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2018-09-10 07:22马昕蔓
环球市场 2018年19期
关键词: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马昕蔓

摘要:本文在结合中国国情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总结和创新,增强其科学性、开放性、全面性和实践性。深刻认识和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从成立之初,马克思主义就发挥出强大的实践意义,在一次又一次的斗争和实践中,运用创新性的思维,不断创造和完善,在不同时期发挥出不同的作用,促进中国进一步的前进与发展,战胜种种困难,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就。在与中国国情结合的过程中,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国每个阶段的发展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新的时代下,需要对中国现实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次内涵,坚定党的指导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武装头脑的同时,为国家的民主和富强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毛泽东思想是党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运动中展现出强烈的奉献和进取精神,马克思引入中国的时间较晚,对相关理论认识不足,领悟其内在含义,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早期,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党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革命工作中取得了多次的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做出了进一步的指引。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由毛泽东同志一手缔造出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的带领下,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层次的领悟,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将抽象理论与革命斗争的实践相结合,增强了革命的斗争力。在指导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没有纸上谈兵,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解决中国革命的各种关键性问题,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各种政策方针,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和适应性。

秋收起义失败后,他率领队伍起义,党历史上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随之建立起来。另外,他强调在斗争的实践中创新思想路线,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指导中国的革命斗争,反对唯上和唯书。另外,由于长期和农民呆在一起,他对农民的愿望和社会状况有较深的了解。因此,在反围剿的斗争中,指出在革命的过程中,应该从农村开始进行,逐渐对城市进行包围,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获得革命的领导权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同志成为党的领导核心,在生死存亡之际,带领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抗日战争期间,分析抗战的特点以及社会的主要矛盾,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新民主主义论》的出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构建出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当时带领中国前进的指导思想。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出主力作用,在抵御外来侵略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解放战争中又一次取得胜利,实现了人民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后,成功向社会主义转变,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体现出毛泽东思想的先进性。實践证明,毛泽东思想是党历史上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代表,在指导中国革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邓小平理论是党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20世纪中国革命面貌改变的进程中,邓小平同志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内形势一片混乱,缺乏争取的指引方向,走向怎样的道路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核心,成为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邓小平指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总结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经验,不复制其他国家的模板,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特色化。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的发展道路建设有了新的指引,改革开放得到全面推进和实施。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是主要的决策者,在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指出解决贫困问题是最重要的一步,必须找出有效的发展道路,带领国家由贫困走向富强。基于这个理念,在他的带领下,社会主义中国化道路更加顺畅,改革开放取得了一系列有效成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同志作为总设计师,进一步推动了理论的建设,党的十五大概括为邓小平理论。在党新时期的发展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第二次有效结合,促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针对性的创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打破陈规,进一步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深层含义。加强了理论的实践化,深化了实践的理论意义,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深刻揭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路径和方法”等问题。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有效解答,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逐渐形成,并且在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下,将各方面信息进行有效总结,不断完善并发展。邓小平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建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毛泽东思想的延伸,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在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江泽民成为党中央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他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新时期的道路方向,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在严峻的考验中,坚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成绩。在这个时期,明确了党的基本理论、建设方法、发展道路等,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基本框架的范围内,确立当前时代下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分配制度,促进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六大,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深层次内涵、社会主义的建设方法,党的发展方向以及怎样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等纲领性问题,在对以往经验有效总结的基础上,深化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党进一步长期发展中的指南针。

党的十六大以后,确立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严峻的形势下,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不断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推动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团结,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继续向前,尽快实现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中再次体现出特色化,中国现代化道路建设有了新的依据,在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推动社会主义中国化道路的进一步建设,科学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创新,在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发展要求,对新时期的形势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出新的发展路线,科学发展观强调关注人的需求,在协调的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观,结合新形势下的特点,对于发展的道路和方式进行深刻认识和研究,解决新时代下出现的各种问题。科学发展观,在分析中国国情、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有效分析了中国建设的问题,对出现的失误进行总结,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增强理论的适用性和全面性,对党的建设道路不断进行指引,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中国的民主和富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世界经济整体衰退、局部冲突加剧、地区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同时,在党内矛盾日益尖锐的、经济疲软的情况下,振奋精神,勇敢前行,明确自身的责任,创新性的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以往的建设中,党中央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得以有效推进,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民主法治、思想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全面进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军队进一步壮大,外交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治党防腐工作实现显著效果。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需要在回顾历史的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完成新时达赋予的任务,牢牢走向新的发展方向,使中国进一步富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发挥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是推动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关键力量。这个指导思想,对不同时期的建设经验进行了详细总结,对以后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在创新思想、理念、战略的过程中,明确新时代下的建设任务和实践要求。站在宏观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特点、道路等进一步深化和创新,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境界。

习近平指导思想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进行确认,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意识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为中华儿女提供强大的外在支撑和内在力量。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指出两步走的战略步伐,首先实现全面小康,然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党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党和人民,在复兴中华民族建设中贡献出自身的力量。在明确新时期历史条件的基础上,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和建设方向进行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从更广的范围上来看,这些方针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创新之举,对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涉及的范围很广,具有非常全面的覆蓋性,在丰富内涵的指引下,体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包容性、开放性和时代性,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在兼容并包的时代环境下,作为一项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引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方向。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中发挥出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它是鲜活的、生动的、科学的、动态的,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其最强大的精神支柱,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在与中国实践情况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延展其内涵,发挥出有效的指导意义。在结合时代要求的基础上,需要站在客观角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把握。党的指导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体系一环接一环,在指导当时时代发展的同时,为之后的建设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需要站在客观角度,承认并重视每个指导思想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在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次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在历史前进的历程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五、结束语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之举,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国国情和外界环境详细把握,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党的理论进行创新,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转变。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肩负着新的使命,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新的历史和时代条件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中国梦的进一步推进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邸乘光.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2]杨峥嵘.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和体系架构[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8(01).

[3]陈豪.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J].党建研究,2018(06).

猜你喜欢
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江西豫章书院的历史地位、现状与开发前景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中央苏区医学教育历史地位探析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管道升画作的艺术探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