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华
资本从来没有被良心驱动过,没有法律的严格监管,资本从来不会走在正道上,只有重罚和天价的赔偿才能够让资本低頭,看见被自己坑苦的股民。
几年之前,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还有一个科目叫商誉。这个只有在企业并购时才会出现的东西,就像基因突变导致的恶瘤,数年之间成为A股上市公司金额增长最快的科目,且几乎在一夜之间,走到股市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让股民们看得真真的——拥有巨额商誉的上市公司就像一个个被扒光了衣服的巨大、虚胖的身躯,被商誉撑得几乎透明的皮肤里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祸水,或多或少,都颤巍巍的,格外扎眼。
商誉减值,就像一根针,一旦刺破那层薄薄的皮,一涌而出的祸水将猝不及防的投资者浇了个醍醐灌顶。一个个高速增长上市公司,一夜之间业绩变脸:商誉测试,减值自爆,上市公司只留下丑陋不堪的真身和一脸懵了的股民。原来的并购美梦是春秋大梦!黄粱尚在,钱没了,让人依旧不明白的是上市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做?
天价商誉意味着对并购目标企业的极度看好,商誉巨额减值,意味着当初看走了眼。如果只是少数上市公司商誉巨额减值,尚可解释为,“不够专业,看走了眼”。但是今天,业已宣布商誉减值的公司跟商量好了似的,你方唱罢我出场,齐刷刷登台亮相。引爆的商誉风险,让你除了错愕,还是错愕!要记住,还有大约一半的被并购企业的承诺期还有两三年!几乎可以肯定,在猪年的春节到来之后,还将听到一连串的商誉减值的炮仗,像如歌的行板跳跃在股民伤痕累累的心上。这显然不能够再用“看走了眼来解释了”,难道想用集体弱智来评价上市公司的决策者们吗?显然不能。 那么,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里有必要再看一眼商誉,这个神奇的科目,究竟是何方神圣。商誉本身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不是商标那样可辨认的无形资产。然而,为什么要给溢价,为什么要给50倍溢价而不是20倍的溢价就是一个技术活了,主观的成分很高。商誉形成后,并不需要折旧或是摊销,按会计准则只需要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该计提减值的就计提。尤其是,从会计上说,虚增利润,资产也会虚增,如果虚增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很容易被发现或质疑;如果虚增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项目,又会涉及资产真实性验证问题,还要每年折旧摊销。然而,通过并购将虚增利润对应的虚增资产转化为商誉,就可以避免所有的麻烦。心怀鬼胎的资本高手正是看中了商誉的上述特点。那么,这些资本高手是怎么玩坏商誉,搞出巨额商誉风险的呢?
一般情况下,商誉是并购双方在企业估值问题上的正常博弈的结果,如果双方没忘并购初心,就是错,也不会错的太离谱。起码像目前A股这样大规模地“看走眼”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问题出在哪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部分上市公司的并购偏离了初心,并购不是仅仅为了做大做强,而是以堂而皇之的理由夹带私货。
其一,利用商誉价值确定主观性强,又不需要折旧和分摊的特点,通过并购,将虚增利润对应的虚增资产转化为商誉,控制商誉减值的时间和幅度,意在掩盖问题,防止公司一上市业绩就变脸,暴露上市过程中存在业绩造假等问题,为投资人退出和相关利益人的减持赢得时间。
其二,利用商誉价值确定主观性强的特点,高估企业价值,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完成利益输送。当年中联重科诡异收购意大利CIFA一事就被广泛质疑涉嫌利益输送。
其三,利用商誉减值时间和幅度可控的特点,为大股东、管理层等相关利益人精准减持服务。在限售股解禁前后,通过不断的并购,不断地高估被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堆积商誉,推高股价,为相关利益人高位减持创造条件,实现精准减持。
尤其是上述第三点,几乎是在以明目张胆的方式在进行。口说无凭,案例为证。天龙集团(300063)大股东及行动一致人则在2016年11月23日-12月1日期间集中减持,总共减持套现将近9.3亿元。 随后,天龙集团在2017年1月进行业绩预公告,因标的广州橙果2016年度业绩不及预期,商誉计划减值4000万。但是,此时大股东及行动一致人已经减持实施完毕,对其减持不造成影响。更蹊跷的是,天龙集团在2018年2月对2017年年度业绩快报时,没有提及相关商誉大额减值,直到两个月后年报公布才提及。但为什么要偏偏要让商誉减值“迟到”将近两个月才公告呢?这就不得不提大股东及行动一致人5000万股在2018年2月25日前进行转让,在此期间如果转让成功其可套现3亿元。所以,在转让股份前尽让少披露公告影响股价的大额商誉减值事项。迟到两月又公布那是因为这笔转让股份协议失效了。
再如,2018年6月以来,科大智能(300222.SZ)限售股解禁、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可解锁股份上市的消息不断。在这种情况下,科大智能在7月11日、12日连发利好公告,驱动股价连续两日上涨,13日成交额高达2.2亿元,这背后的意图昭然若揭。值得注意的是,科大智能账面上的商誉金额2017年该项高达16.77亿元,占净资产的40.4%,当相关利益人的减持计划完成后,在今年年底的商誉测试中,科大智能是否会开始大幅计提巨额商誉减值?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正是因为上市公司的部分并购夹杂了私心,使得并购偏离了初心,对被并购企业的估值已不再是并购双方博弈的焦点。起码在部分并购中,博弈的双方在默契中变成了合作挖坑的队友:高估值,无所谓,反正有人接盘,所谓的对赌成了演双簧,尽管承诺业绩,堆高商誉,就算完不成业绩没关系,还可以签补充协议调整嘛,真真假假,反正坑杀的只能是一无所知跟风买进的中小股东。
商誉和资本公积金一样,都是企业估值的马甲。企业上市前没钱,并购玩得少,主要是通过包装业绩,引入多轮投资,每投一轮,企业估值就上一个台阶,溢价的部分被计入资本公积金。投资人一旦投了钱,就算是交了投名状,只会说好,不会说坏了;只要把企业拱上市,企业估值越高越好,只要能够卖得掉,就可以抽身而退,万事大吉。企业上市其实就狠宰了股民一刀,只是大家都发了点财,所以不痛。企业上市后,开始疯狂并购,这时企业估值的溢价改名叫商誉,并购推高了股价,相关利益人解禁套现后,直接减值,股价被腰斩,中小股民剧痛。这就是资本高手早有设好的套路,挖好的坑,等着小散一个个地跳。
长袖善舞的资本高手,利用商誉,给中小股民挖坑的同时,恐怕也给自己挖了一个个大大的坑,随时等着被监管部门或是愤怒的股民扔进去。
并购中的企业估值尽管是个良心活儿,但也不意味着,想怎么估就怎么估,总得有一定依据;商誉的测试,尽管不透明,但也不意味着,为了控制时间节点和减值幅度,胡乱测试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为非作歹的作为一旦被发现,高企的商誉没准儿在没跑之前就被捅开,首先淹死翻手云覆手雨的资本高手。
这可不是法律的空子,这个真是法律的牢笼,比你挖的坑更可怕。假以时日,中国的浑水公司一旦出现,有你叫苦不迭的时候。假以时日,一旦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惩罚,不再以政府监管和行政处罚为主,而是以股民监督,惩罚性赔偿为主,有你痛不欲生的时候。
资本从来没有被良心驱动过,没有法律的严格监管,资本从来不会走在正道上,只有重罚和天价的赔偿才能够让资本低头,看见被自己坑苦的股民。一个不小心,几年时间,商誉就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健康的婴儿,变成了一个尾大不掉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