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七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社会化成人与孩子自然本能的相互妥协和对抗过程,通过寓教于乐与严格培训的方式,将更为优秀的制度、品德和性格传递给孩子,铸就孩子完善的社会性格和整个民族的个性。
日本幼儿园不论是公立的(由政府开办,教师可以享受公务员的待遇),还是私立的(由教会寺庙开办),他们的课室都极为简朴,看不到一点“豪华”和“现代化”的影子,除了一架钢琴、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手提式的收录机显得稍微“高级”一点,其余硬件均比中国要求的“五机一幕”相差较远。
至于幼儿的玩具,则是一些硬纸皮、大小各异的包装箱、报纸、尼龙绳、木或竹制筷子、还有大量的图书,任由孩子堆砌、涂鸦、剪贴、玩弄,只见幼儿乐在其中。
殊不知,这正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体现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发挥自己的潜能,不能变为“成品”的奴隶。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形成更大的生存压力,营造“适者生存”的氛围,合理的利用周围的资源,通过环境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让孩子受益终生。
办理入园手续的第一天,幼儿园就要求家长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书包、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装衣服的包、装备换衣服的包、装换下来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等等,而且对于包的大小也有规定,有的幼儿园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妈妈一针一线地缝制出来。
孩子们要把自己的个人用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放在统一的地方,从小开始锻炼做事的条理性。
日本人对垃圾分类极为严苛,精细分类处理而不觉其烦,这也与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日本家长在接孩子放学时,手里一律空着,各种包都是由小孩子自己拿着。这在中国家长眼里简直难以接受,如果孩子累坏了怎么办?拿不动怎么办?由家长代劳拿东西倒是普遍现象。
日本家长认为,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而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和吃苦能力。
幼儿园是统一服装,春秋换装,全年都要穿幼儿园的套头衫、短裤,冬天戴贝雷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
到了幼儿园,要把套头衫脱下来,换一种玩耍时的罩衣,鞋子脱下来,换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场玩的时候,再换上自己的鞋子。每天早上,都要重复一套换衣程序,日本的家长们都是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从不伸手帮忙。
日本幼儿园就是通过每天的穿衣换衣,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每天到校后,换衣服、放联系手册,挂手绢等从2、3岁开始的训练,帮助孩子们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无论冬天多么寒冷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父母从小就不会让孩子多穿,目的是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锻炼出抗寒的能力,很少再有发烧感冒的情况出现。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绘画、音乐这些项目,更别说英语、奥数了。因为孩子们学习的重点是:学会笑眯眯和说谢谢!
虽然没有多少知识性教育,但是孩子通过综合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在音乐、美术、阅读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这的确很令人出乎意料。
日本幼儿园很重视“食育”,提倡细嚼慢咽。
在“食育”中,“丰富的心灵”是重要的一环,它包括“快乐的进食过程”“感谢的心”和“参与意识”,不仅教孩子正确地吃,还要从吃中体会出感恩、环保和节俭的内涵来。
吃饭之前日本人都会说一句“我开动了”,吃完饭之后,会说“谢谢款待”。这样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态。
孩子生日前,老师会预先与他的父母联系,询问名字的由来,还会借来孩子自出生以来的照片在班上展览,并请孩子的母亲写信谈谈孩子出生时的情况,在班里读给孩子们听。
与中国式家长给孩子操办的大吃大喝、大买礼物的生日会不同,这一系列生日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生命的由来,懂得诞生与成长的艰辛,懂得喜悦和感恩。
日本人坚信,孩子从小知道尊重生命,长大后就很少会做出越轨的行为。而在幼儿期,通过为孩子们过生日、教他们培育动植物等活动,都可以让他们在朴素的惊奇和感动中了解生命,是培养孩子懂得尊重生命的绝佳机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