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贞
摘 要:“思考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能力,是教育的生命力。当学生出现迷惘疑难之际,教师应有敏锐的意识捕捉契机,将问题转化为训练思维、提升思考力的资源,灵活地巧引妙启,开启学生思路,促进思维的跳跃跟进。
关键词:巧引妙启;思考力;提升;巧问;激情;比联;想象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才能提升学生的思考力?笔者以为,当学生在课堂遭遇迷惘,处于浅层思考时,教师适时介入,运用灵活恰当的方法进行点拨、延伸、拓展,学生的思考力就逐渐能从浅层走入深层,从单一走向多元。
一、巧问促思开阔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发问”要讲究精巧,要把握适当的时机,运用合理、有效的问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广阔,引向多元,让学生的思考力日益深远开阔。
(一)深入追问
如《老人与海鸥》一课,学生面对一个难题而束手无策:为什么说“白鸥飞处带诗来?”“海鸥一来福气就来”?教师并不明示答案,而是先引导学生联系老人的处境进行思考:海鸥一来,孤独的老人( )。然而仅停留于老人的角度,学生尚不能明晰“带诗来”的内涵,师进一步深点:老人喂养海鸥只是单纯为了打发自己孤独的晚年生活,慰廖自己孤寂的心灵吗?再想想海鸥到来会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海鸥一来,孩子们( )。海鸥一来,游人们( )。海鸥一来,翠湖里( )。海鸥一来,整座昆明城( )。
通过深入追问,学生理解了“白鸥飞处带诗来”的内涵,海鸥使老人晚年不再孤独,使整座昆明城更加美丽!这种由浅入深的问,不仅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而且带动学生的思维由浅层向深层迈进。
(二)发散扩问
深入追问是从纵深的角度培养思维,发散扩问是从广度来培养思维。人教版第七册《幸福是什么》,学生在学文后梳理归纳“幸福是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事例畅谈幸福还是什么。
学生A:“将好东西与别人分享就是幸福。”
学生B:“保持快乐心情,每天开开心心的就是幸福。”
……
这样一开启,学生对幸福的认识就变得丰富而多元。
(三)迂回曲问
《唯一的听众》一文,许多同学不理解“深深的潭水”有什么深刻的内涵。教师带领孩子一起背诵古詩《赠汪伦》。当背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教师启发想象:这会是一潭怎样的潭水?
生1:深不可测。
生2:碧绿清澈。
生3:纯净美丽。
师:很好。那么李白用桃花潭水作比,你觉得他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生1:形容他和汪伦两个人深厚的情谊。
生2:还可以形容两个人纯净的友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学生对问题深感迷茫而束手无策时,教师不可明示答案,但可以通过旁敲侧击带动他们学会从别的侧面进行思考、解决,提升思维的灵活度。
二、想象促思灵动
(一)想象空白画面
《泊船瓜洲》有句传诵千古的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学生皆能倒背如流。但对“绿”的感悟容易停留在公式化、概念化的层面上。教师引导运用想象法感悟“绿”的精妙。
师: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们在哪里看到了绿?
(学生思绪飞扬,罗列了山坡上、稻田间感到了绿的存在)
师:你们看到的是一成不变的绿吗?
(经过二次想象,学生举出了草的嫩绿,树的翠绿,柳芽的鹅黄绿……)
师:能不能让这些美丽的绿动起来?
(生想象绿的动态,嫩绿的小草从土里钻出来,翠绿的树枝伸展着枝丫,河水绿波荡漾,一层一层绿泛散而去……)
师:你目之所及,仅仅只看到绿的景物吗?还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蔚蓝的天空中飘浮棉花似的白云,飞鸟在空中发出快乐的鸣叫,五颜六色的野花在山坡中怒放,青绿的湖水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师:可是那么多的颜色,色彩作者都不用,却偏偏选择绿,又是为什么?
(引学生逆向思维,再对比反推,学生感悟到了“绿”是春天的大背景,“绿”代表生机、活力,用“绿”可带出“万物苏醒”“万种色彩”“万千生命力”,所以更契合、更精妙。)
教师由一“绿”而引导学生想象,不仅领略到生机勃勃的江南之美,领略到作者用字的精妙、传神。可见,想象还原了画面,丰富了画面、渲染了画面,帮助理解文字的精美绝妙,更能促进思考的深入,思维的灵动。
(二)想象故事情节
《圆明园的毁灭》中,单纯引导学生运用换词法,将“侵”“闯”改为“进”“走”的方式,学生只能不痛不痒地说出侵略者的野蛮、残暴等字眼。教师转变方式,引导学生围绕几个关键词“侵”“闯”“掠”“破坏”展开想象,伴着激烈的旋律,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有的目睹一群“强盗”骑着高头大马气势汹汹闯进北京城;有的看到了无耻的“强盗”看到奇珍异宝两眼放光,流着口水的丑态;有的听见了他们放肆的笑声、狂妄的叫声……
想象故事情节,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一幕幕有声、有形的电影画面,学生体会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和“毁得让人心碎”,进而体会到侵略者的凶残、“落后便要挨打”等多元的感悟。
针对小学生思凌乱、思之浅、思无法的现象,教师应因地制宜,巧用策略帮助发展,提升他们的思考力。只要时机合宜,策略得当,循序跟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将越来越开阔,解决方法越来越灵活。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力便能如同雨后春笋节节拔高,生发无限生机,焕发无限绿意……
参考文献:
[1]胡书英.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育科学论坛,2016.
[2]曹云霞.让学习者成为真正的思考者[J].江苏教育研究,2016.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