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萌
摘要:随着上海建工集团“全国化”布局的宏伟战略稳步推进,需要许多青年员工离开上海,尤其在区域市场布局的初期,必定要依靠原单位职工远赴外地开疆拓土,如何鼓励有志青年远赴他乡,是青年工作的重要目标。而长期远征外地的青年员工,远离亲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较为单调,久而久之,他们的心态可能会发生一些波动,甚至影响队伍稳定,波及区域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如何做好远征青年员工的关怀及鼓励工作,又成为企业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以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团委的相关工作为例,就如何做好全国化战略中的青年工作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全国化”;人文关怀;青年文明号;青年工作
随着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全国化布局战略的持续推进,2016年底,集团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成立西南事业部,并由集团子公司——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进行托管。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自从公司“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已经在山东、新疆、内蒙等多地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对全国化的工作有一些心得。但是,以前的“走出去”项目多停留在“做项目”层面,职工大多是去某地完成一个项目即返回上海,现在的“全国化”战略则要求全面深化地搭建区域市场“事业部”整体架构,并需要职工持续很长时间离开上海,甚至有可能在西南扎根。為加强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的观念落实,如何让公司青年员工顺利去往成都,继而在西南安心工作,并勇创佳绩,就成为公司团委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引导青年主动“走出去”
区域化公司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属地化员工,但是在公司建立的初期,更多的还是依靠原单位人员从无到有的初步搭建。西南地区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先期赴蓉的领导层很快就发现,有项目,却没有人手去实施,急需能够独挡一面的青年项目经理奔赴“前线”,但不知道公司内有哪些青年人合适;而公司内有部分青年经过在项目上的锻炼已经较为成熟,需要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但不清楚外地项目情况到底如何,以及去西南的具体政策如何。公司团委积极搭建沟通平台,通过3步走的形式,让双方充分沟通,让不少青年员工主动请缨,远赴西南。
(一)组织实地参观外地项目
第一步,公司团委组织公司团员青年20余名,实地参观了公司温州瓯江口项目部的工作、生活情况。温州瓯江口项目部地理位置较偏,生活不便利,但是项目上的青年员工们却以项目部为家,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甚至举办了工地婚礼。同时,大临的建设也完全不比上海的条件差,甚至比上海的某些项目还要更好。
(二)组织“走出去”动员大会
第二步,公司团委组织召开全公司“走出去”动员大会,邀请有意向走出去的青年员工20余人,在会上与公司主要领导面对面,听领导讲述公司“走出去”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以及需要怎样的青年骨干力量。这些给了青年员工一个对于公司、对于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宏观认识,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够跳出以前项目部的局限性,从而更多维度地对职业规划进行思考。
(三)组织授课详细介绍
第三步,公司团委组织利用“优青班”等课程,把优秀青年带来,把事业部领导请来,详细地向青年员工介绍到西南事业部工作的具体政策。接地气的介绍,从成都租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到青年员工赴蓉后有哪些合适的岗位等,让每一位青年清晰深刻地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打破了无谓的猜测,打消了曾经的疑虑。
(四)沪派西南事业部青年情况
截至2017年9月,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公司团委及各部门的积极动员下,共有14名35岁以下的青年员工,从上海来到西南,占事业部所有青年职工的56%。他们中,有人从以前公司的项目经理成为了事业部的部门经理;有人从普通项目管理人员成为了事业部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青年员工勇于挑战自我,不远万里来到西南,而西南事业部也为他们提供了成长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给予青年人文关怀
(一)新闻宣传
为了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具针对性地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让企业放心,让在西南的青年安心,公司团委高扬旗帜,增强发展意识,树立随着青年走出去而走出去的观念,组织编写了多篇文章。这些文章报道了公司主要领导对于西南事业部青年的关心、在各类会议上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报道了上级领导对于事业部青年的关怀和慰问工作开展情况;报道了事业部青年们所做的大型工程的现场情况;报道了在西南事业部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骨干的先进事迹;报道了青年们在西南的快乐生活和充实学习。
截至2017年9月,这些报道发表在公司企业报上共计15篇、发表在园林集团的报纸上共计6篇、集团团委微信公众号上共计3篇。通过这些宣传报道,有效地把上级领导的声音传达给事业部青年员工,同时也让公司领导及全体职工看到了事业部青年们的成长与作为,为青年员工们营造了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让他们时刻感到绿建公司“大家庭”中的领导和同事们都依然在关注他们、关心他们。
(二)讲述故事
在园林集团西南事业部,有3对青年夫妻,以家庭为单位,从上海走进了西南事业部,作为双职工,在事业部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才干。他们中有的刚刚新婚就共赴西南,有的则把孩子带到了成都上幼儿园,甚至把母亲也带到成都照看孩子。他们坚定信心,扎根西南,为了事业部的初期搭建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公司团委以今年建工集团举办的讲述建工故事系列活动为契机,选送了其中一对青年双职工“以家庭为单位走进西南事业部”的故事参加比赛。并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协助故事两位主角进行故事的修改、调整,并编写剧本、拍摄制作成为微电影。最终,西南青年员工的故事讲到了建工的舞台,获得了微电影二等奖、微演讲优胜奖的优秀成绩。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切入角度,团委把西南青年们的故事讲得温情、讲得励志,鼓舞着所有在西南奋斗的青年员工。
三、做好青年创优工作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在上海园林行业内,素有“绿化铁军”的称号,绿建的青年人也以不畏艰辛、能打硬仗而出名。目前,西南事业部共有35岁以下的青年员工25名,占总人数的70%。为组织青年员工紧跟企业党组织的中心工作,凝合青年积极投身企业建设、创造经济效益,公司团委积极组织已经赴蓉工作的青年员工们,继续发扬绿建公司优秀传统,带动所有事业部的青年积极争先创优。
在2017-2018年度,上海市青年文明号的申报工作中,公司团委积极推荐西南事业部参加评选。青年文明号是以青年为主体,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创建的体现高度职业文明、创造一流工作业绩的青年集体。上海市青年文明号,也是目前绿建公司青年条线创优的最高级别,团委在做这项工作时,重点考虑西南的青年集体,并与西南事业部一道设立“共树家风”的创建理念,旨在将青年文明号作为西南青年与上海、与公司的联系纽带,同时以文明号创建为平台,更好地引导青年成才、激励青年成才、服务青年成才。
考虑到成都距离上海较远的客观原因,公司团委积极组织并参与同组青年文明号在上海的互评互访活动,在交流会上宣传、介绍绿建公司的精神、西南事业部的理念。把西南青年员工勇挑重担、敢于拼搏的作风推广到上海市各国资委的优秀青年集体。
四、结论
上海本地市场的逐渐饱和和趋于平稳,使得“全国化”布局成為上海本地企业的必走之路。而企业布局外地,就必定意味着有许多优秀的青年员工“走出去”。为了让这些有为、有志的青年员工能够顺利走向区域市场,继而在当地安心工作,企业团委作为团结、凝聚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巩固企业党组织的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好平台
青年人从来都是推动建设的生力军,是勇于挑担子、挑战自我的先锋队,对于有才干、有理想的青年人来说,企业全国化布局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他们想要了解情况;企业想要进行全国化布局,在建立区域市场事业部的初期,必定要依靠一支有经验、了解情况的青年队伍开疆拓土,企业需要找到合适的人选。企业团委应当建立健全一个有深度、有广度的平台,让企业能够发现人才,让人才能够了解政策,大胆地走出去,并将自身价值融入企业的发展中,锐意进取、在外地市场打造优质工程中建功立业。
(二)做好关怀
做好对于全国化战略中的青年员工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把青年员工吸引到企业发展的大局中来,安心踏实工作。企业团组织应积极做好企业与青年之间思想纽带的作用,主动通过电话、微信、调研问卷等各种途径关心各类青年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慰藉和指引;应积极依靠企业文化建设相关活动,例如开展运动比赛、组织生日活动等满足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应通过大力宣传报道,让区域市场与托管公司之间信息沟通顺畅、增进互相的了解,也让青年员工虽然离开上海,但是仍然能感受到来自公司的关心和温暖。
(三)鼓励创优
如何找准区域市场事业部的青年工作载体,是全国化战略中的青年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以青年文明号为代表的以各类优秀青年评选,已经在上海本地的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先进集体的创建,与公司的中心工作的发展紧密相连,青年人在创建的过程中,会自觉地围绕企业经济发展重点开拓进取;先进集体的创建,是企业品牌价值的一部分,它所倡导的铸就精品、精诚合作等精神,是企业的一张名片;先进集体的创建,能够提升团组织和企业在青年员工心目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发挥好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同时为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