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2017版高中政治课标的特征及核心素养之落地

2018-09-11 08:31吕妙娜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课标学科核心

吕妙娜

(厦门市启悟中学,福建 厦门 36110 0)

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已与广大政治教师见面,并于2018年秋季试行。新课标从理念到内容,从课程结构到课程的实施,与2004年课标(以下简称旧课标)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突出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

一、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的特点分析

(一)课程性质——明确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旧课标主要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观点、内容、学习高中政治的好处、高中政治课程在整个政治课程的地位这四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并没有明确地告知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而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怎样的课程,从这门课程讲授了哪些内容,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体现了中共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中。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二)基本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课程的基本理念由过去的五点变成了四点,而且在这四点中只能看到旧的课程理念中的“政治方向”和“评价机制”的相关表述,但表述内容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新课标的课程性质阐述如下:(1)注重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领;(2)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3)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建立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

对照旧课标,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变化如下:(1)“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变为“坚持政治的思想政治方向”。(2)“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变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3)此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4)被删掉的基本理念有三点,分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变化的特点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往的基本理念是以课程为核心,而新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

(三)课程目标——以核心素养的陈述来表达课程目标

相对于旧课标,新课标从三个维度陈述课程目标的方式,根本的变化在于以核心素养的陈述来表达课程目标。这种陈述,分为两步展开。

首先,表达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明确每个素养的内涵,阐述其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表明每个素养对于国家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其次,以每个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作为课程的具体目标来陈述。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新增“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学科课程之中。相对于分别阐述三维目标,采取逐项阐述核心素养的呈现方式,也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四)课程结构——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

旧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呈现,只阐述了课程模块的学分管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三个概念。而新课标将课程结构做了一个专题,并且从设计依据、结构、学分与选课这三个方面进行展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整体来说都发生了变化,具体为看:

旧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是六门课程。而新课标中在教考关系方面,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必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选择性必修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选修是《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

考虑到高中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及升学考试要求,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遵循课程方案的规定:必修课指向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性考试;选修1指向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和高考;选修2由学生自主选择,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可在高校自主招生中体现。这种安排,坚持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力求教与考相对接,便教利学,可考可测。

此外,在学分方面也有变化,旧课标中的所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均为2学分,新课标必修课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济与社会》为1学分,其余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为2学分,选修模块没有学分。

二、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生根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核心素养明确了未来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以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以此为契机,临峰探路,寻方问帖,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新路径。笔者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为例,从精选“军营村”这一教学情景,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开展实践活动的体验、有效整合时政资源三方面,挖掘核心素养的生长点、价值点、教育点,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生身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挖掘核心素养的生长点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核心素养首先是一种品格,其次才是一种能力。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品格涵养的过程。[1]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置活动探究,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团结共享的优秀品格;通过深度探究学习,发展批判性的理性思维,发展创新的潜能。且看如下案例:

材料:村庄变美了,村民回来了。军营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很多外出的村民都回来了,为村庄的建设出谋献策,不少人更是寻觅商机,回乡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农家乐和民宿。小叶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发现:最近几年,军营村的毛蟹茶卖不上好价钱,2016年秋茶收购价一斤才10多块。如何改变单一的结构,增加村民收入,让军营村的生态优势发挥效益?眼前这片美丽的大山,让小叶有了新的期盼。

探究:请运用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为小叶回乡创业献计策?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深入分析调查,积极为小叶回乡创业献计策。教师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通过对军营村情景材料的精心选取,层层推进,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学以致用。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盎然,主动获取知识,锻炼了理性分析的判断能力,动态生成让课堂充满活力。

(二)开展实践活动的体验,挖掘核心素养的价值点

新修订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2]开展实践活动课程要围绕具有正确导向的议题,在课内外开展活动探究,增强体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内化为素养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是课内议题的延伸,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社会调查、职业体验、志愿者服务等窗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精神,社会交往和组织能力,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下面是教学片段节选:

教师:军营村生态之旅让我们收获了很多,生态农业的发展新思路让我们找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请同学们运用矛盾的观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借鉴军营村的成功经验,调查分析你家乡的发展现状,拟一份调查报告。

政治课堂的生命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课选取的地方素材具有延展性,延伸到社会大课堂。军营村作为美丽休闲农村的示范区,具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通过布置学生课后回家乡做调查报告,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激发建设美丽家乡的热情。

在展示学生的调查成果中发现,学生针对存在的现状开展问卷调查,如有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对本村的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议题:垃圾分类,你做到了吗?

情景一:居民不分类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一节假日期间,网购产生的垃圾随意投放,有些企业受利益驱使,混倒、偷倒现象时有发生,垃圾分类的立法规范势在必行。

情景二:生活垃圾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为了减少污染,你真的做到垃圾分类了吗?

?

通过数据分析,教师继续追问:在情景一中,同学统一认为对随意投放垃圾行为进行严惩,但情景二中,大家对自己为何如此包容?问题一提出,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对话互动,分享成果,一致认为每个人都要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担当。

在学科素养中,许多学科都注意把法治精神的培养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思想政治不仅把“法治意识”明确为核心素养之一,而且把“公共参与”作为关键能力纳入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调查中找出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结点,在公共参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与动力。

(三)有效整合时政资源,挖掘核心素养的教育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教师通过积极探索人文精神的培养方式,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生终身发展的契合点,引领学生自觉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健康成长。时政资源是政治课堂的“源头活水”,上述选取军营村作为教学资源也是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效性强。政治教学要有效整合时政资源,课前开展“五分钟时事播报”、时政专题论坛、时政演讲、辩论赛等,交流学生的所思所想,真实地倾听学生的看法,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时政专题论坛,以新闻发言人的身份进行提问、质疑和评论,在思维的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对学生提供的时政资源进行精心筛选、加工整理成时政教学资源,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挖掘教育点,将知识不断内化为素养。通过活动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帮助他们打开认识社会、阅读人生的窗口。

例如在“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教学中,笔者结合G20杭州峰会和9.8厦门投洽会的时事热点资源,紧密结合教材“我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交流探究:假如你是某国政要参与G20论坛,请你写出一条“我为G20杭州峰会点赞”的内容及理由。在小组时政论坛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思维碰撞中,动态生成许多难以预科的精彩。在学生的公共参与中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

政治教师要勇于担当,研究学生成长规律,创新课堂教学,找到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DNA”,让核心素养落地扎根,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坚实技能基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新课标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