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移动课堂”的建设研究

2018-09-10 07:22丰辉
环球市场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职业生涯规划

丰辉

摘要:近年来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并采取措施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现。新媒体环境和信息化给教育领域的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影响,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移动课堂,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可以给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移动课堂”;职业生涯规划

2010-2017年的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7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5706万人。而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上升至820万人,再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值。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求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基于网络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毕业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使学生在日后进入社会更加从容,发挥其专业优势,积极实现社会价值。

一、移动课堂与移动学习

所谓的移动课堂指的是从学生的认知层次以及思维意识等方面入手,有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数字技术以及网络途径等等,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移动学习是应用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新型学习方式,其具备移动化、碎片化、社交化特点,这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学生不必限制在课堂上,也不必被限制在电脑桌前,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我国移动学习研究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基于移动课堂的移动学习其优势是其他学习无法取代的。

二、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移动课堂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笔者分析和探讨,发现打造移动课堂的过程中,存在各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不能信息共享。未能实现信息共享,导致移动课堂的建设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尤其在此新媒体背景下,大多教师未能掌握“互联网+”及其相关的技术应用优势。

其二,没有可持续性。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缺乏可持续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贯穿大学整个学生生涯乃至毕业后的职业生涯的。存在移动课堂结束,师生互动就结束的现状,无法进行后续的跟进和交流。

其三,缺乏互动性。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所建设的移动课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主动性不高,最终使得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此外,未能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师生互动较少,无法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1]。

三、新媒体环境下建设职业生涯规划“移动课堂”的实践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做好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下,结合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规律,明确其学习需求,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积极打造移动课堂,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一)构建基于微信的移动终端学习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构建基于微信的网络学习平台,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具有用户群广、运营成本低、及时获取信息以及推送内容多样性的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可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针对性的开发基于微信的学习课程,平台中涉及职业规划方案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等等各方面内容,其最终目的就是为高职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服务,避免学生产生茫然失措的情感,为其日后的就业提供方向上的指引,体现移动课堂的价值。同时引起其他高校优质的在线教学资源,嫁接到微信平台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实现资源共享。

(二)实现在线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实现师生交流的可持续性

除了在线学习,还可以采用主题讨论等教学模式,组织师生线上活动,布置课后作业等。如线上设立最为适宜的讨论主题,而后引导学生演讲、讨论亦或是辩论,为线上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铺垫。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师生沟通的可持续性,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思维意识更加清晰,也可提高思维能力。辩论以及讨论的过程中,可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之认知能力有所提升。

(三)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移动课堂增强师生互动性

其一,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若想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效率,就应当使课堂更加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内容,更新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打造极具针对性的移动课堂。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融入身边成功做到生涯规划人物的案例,使得课程内容更接地气。同时使学生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其中,接受教师的引导,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真正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其二,让学生感受真实情景。学校教学计划除了安排移动课堂之外,进行几次线下情境体验教学。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线下情景演练形式,借助多媒体设备予以播放,再引导学生二次展现,在此过程中,将相关理论知识渗透其中,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式学习模式,学生将相应提高认知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意识到打造移动课堂的重要性,在此教育理念下,可使教学过程更具智能化、科学化以及现代化的特色,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环节,有必要通过新媒体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拓展教育途径,丰富教学内容,积极打造移动课堂,建立网络公共沟通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积极与教师交流,做好自我定位,在教师的帮助以及引导下,事先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点、重点,既提高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也为学生日后求职、就业打下铺垫。

参考文献:

[1]胡文利.移动课堂微信APP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7,28(25):73.

[2]甘伟,徐淑琼.基于移动微课的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6):30-31,43.

[3]胡文利.移动课堂微信APP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8,28(12):77.

猜你喜欢
新媒体环境职业生涯规划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