不要扶,像我们要如何科学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正能量,使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定时炸弹”。学生了解的新闻多了,学生的视野也就更加开阔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就更丰富了。当学生将细心观察形成一种生活习惯后,学生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总而言之,小学中年级学生正处于写作的起步阶段,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语言和写作素材的积累,促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写作基础,从而促使学生在起步阶段就能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1]段淑青,张学芹.作文教学要和生活实际相联系[J].赤子(上中旬),2017(5).
[2]吴秀君.快乐体验 广泛开放 巧妙激活:作文教学偶得[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1).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