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克斌
摘要:太极拳的养生价值不仅表现在练拳的过程中,而且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禅定是养生的最高形式之一,太极拳是否与禅修有相通之处呢?文章通过对太极拳特点和禅修内涵的论述,表明太极拳对于禅修有其积极的影响和价值体现,为“生活禅”的具体化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理念,也為当代人太极拳和禅修的结合提供指导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太极拳 禅修 养生 武术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8—0060—03
太极拳作为我国武术文化中的瑰宝,有着极高的养生价值。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亿人在练习太极拳并从中得到健康和安宁。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思想信息量摄入呈现方便化,复杂化和依赖性特点,它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人们的思想杂念更多,烦恼欲望更多,忧虑焦躁的情绪更加严重,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以传统禅修的方法很难引入门路,而“生活禅”“太极禅”的提出,是为了方便当代人性格特点而提出的禅修方法。如何定义“太极禅”,它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及习练的方法是什么,还是有待进一步科学的实践研究分析。
1 太极禅的理解与内涵
1.1 什么是禅
禅是古印度语“禅那”的略语,意译为“静虑”,“思维修”等。佛教认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可达身心轻松,观照明净的状态,好即成禅定。禅定功夫深浅及境界有“四禅八定”之说,而四禅八定是共法,也就是说,除了佛家之禅修外,其他任何的修气,修道,乃至于练瑜伽都可以通向禅定之门,不过境界和功夫不同而已,太极拳练习也可以说是一个修气修道的过程,当然,也可以通向禅定之门。
1.2 当代人禅修的目的
当代人禅修的最主要的目的因素是以下三个方面:
(1)修心养性,调整身心,净化心灵。
(2)探索生命的意义和认识自我。
(3)减少工作生活压力,改善烦恼习性。
总的来说,大多数人是因为现代社会环境的压力,通过禅修来解脱自己,认识自己。
1.3 太极禅的理解和内涵
要想对“太极禅”有一个科学理解,还是要从禅修的目的谈论起。禅修的内涵及目的,在《金刚经》上有深刻的认识,总的来说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其一,“云何降伏其心”。其二,“此心安在何处”。意思是,怎样除去过多的妄想杂念,使心境得一心,以后的心境安放在何处。所以,禅修的实质总归为两大类,一为“修止”,二为“修观”。通俗地讲,禅修的内涵,第一要务是除去烦恼及妄想杂念。
太极禅的内涵,笔者认为是指禅修者通过太极拳长期练习,能够在生活工作中,以太极拳的身法和心法贯穿其中,排除掉过多的思想杂念,从而更容易保持忘我专一,系心一缘的禅定状态。
2 禅武合一的启示
少林武术最大的特点就是禅武合一,即禅修融于武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武术训练中贯穿禅修基本原则,功夫表现在追求内心不乱,外不着相的境界,修习者在武术习练的同时,冥思少林禅宗要点,从而达到以武悟禅的修行之路。正如永信禅师所言,“武术禅就是提供一个人人可以亲身去做的参禅路线”。
(2)把武术训练过程看作是一个去除一切杂心妄念的过程。在技术训练上的首要表现,即是以禅定的原理和思路,来改造和指导武术运动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3)重视呼吸,贯穿于少林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多以专注一处为起始,调整呼吸,摒除一切杂念,凝神固气,通向禅修之门。
3 太极拳与禅修的相通处及价值观
太极拳属于武术的一种,武术与禅修可以相融合而达到禅武合一,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和训练方法,使其与禅修的结合更加有优势,比如:太极拳的境界是在练习过程中,追求在松静中正的身法下,意、气、神、拳、合一,从而使人得到专一无杂念的状态,与禅修的修“止”所追求的境界具有相似性且互相通融。
3.1 “中正安舒,周身放松”与禅修之调身
中正安舒,周身放松是太极拳运动技术的基本要求,而调身、调气、调神为气功修炼的步骤,也可以为静坐禅修的过程。太极拳从武功转向禅功的过程中,必然会是境界步骤的提升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从武功到气功,从气功到道功,从道功到禅功的提升过程。从外形上来讲,太极拳的行拳和桩功对身体的要求,与禅修的打坐,都有相似的一点:“松、静、正”,所以长期的太极拳练习,习惯性的中正安舒,周身放松,对于除了静坐之外的生活中禅修,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3.2 “呼吸绵绵,气入丹田”与禅修之“数息观”
太极拳的呼吸讲究“深、长、细、缓、匀”,这是其功夫的一种体现,动作的开合也是一呼一吸的过程,当习练者对动作套路非常熟悉而成为自然行拳时,专注力自然从动作转向呼吸上,从而使呼吸和动作相合才能做到“意到气到”,“用意不用力”。
数息观,是禅修静坐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所谓数息,是在调好身体的基础上,专注于呼吸上,当呼吸绵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感觉在一呼一吸之间,有一个不呼不吸的状态,这个点就是“息”,所以称为数息,可以看出,“息”的状态在静坐禅修中之重要。它并不是刻意的憋气或者呼吸停止,而是呼吸绵绵,周身放松后的一种自然体现,人的境界也会达到无我空灵的禅定状态,并从中得到喜悦,即“禅悦”。
太极拳长期练习中对呼吸的专注,以及其深度的加强,无疑对“息”的培养有着某种积极的影响,也就是通常的“调息”,所以有言论称太极拳越慢越好,那是其功夫境界的一种体现,在呼吸绵绵中有动静相合,那个“静”是动作开合、一呼一吸中“息”的体现。所以长期的太极拳训练,对于人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有深层次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行拳中,同样也体现在生活状态中。
3.3 “神贯于顶、意气相合”与禅修之“忘我专一”禅修的功夫体现最主要是对妄念的消除,即对思想杂念的排除。太极拳要求神贯于顶,意与气相合,气与拳相合,正是对习练者专注力的一种训练。众所周知,在两眉之间的位置被称之为“上丹田”,守上丹田养神。“神贯于顶”正在守上丹田的一种体现,当太极拳者行拳时,眼神与拳路相合,呼吸与拳的开合也相融,从而很容易达到忘我专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正是禅修境界的一种体现。
3.4 太极拳在生活中禅修的价值体现
禅修功夫的体现是在行、住、坐、卧中,所以在工作中如何修禅定,如何消除妄念,伏住烦恼,才是其价值的体现。“生活禅”被推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生活中如何修禅定,并没有具体有形的方法,因为生活中有劳动,有工作,有走路,有站立,加上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人们过多的思想杂念使内心极不清净,很难专一的做事,比如:吃饭要看电视,洗衣要听音乐,走路要看手机,等等。禅修者在打坐时的境界,并不一定能够融入生活工作中,而太极拳有开合,有动静,有松缓,有急应,它的境界很容易被融入到生活中去,所以禅修者可以通过太极拳的身心之法,来提高“生活禅”的境界,体现“生活禅”的理念。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平常人在生活中洗衣扫地时,因为动作已熟练,所以一边洗衣扫地一边挂念其他的事情,或者听音乐广播等等。也就是烦恼之心常起,思想杂念伴随在洗衣扫地中。而禅修者以太极拳的身法和心法要求自己,专注在动作和意念上,用意不用力,意到气到,气到动作到,伏住烦恼之心,不起妄念,这便是禅定修止的一心境界。
4 太极拳禅修的方法思想路线
4.1 当代人太极拳禅修所要解决的问题
太極拳禅修要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来服务于社会大众,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对“太极禅”科学的定义及其内涵的理解。(2)太极禅修者从武功到气功,从气功到道功,从道功到禅功提升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身心之法如何具体贯穿于太极拳习练中。(3)太极拳禅修者在练拳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生活工作中具体方法的论述。(4)如何把太极拳的养生观体现在太极禅修中。
4.2 太极拳禅修方法总的思想路线基本指导思想
5 结语
(1)太极禅的内涵,是指禅修者通过太极拳的习练,能够在生活工作中,以太极拳的身心之法贯穿其中,排除过多的思想杂念,从而保持忘我专一,系心一缘的境界。(2)太极拳的技术特点是其与禅修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优越性,两者相互通融是禅武合一的思想体现,是生活禅具体化的体现。(3)现代社会的信息网络化,智能手机的过多依赖,使人们的思想杂念,烦恼习气更加严重,忧虑焦躁的情绪更加普遍。传统禅修方法很难引入门路,而“太极禅”的提出,将会为当代人禅修入门提供简单易行的方法。(4)太极拳禅修总的思想路线是显而易见的,但要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乔凤杰.佛教禅修与武术训练[J].西安科学体育学院学报,2006(3).
[2]安静,李金龙.论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J].搏击·武术科学,2008(10).
[3]靳贤胜,蔺丽萍.浅谈太极拳的动作特点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焦作大学学报,2000⑶.
[4]徐成波.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J].民族传统体育,2014(13).
[5]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