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健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轨道运营线路陆续开通,路况越来越复杂,导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的超常规发展,大量交通问题不断涌现尤其是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为此本文主要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理的原则、常见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应急处理方案;行车调度;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故的发生难以预测,但事故类型和后果是可以预测的。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多种应急方案措施来处理突发事件或事故。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表明,在应急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命令不畅、作业场面混乱、应付被动等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在处理突发事件或事故时并不是缺少应急的方案而是由于作业执行能力和控制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因此,加强对行车调度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形成安全、高效的重要保证。
一、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理原则
(一)主动控制原则
在进行列车调度时,行车调度员必须有十分明确的目的,并且还要将重点信息进行收集,及时了解运营服务受到现场故障的影响程度。能提前通知的事项,提前主动安排,避免调度员不间断的接到不知情的车站、司机及相关人员的来电询问。 (二)安全原则
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处理首先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行车调度在應急处理时,必须要将重点放在运营线路上的车、物以及人员安全上。确切掌握线路是否出清、进路是否有冲突、故障点恢复情况等,坚持安全至上的原则,杜绝一切危险事故的发生。
(三)快速全面
城市轨道交通在行车调度应急处理时,必须要做到能够快速反应、快速报告和快速处置,把握事故发生初期的关键点,争取将故障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与此同时,行车调度应具备全局观,不能只着眼于突发事件和设备故障,忽视了其他的影响因素。调度人员也应该树立整体观念,不能着眼于故障点的处置,而去忽视了非故障段的组织;不能只注重自己的处置安排,而忽视与设备维护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的信息沟通。在紧急处理过程中,始终坚持“顾全大局”的原则,时刻掌控大局。另外,对于其他列车的运行情况也应予以重视,并尽量减少故障对运行带来的影响。
(四)先通后复
“先通车,后恢复”是为了尽量减少突发事件对运营的影响,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能力。一旦事故发生后必须在安全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优先实行通车,然后再对恢复应急事件带来的影响,从而确保线路的正常运营,提高运营服务水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必须实行先救人或者是处理事故和救人同时进行的原则。
(五)服务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事件的应急处理,必须考虑对服务和乘客的影响,尽量满足乘客同站台间的换乘,减少等待时间,从而保证乘客的全程出行。与此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将相关信息传达给乘客,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并最大限度的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二、行车调度应急处理方案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轨道运营线路陆续开通,路况越来越复杂,加上运营人员较新缺乏一定的经验。与此同时,随着行车间距的缩短,乘客的需求增加,行车调度员在应对突发事件的难度上则变得越来越大。作为应急预案的制定者,行车调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水平的高与低将直接影响恢复正常运行秩序的速度和对乘客不良影响的大小。
行车调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运营过程中的的应急处理上。因此,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安全快速地处理地铁运营期间中发生的各种应急设备故障,尽量减少故障带来的不利影响;让调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排除故障的技巧;减少在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提高沟通效率;压缩调度员调度经验积累的时间从根本上讲,提高调度应急处理能力的关键是提高调度员基础业务技能,加强调度员对现场人员情况、设备功能和状态的了解,做到应对故障时心中有底。
三、行车调度应急处理方案
一方面,建立科学有序的调度指挥系统,为地铁行车调度应急处理方案的有效落实和科学践行提供良好的指挥框架,从而更好的解决地铁行车突发事件。对此,调度指挥系统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负责地铁车辆的日常运行,在非营运时间内要加强对其有效维护和定期检修,通过自身调度工作责任的有效落实,减少地铁车辆设备故障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好的提高地铁车辆的运行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调度指挥系统的工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能够对日常调度工作经验进行有效总结,熟悉地铁设备的性能、原理、工作流程及全线运营环境,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
另一方面,构建一批综合型职业化行车调度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地铁行车调度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制度,对人员的招聘、选拔、任用和培养等环节给予高度关注和广泛重视,促使其强化自身的岗位责任意识,积极拓展人才培养渠道,更好的为地铁行车调度应急处理方案的有效制定及科学处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创新变革地铁行车调度员的业务学习模式,通过专题讲座、业务交流、小组讨论、制度学习等方式来逐步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水平,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此外,要建立健全演练激励评估体系,通过调度员实践环节的有效参与来促使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以便及时有效的进行改正,以便实现班组合力效果的最大化。利用激励评价机制来作为调动调度员主动工作的重要助推剂,促进其自身综合业务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的应急处理方案的探究在日常工作中尤为重要,为此,行车调度必须从调度的日常作业程序规范抓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减少行车调度的变更量,保持现场稳定的运行状态,严格按照列车运行图行车,为地铁运营创造最佳的环境和条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张德明.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线网行车调度系统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38(06):74-78.
[2]宋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故障救援方案探讨与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13,26(03):77-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