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珠
(闽侯县第三中学,福建 闽侯 350 10 9)
“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思维,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学生需要养成的基本能力。[1]高考试题以“核心素养”为圭臬,注重学科素质的全面考查。在近几年的命题中,对“时空观念”的考查频率非常高,几乎每道题都涉及“时空观念”。
表1 全国1卷历史考点及核心素养分布情况表
从上图可知,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中“时空观念”无题不有,解答历史试题只要锁定时空,就可以缩小知识范围。试题所考查的时间大部分为社会转型期:先秦时期、明清时期、甲午战争时期、五四运动前后、建国初期、古代雅典、新航路开辟时期、工业革命时期、二战后……所考查的时空也与主干知识密切联系。通过上图的试题内容和立意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试题主要以时空为基础考查史事的背景;以时空为依据考查史事的进程;以时空结合考查史事的影响。
第42题最能体现以“时空”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考查史事的背景、进程、影响。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素材,通过开放式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小说中蕴含的历史现象,为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了空间,考查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试题中先从故事情节中“英国”“巴西”“非洲”“荒岛”等地点入手,判断本题知识点涉及“新航路开辟”,而“新航路开辟”的时空范畴为“15-17世纪西欧”,依据提供的素材并联系15-17世纪的阶段特征,可以判断出以下几个历史现象,如:新航路开辟、黑奴贩卖、殖民扩张、宗教改革等等,依据题意可任选一个最熟悉的历史现象作答。
情节: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欧洲宗教改革。
概述和评价: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16世纪马丁·路德领导了核心是“因信称义”宗教改革,提倡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简化宗教仪式、俗权高于教权、建立民族教会等。这场宗教改革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有利于民族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因此,解答高考历史试题首先要界定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以明晰答题范围,然后定位教材知识,最后分析判断选项,得出答案。而时空定位是答题的关键。只有熟练准确地掌握历史时空定位,才能在试题中寻找突破口。在高三历史复习更应侧重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只有用“时空观念”构筑历史,才能通过古今贯通、纵横比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遵循历史发展的纵向和横向规律。纵向规律就是所谓的“时间观念”,即从时间角度出发,对同一地域、国家、民族,进行不同时期、历史阶段、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比较研究,得出规律,即“古今贯通”;横向规律就是所谓的“空间观念”:即从空间角度出发,对同一时间下不同地域、国家、民族的历史进行比较研究得出规律,即“中外关联”。[2]
历史事件具有过去性的特点,既是独立的事件,也是前后贯通的,还是左右相逢的,过去的人和事正是以时间为经,地点为纬,在历史的网格中形成了不可复制的唯一。而学生头脑中的历史时间只是一个单纯的数字,没有赋予历史时间的顺序性、连续性、阶段性、逻辑性。因此,学生对时间的识记和理解往往是教条的、短暂的、破碎的、单一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地理(地点、区域、环境)条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人文、民族关系、群体价值观等)。而学生的空间意识普遍较差,只是把一个历史空间等同与一个地点位置,即便地理学科相对较强,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渗透能力还是薄弱。那么,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呢?笔者认为,以图导学,注意时空维度,遵循“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原则,灵活运用时空坐标轴,使历史事件具象化,这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利器。
时空坐标轴是最常用和最简单的一种历史思维导图,时空坐标轴是建构学生“时空观念”的主脉,教师可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时空坐标轴梳理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把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个性化地表达出来,片言只字,简单明了,对知识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首先设“点”。教师在复习中可用一个地点或时间为轴心,如地点:“六朝古都”南京的变迁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它既见证古代中国的似锦繁华,也被深深打上屈辱的烙印;既见证了农民阶级为改变自己命运殊死抗争,也感受了资产阶级统一中国后的水深火热。教师可把南京发生重大事件的时间点设置时间坐标轴,在课堂讨论环节设置开放性试题,让学生结合中国史实,说说“印象南京”。如时间:1861年。中国“辛酉政变”;美国内战爆发、意大利王国成立、俄国农奴制改革。通过这样一个时间点,可以进行中西比较,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局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中国才有光明的前途。通过设“点”,明晰重点,讲清难点,突破考点;厚积薄发,逐点深化。学生可按照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建构起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及因果关系,对历史事件有较基础的了解。
其次串“线”。如用地点来串线,教师让学生在地图中标出中国朝代都城更替和变化,找出地点,并标出所处时间,中国历史的变迁用地点串成一条线,学生任选一两个说明迁都或设都的原因,可以理清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可以分析重要转型期的阶段特征等(还可以更深层的研究),这样在讨论互动中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了解中国历史。也可用时间来串线,以主干知识为主题,通过时空坐标轴来让知识体系化。如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图1、图2):
图1 中国古代巡察官的演变
图2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通过串“线”,把握线索,前后联系、一脉相承,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系统理解历史事件的局部性与整体性、阶段性和延续性。
最后铺“面”。对时空坐标轴的重视还应强调历史阶段性特征,特别是社会转型期地阶段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某一阶段的历史事件用时空坐标轴展示,形成一个横向的全景图,建构历史时期的整体网络化知识体系。如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的归纳和总结(图3):
图3 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
还如,在大轴心时代(公元前5世纪年前后),东西方的文明都出现了相应的辉煌,希腊的海洋文明和中国大河文明先用地形、地势的图片一目了然地呈现,通过横向对比,让学生在具象化的基础上分析两个不同文明形成地原因,罗列两个文明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地特征,以此进一步了解不同特点的文明。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对这一阶段的人类历史有了全面的认识。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可以让学生对历史进行较为周详的学习,总结历史深层的内容。在考试过程中阶段特征比较实用,在试题中往往可以应用在原因、背景等类的问题分析上。通过铺“面”,可以使学生有序梳理历史脉络,拓宽知识视野、形成理性思维,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因此,无论从现实性的应试能力的提升还是终身性的素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复习中都应扎实落实对“时空观念”的培养,架构历史的时空概念,培养学生的时空想象力和理解力。教师要有意识、有能力引导学生个性化设计,充分应用时空坐标轴,做到“以图导学”,诉诸直觉和想象,帮助学生建立时空概念,创设历史情境,设计恰当的教学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历史“时空观念”的正确引导下,除了避免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中纠缠不清,避免在历史长河中迷失方向外,更能够以发展的、联系而非静止的、孤立的眼光来认识历史、思考历史、评价历史。这是历史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