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标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由原来的“双基”变成了“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从原本关注学生获取的知识与形成的技能,到如今也注重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思想和活动经验。
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活动,能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效途径。但多年教学的实践使我明确,操作活动不是越多越好,从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要把握好最佳时机,才能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落实数学课程目标。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操作活动契机,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
一、在关键处操作,突出重点
备课时读透教材,把握关键处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能突出重点,还能节省时间。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教材呈现两个活动:“1.每3秒呈现10个数字,看一看每次可以记住几个数字。2.平均数6是怎么移动得来的。”教学时第一个活动可用微课形式展示,第二个活动则要学生动手操作。这样处理是因为第一个活动虽然学生平时可能没有玩过,但此类活动简单易懂,就像学生平时默写词语一样,已有相应的活动经验,如果课堂中再让学生进行活动,一来浪费时间,二来学生记住的数字个数各不相同,可能出现平均数为小数等现象,易脱离本课的教学目标。第二个活动则是在学生认为用“6”表示淘气记数水平较合适后全体学生进行操作活动,从中领会平均数“6”是“‘移多补少平出来”和“‘求和均分算出来”,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突出本课的重点。这样处理,学生不只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而且思维能力也获得发展。
二、在意外处操作,突显亮点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有时会超出教师的预设,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如果采取简单否定,或是置之不理,其结果可能会使课堂僵化,会扑灭学生的思维火花,甚至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相反,教师能运用其敏锐的教学机智,抓住“意外”处让学生操作,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在让学生测量边长3cm的正方形周长活动时,有个调皮的学生没有测量,反而把手中的正方形用剪刀剪去一个小正方形(如图1),当组长生气地向我报告时,我灵机一动问:“你们觉得现在这个图形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相比会怎样?”学生纷纷发表看法,几乎都认为正方形的周长长一些。我接着再让学生活动:“请大家也像这样剪一剪,再量一量周长,然后把你的发现记下来。”学生通过活动,最后得出三种情况(图2,图3,图4),并得出三个结论(如下):
这样的意外,让学生发现当一个平面图形变小了,周长不一定也变短,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也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在矛盾处操作,突破难点
在操作活動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不一致的意见,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氛围中,用事实说话,用实践证明,去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如解决“用一张长31.4cm,宽25.12cm的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忽略不计),卷成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学生计算完交流结果后开始议论纷纷,“奇怪,你的答案怎么和我的不一样?”待我公布答案后,学生更是不解“为什么会有两个答案呢?”我趁机提出:“你是怎么做的?请你向答案跟你不同的同学进行说明,让对方明白你的做法。”学生听完我的要求后,纷纷拿出纸张互相示范……这样,边操作边讲解,学生很快就明白两种答案的不同之处,领会数学的变通之美,也获得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在错误处操作,突破困惑点
对于教学中学生所暴露出的一些错误的理解,教师不要急于加以否定,因为这些错误有时是学生粗心所致,有时候是对题目理解不全面,有时候是活动经验积累不足等等,如果仅仅告诉学生要如何如何做,没有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如“一根长3米的圆柱形木料,切成3段圆柱形木料后,表面积增加60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这类题学生刚一接触时,经常会出现错误,有的老师一遍遍画图讲解,效果还是不理想,若让学生用橡皮泥代替木料来一次全方位操作活动,如横切、竖切、斜切等,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各种长方体切割前后表面积的变化,帮学生形成相应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错误率将大大降低。
总之,教师要按照课标要求,吃透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操作活动的最佳契机,在操作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努力去验证,通过手脑并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感知,在探索知识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才能切实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落实好操作活动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