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金香
(武平第一中学,福建 武平 36430 0)
确立整体性教学模式的思维原是受到学科自身特征的启发,地理课堂就是一个整体系统,也由学生、教师、教材、课标、学习环境、教学媒体六大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层次清晰、目标一致、具有内在驱控机制的整体性系统。“整体性”课堂模式的基本思路是:立足课堂整体,依循系统的观点、整体的策略实施课堂教学,获取各教学要素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上的高效完成。具体模式主要有:1.高一地理重在做好系统地理的教学,进行目标引领和教学环节的整体性联系构建,精确打磨基于整体结构和个体需求的课堂教学目标。2.高二地理做好区域地理的教学,进行互“慧”共享,培养地理综合思维,构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的互助共享型的学习网。3.高三地理做好地理综合复习教学,进行教学内容的精准整合,进行学生解题能力提升的综合训练。(图1)
图1 高中地理整体性教学模式图
1.做好初高中地理的衔接
做好初高中地理衔接的目的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让高中学生更快、更好地达到或超过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进行衔接教学的内容有: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衔接的要求是对比初中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既复习初中_部分这些知识,又要提高内容的要求。具体做法有举办高中地理学习方法讲座;提前编写校本化课程如经纬网、地图,中国地形分布、中国河流分布等,给学生补充与高一地理紧密联系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但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也没必要把初中地理全面复习一遍,因此笔者主要进行了如下整合:初中的地球地图中等高线与高中气候中的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整合成“等值线”;初中的中国农业、工业、交通分别整合到高中对应内容农业地域类型、传统工业区、交通运输布局。
2.围绕主题设置情景,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整体性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以素养为导向,问题为引领,内容情境化,评价分等级。系统地理教学要注重围绕主题设置情景,利用情境设置问题。情境的设置和选取都要有价值,要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而且主题之间要体现关联性,让学生在全过程中经历思维的发展。以描述日本这一国家为例,设计了4个主题进行了整体性模式的教学:日本的樱花——日本的降水分布;日本的寿司——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分析;索尼相机——日本的工业分布与区位条件;日本“雪墙”——日本的旅游发展。4个主题层层深入挖掘了日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体现了整体性思维的贯穿。
3.整体性跟踪评估,实现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环节不完善,教学措施不落实的现象。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较少关注课后学生发展状况。或课后关注了也只是关注学生的练习册、试卷有无完成。这种传统模式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课堂教学足够精彩,但考试成绩不一定理想。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形成一个整体性教学模式(如图2):
图2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要顺应当今高考改革的趋势,就要利用整体性理论梳理和构建各区域地理知识的联系,而传统的教学往往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每个区域的地理特征都按部就班地全盘讲解下来,既浪费大量时间,又得不到良好成效。而整体性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利用地理环境六大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这种整体性思维推导出某个区域的环境特征和区域发展方向。
1.构建思维导图链,落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建立知识结构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知识更有价值,而知识结构的建立,绝不是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所能够奏效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地理知识网络。可以形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条线索,形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陆地环境、海洋环境,生产活动、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等完整的知识网络。应用前述理论,在进行每个区域的教学时,就可用整体性思维去突破区域的难点与区域内部联系。笔者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每节课都先启用一个整体性思维框图3,如下:
图3
然后引导学生用整体性思维图迁移进具体区域中,深入理解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生产活动的关系,从而既树立科学的人地关系,又培养区域独特发展的新型思维。
2.注重差异精选区域,加强区域特征的对比教学
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近年来的全国卷试题也突显出,研究一个区域时,往往更会关注区域的差异性,要求学生对区域特殊地理现象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如果面面俱到讲解十三个分区、按部就班地从自然地理特征讲到人文地理特征,结果就是,讲完每个区域不仅花时间多,学生还混淆了各个区域特征。为此,就要用整体性思维模式,对比区域的共性与差异性。笔者在课题研究教学实践过程中,设计了4个系列进行了对比式教学:以干旱区为主导特征的区域─撒哈拉以南非洲与澳大利亚;以湿润区为主导特征的区域─东南亚与南亚;以板块边界岛国为主导特征的区域─日本和英国;以高寒为主导特征的区域─青藏高原与北亚地区。
3.把握空间尺度,提升区域认知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构成之一是“区域认知”。区域认知并不是叫学生背区域特征,而是对一个区域的基本特征了解的基础上,探究本质深入认知。即区域的空间尺度不同,区域认知的视角不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教师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要区分大尺度区域(如大洲大洋国家)、中等尺度区域(如温度带干湿带气候区)和地方性尺度区域(如山脉、河段)的地理特征、影响因素、发展方向等是不同的,教材上十三个分区特征,系统地理学中的区位因素都主要是宏观分析。小尺度区域则要在基本特征基础上进行微观分析。设置同一问题“据材料分析瓜达尔港的区位优势”。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图二大尺度港口区位优势中答成“港阔水深,位于凹岸……”这时教师就要深度分析“大尺度港口的区位关注的是经济腹地和交通联系,小尺度港口区位关注的才是水深、避风、城市依托”。
1.落实综合思维素养,进行复习内容的整体性研究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层面就是要研究如何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地理知识网络。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线索,形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陆地环境、海洋环境的完整的知识网络。教师层面要研究如何优化整合这些教材,优化整合各教材的章节,优化整合初高中地理知识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这种教学资源的整合。
(1)知识点的优化:高三一轮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点的整合。如必修一第一单元“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与第二单元大气的受热过程整合,进而归纳出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这个知识;必修二中“工业生产活动”与必修三中“产业转移”结合;必修一中“陆地水循环”与“水文水系特征分析”及必修三“河流的综合开发治理”相结合;必修二中“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与必修三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必修二中的“城市化与必修三中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整合;必修二中农业区位因素与必修三“区域农业发展”整合。
(2)内容的延伸: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就是综合地理思维的发展,不仅需要学生了解课本上的原理与案例,更要根据课本案例和简要原理进行知识的延伸和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不能就课本案例而教,就课本大纲内容顺序而教,而是应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进行内容的延伸整合。如“陆地水体交换与水循环”整合成“水文水系特征分析”;“水资源合理利用”整合成“水资源短缺原因、解决措施”;必修二“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整合成“中国各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措施”,山西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与传统工业区鲁尔区案例整合成“以非可再生资源为主导经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
2.利用关键词,自主构建知识导图
高三阶段许多学生反映,地理知识很零散,没有整段整块可以“背记”的东西。导致在做题时不知考查哪块知识或不知调用哪块知识。为此,教师在进行知识点的整合之后,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思维导图,这种方法在高三地理复习(尤其是二轮复习)中尤其有效。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尝试实施每天一个关键词,自主构建知识导图的教学措施,以此来提高高三二轮复习时的效率。具体操作模式是在高考倒计时阶段列了30个关键词,每天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
表1 部分教学安排表例
教师需选取其中一个关键词先讲解构建方法与要求:一是要体现分级构建;二是要正确体现知识点的因果关系与逻辑联系。一级构建是主干知识,即可从哪些方面来围绕关键词,二级和三级构建是每个主干知识的脉络延伸,是每个主干知识的影响因素、判断方法或影响措施的体现,一级构建要简略,二三级构建要具体。如:
图4
3.加强地理试题的改造和挖掘,进行深度教学
高三要提升解题能力,教师层面要对高考题进行研究、精选、深挖、改造;学生层面不提倡大量做题,而是要引导其比较试题设问的方式和问题指向,引导其研究试题考查的实质性内容,总结答题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试题的改造。
(原题呈现)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图5示意S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据图回答问题。
图5 “说明S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引导学生对比若把第一小题改成:“描述S半岛固态降水率线的分布特点?”然后教师深入讲解答题方法:等值线分布特征从等值线的延伸方向,数值变化趋势方面答题)又改成:“分析S半岛西北部固态降水率线密集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