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银消费,再不努力就晚了

2018-09-11 04:53王亭亭
财经国家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金融公司高管消费

王亭亭

北银消费又被罚了。

8月7日,央行营业管理部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北银消费”)因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第40、41条规定,被处以30万元罚款,1名相关责任人被处以4万元罚款,总计罚款34万元。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这回监管层再次处罚了其高管,且是北银消费自2015年以来领到的第三张罚单,“是一记重锤。”

2015年,北银消费因违规变相突破监管规定发放贷款,出现严重的管理问题且资产质量严重不实,被北京银监局罚款150万元;2017年因贷款和同业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超经营范围开展业务、提供虚假且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开展监管叫停业务等问题再次被北京银监局处罚,其中机构被罚款90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处以罚款及行政处罚,一时震惊业内。

然而接连被处罚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北银消费近年来的亏损数据令人大跌眼镜。北京银行年报显示,2016年、2017年北京银行持有北银消费的3亿元股权账面价值分别为2.97亿元、2.7亿元,北银消费为其带来的亏损分别为4.76亿元、2800万元。

截至目前,北银消费尚未披露2018年上半年经营数据。但从其他几家规模相近的消费金融公司2018年上半年业绩看,行业一片向好。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亿元、3.66亿元、6091.5万元,与北银消费同时成立的锦程消费金融虽成绩平平,今年上半年也录得3653.92万元净利润,2017年全年净利润6055万元。

多位受访人士均表示,原因是早前的业务扩张过于激进,高管团队动荡,风控尚存缺口。

记者多次试图联系北银消费及其相关人士,但对方均三缄其口。

成立于2010年的北银消费,由北京银行出资3亿元发起设立,是国内首批试点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之一。

但就是这样具备先发优势的正规持牌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却有些过于简单。截至发稿前,记者从其官方网站仅能看到几条产品信息及公司简介,对于产品利率、管理架构、高管信息等均不见披露。其发起人兼大股东北京银行对其披露也甚少,2017年年报中仅以一句“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正常经营”一笔带过。

眼下,消费金融行业东风正起,有关部门多次发文强调消费金融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最近的8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提出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北银消费是否能赶上这场东风?

“再不奋起直追,就真来不及了。”一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从激进到落后

北银消费曾有过一段“辉煌时期”,这从北京银行早年年报中的描述中可见一斑。

北京银行2012年年报称,经综合经营深度推进,北银消费贷款余额实现高速增长并突破 19 亿元,客户突破 4 万”;2013年半年报称,北银消费成功引入西班牙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实现了中外资本融合和技术、业务、人才的全面合作,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半年报称,北京银行与北银消费、中加基金合作,推出国内首单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北银消费丰业消费金融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直到2015年,北京银行年报中仍可见到“报告期内,北银消费经营发展状况良好”的描述。但另一句——“报告期内,本行对北银消费金融拆出资金为44.9亿元,期末余额为21.8亿元”,则为北银消费开始走向拐点埋下了伏笔。

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6年之前北银消费的業务扩张较为激进,大并购、大合作颇为频繁。2013年6月,北银消费宣布引入大连万达、联想控股等9家知名企业作为股东,注册资本增至8.5亿元。调整后,北京银行的出资比例从100%下降至35.29%。

“引入新股东既有利于寻求合作机会,也利于其提升业务规模。”前述人士称。

2013年8月28日,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同意给予北银消费同业授信额度10亿元,额度有效期为一年;2014年4月29日,北京银行将北银消费同业授信额度提高到30亿元,额度有效期为一年。两次授信额度均自董事会审批通过之日生效。半年时间里北银消费仅从北京银行就“拿”走了40亿元的授信。

“8.5亿元的注册资本显然不能满足其业务扩张的欲望。”一接近北银消费的人士评价,“但到2016年,其大刀阔斧的前进步伐却戛然而止。”

2016年,北京银行投资北银消费的股权期末账面价值首次出现下跌,由2015年的7.95亿元暴跌至2.97亿元,跌破3亿元的初始投资金额。

北银消费也迎来了转盈为亏的“拐点”,2015年其为北京银行带来1.69亿元收益,2016年却造成了高达4.76亿元的亏损。“这笔亏损带来的副作用,至今没能缓过劲来。”前述接近北银消费的人士透露。

骗贷事件阴影

“2015年的‘拉人头骗贷事件或是导火索。”多位业内人士均称此事件给北银消费造成了天量坏账,“可能高达20亿元”,导致其三年多来仍走不出阴影。

当年为拓展业务,北银消费与部分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中介机构合作,试图迅速做大规模。但由于合作对象资质参差不齐,部分机构甚至借此从北银消费违规套取资金,通过“拉人头”的方式骗贷。

所谓“拉人头”,即召集征信记录良好或无征信记录的居民尤其农村村民,以身份证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申请信用贷款,套取资金。其中,用以申请贷款的身份证所有者通常不是实际资金使用人,而是收取少量“好处费”。

“一方面是业务太过激进,另一方面也是被前端业务人员、合作伙伴钻了空子,风控漏洞巨大。”前述接近北银消费的人士说。

銀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普遍重视风控,任命高管也会尽量选择风控业务出身的老员工。北银消费也不例外。据银保监会官网信息,北银消费先后由宋文昌担任总经理,袁耀璋、顾弢任副总经理。其中宋文昌曾任北京银行办公室主任、行长助理及零售业务总监;袁耀璋曾供职于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后任职于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几人都是北京银行零售业务的中坚力量,风控经验理应不在话下。

但公开信息显示,三人却均在“拉人头”事件后北银消费所领到的罚单里:宋文昌和顾弢分别被处50万元、20万元行政处罚,袁耀璋被取消十年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两年内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

随后北银消费高管团队遭遇持续动荡。据银保监会官网信息,自2017年10月以来,仅银保监会核准北银消费高管的任职资格批复就已有7条,而北银消费方面却基本未披露相关信息,新进人员亦鲜有公开露面。据天眼查网站信息,北银消费曾于今年6月集中发布数条招聘信息,涉及风险专员、反欺诈策略岗、反欺诈调查岗、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助理等多个岗位。

“短短几年,高管团队频繁大换血,怎么保证业务稳健?”多位受访人士均质疑。当前对北银消费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稳定队伍、升级风控,“缺啥补啥,避免重蹈覆辙。”

战略联动不足

“早在几年前,北银消费在战略层面就跑偏了。”一位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负责人认为。

首先,战略投资者协助甚微。

“互联网化程度不高且缺乏场景是北银消费的短板。”该负责人分析,“导致其获取优质客户的难度较大,而其战投似乎并未补足这一短板”。

2013年北银消费引入桑坦德,初衷是通过深化业务合作、加强产品创新等措施,提高北银消费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但截至目前并没有公开的两者合作的进一步消息。

多位受访者均表示,当前及未来,场景和流量才是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业务的关键,引战投应从这两方面进行考虑。同为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锦程消费金融就曾于2017年4月10日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公告,计划引入2~3家数据公司或消费场景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从目前看,这可能是对的方向。

其次,未充分挖掘与股东的合作空间。

工商信息显示,北银消费的股东名单中不乏联想控股、万达等知名企业,但几年来却鲜见北银消费与股东们的互动合作、互联互惠。

相比之下,招联则充分利用了股东合作的红利——招商银行和永隆银行成为招联的资金后盾,中国联通作为占股50%的大股东,主要负责提供线下场景,通过全国上万个物理网点为招联输送流量。

实际上北银消费在这个方向上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以联想控股为例,北银消费或可与联想在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多个环节探索消费分期服务。

尽管北银消费似乎什么都慢了,但市场预计联想控股和万达短期内也暂不会萌生退意——“无论是财务投资还是金融布局,这毕竟是一张珍贵的金融牌照。”前述消费金融公司负责人说。

实际上,这段时间正有大量企业争相抢跑消费金融。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就有中邮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完成增资,这也正预示着“抢蛋糕”的白热化竞争。

北银消费如果再不努力,可能就真的晚了。

猜你喜欢
金融公司高管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陷
我国证券融资融券的实现路径研究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环境
消费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