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玲
摘 要: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语言更是一个国家的灵魂的象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育越发重要,而作文更是语文的灵魂,它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模式,更能锻炼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所以小学语文作文的学习对于现代学生非常关键。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指导方法;个性化
一、加强基础教育,注意写作素材积累
深度发掘课文原文,做好原始积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所选取的文章都是蕴含着学生必须学习的人文素养和个性特色的典范文章。所用文字和选取的素材都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经历,可以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重视所学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对文章运用的文字、故事内容开展讨论,帮助学生避免语言表达能力差、叙述千遍一律的现象;帮助学生积攒符合自己的个性化写作语言,避免学生写作语言缺乏个性化、不懂得书面语言、作文口语化严重的问题。
二、通过贴近生活的题材教学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生活是学生最大的写作素材库。小学生写作不能够利用华丽的辞藻和新奇的写作形式,所以以真情实感为基础的写作是锻炼的最好题材。授课教师首先要以此作为作文指导的出发点,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搜寻素材。例如在学习完《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老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中父亲对孩子的爱,并让学生以此为题材写关于父亲的文章,通过三方的沟通,完成写作,以爱作为写作题材、以写作强化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这样综合了学生真实感情的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在提高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能够强化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健全孩子的心理教育。
三、个性化,形成自己的风格
相对于真情流露,在写作具有一定难度、写作内容更加宽泛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開展仿写活动。仿写文章更具个性化,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认真学习范文,提高对原文的文章构架和中心思想的理解,进而开展仿写活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对所学文章的整体理解,还能以此为鉴,学到写作技巧,写出更好的文章,一举多得[1]。
在学习《夸父追日》《女娲补天》此类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前对中国神话故事做事先的了解,通过讲解,观察对其感兴趣的亦或是有些了解的同学,通过文章引导学生对作者如何利用简单的说明方法,介绍这些神话故事使其能仿照文本写作方法,介绍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神话故事。学生对于神话都出于好奇,多会被其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并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写作热情被点燃,通过自己的行动进行了解,也会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以此达到锻炼写作的目的。对于那些对神话特别喜爱的同学,他们会更加用心去了解,这样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会添加更多的玄幻色彩,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和个性化。
四、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的资源
现在学生家庭条件相对更加优越,现代化的工具,电脑图书基本普及,大多数家长也为了孩子没能更好地运用这些工具而苦恼。娱乐之余,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不仅影响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影响到以后孩子的身心发展。
1.授课教师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
现在手机、电脑更为普及,孩子每天花在游戏的时间正在增加,那么如何避免这些工具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就显得格外重要。信息工具之于学习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合理的阅读便能很好地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授课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协商,让学生每天都能汲取到新鲜的资讯以及自己感兴趣的热点话题,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学习行文的逻辑,学习相应的词汇,以达到提高自己写作技能的目的。
2.学生家长如何跟孩子更好地沟通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的关心程度已达到令孩子无法忍受的地步,很多孩子更青睐于电脑游戏,与家长的不正当干预也有间接的关系,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合理安排学习娱乐时间令很多家长头疼。所以利用这些信息工具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协作能力就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家长通过允许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领域的了解,也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使得学生及家长的关系更加融洽。
五、教师如何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判及反馈
教师在作文评价和反馈时,根据实际,评判的方式有很多,所以要开展优化筛选。很多教师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小学生知识积累不足,没有能力独立完成,在思想上不重视写作评价[2]。很显然这种认知不仅无益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写作的提高,小学生正处于写作爱好形成的主要时期,合理的评价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更能对以后的写作起到关键的启蒙作用。
总之,小学作文的学习是学生写作热情养成和写作技能积累的关键时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该引起授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足够重视,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和正确的反馈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适应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邱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实践[J].考试周刊,2016(20):41.
[2]苏醒.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仿写训练研究[D].渤海大学,2017.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