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祺
摘要: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防止企业财务风险、保障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由于我国内审方面的制度和实践都尚未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剖析了企业内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希望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企业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竞争愈加激烈,企业想要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能够保证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规避由于企业内部原因而产生的经营风险,在此情况下,企业的内部审计尤为重要。内部审计工作缺失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腐败问题更容易滋生,为企业财务状况埋下巨大的隐患,甚至许多企业可能因此倒闭。科学的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的财务和管理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提高企业经营的整体效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发展。内部审计的工作过程中,应当以维护企业发展为目的,积极地寻找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兼顾相关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各个环节。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影响。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风险防范作用
企业内部风险的产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部门导致的,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往往缺乏充分的沟通交流,因而难以从根本上控制可能出现的综合性风险。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在对会计部门工作进行再监督的基础上,涉及企业各方面的经济活动,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范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综合性风险,保护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服务咨询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更具有客观独立性,在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实习企业的财务、生产、技术、人力和法律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的任职更加具有综合性,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内部审计部门能够承担一定的咨询功能。
(三)监督控制作用
中小型企业中,审计与财务合并于同一部门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相对于审计而言财务工作占据较大的主导地位,在这一情况下,企业的内部监督功能几近失效,公司内部腐败问题也层出不穷。同时由于审计人员工作范围仅局限于财务部之内,审计范围也就无法脱离财务数据和报表,审计效果大打折扣。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能够使得审计的功能跳脱于财务审计之外,不仅对财务安全问题,也对企业高管工作和企业经营活动起到一定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二、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独立性
保持充分的独立性,是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的情况下,审计工作成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也就无从谈起。但就目前来看,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中,审计工作要保持独立性始终存在着多重障碍。
对于许多企业员工而言,能够在自己的职位上长久的生存发展下去才是最为重要的,而内部审计在很多人眼中则是一份得罪人的工作。许多企业是家族和好友创业,财务部门或是多数企业管理层之间都有着工作之外的亲密关系,或是审计部门主管位置由其他部门高管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及时发现了重大错误,迫于工作和领导的压力,也可能会选择默不作声甚至是协助掩盖。其次,企业很少单独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将审计人员与财务或是检察人员合并,因此审计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对于工作的自我评价,倘若出现错误,审计人员一定会设法掩盖,审计结果也就不够客观公正,无疑会加重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程度。
(二)内部审计制度欠缺
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审计人员的工作指导准则,而目前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并没有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工作规程,这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可以依据和参考的文件,导致其工作难以受到其他部门的配合同时审计人员由于缺乏工作章程,工作方法和流程上缺乏统一性和公信力,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名存实亡。
(三)审计方法不科学
与国外的企业内部审计相比,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性。首先,我国关于审计的法律法规缺乏具体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很多企业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选择的标准不同,同样的工作运用不同的标准多得到的结论也可能天差地别,也因此有的企业选择了工作量巨大的审计方法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多方面损失;其次,许多企业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就是财务核查工作,所需要审计的仅仅是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没有通过审计工作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意识,无疑会影响审计质量,不能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
(四)内部审计人员配置不足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人员结构单一,二是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在内部审计就是财务核查的误区下,企业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多是财务人员,根据《36家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基本情况调研报告》指出,与欧美国家审计人员的复合型人才不同,我国被调查的36家企业的374名审计人员当中,财经类出身人员比例高达72%,具有中级及以上会计职称的却只有37%,這项结果充分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绝大部分的内部审计岗位都由财会人员担任,在缺乏审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缺乏实际操作的演练。
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部门所需要最遵循最基本的原则,是审计工作保持专业性的保证,为了增强内部审计人员工作中的权威性和成果的可信性,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由企业总经理或董事会直接进行管理,所有工作成果不通过其他部门而是直接向总经理或董事会进行汇报。同时该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与财务部门以及高层管理人员没有利益或是亲属关系,并且审计人员不兼任其余部门职务,这样才能避免由于自我评价问题和关系密切问题而可能出现的审计结果失实,充分发挥企业审计的监督作用。此外,应当设立关于审计人员的奖惩措施以及任免机制,避免审计部门的内部腐败和外部威胁,激励审计工作积极性。
而对于中小型企業而言,可能收到的资源和人力限制较多,可以考虑由财务部门负责内审工作,但负责人需要另外指派,同时确保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对内审人员进行单独考核,薪酬体系也应当单独设立。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健全且科学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帮助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推动企业平稳健康的发展。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时能够有足够的规章依据。相关制度在建立时应当严格遵守《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并独立于会计制度之外。在制度设计上也要能够避免高层管理人员控制内审部门的风险,同时给予内部审计人员定期和不定期采取核查工作的权利。
(三)提高审计方法的科学性
科学的审计方法有利于审计工作实现效率和效果的统一,企业应当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断优化审计资源,帮助审计部门转变传统的审计方式,加强信息技术的利用,建立起完善的风险信息采集数据库,完善以风险未导向的审计工作流程,鼓励并帮助内部审计部门掌握先进的审计工具,通过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的不断改进,在保证审计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审计效率。
(四)科学建设内部审计人员结构
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组成上,不仅需要包括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的财务人员,也应当包括法律、业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无论是内部选拔还是外部招聘,都应当要求审计相关应聘人员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证书及工作经验。
在公司工作过程中,也应当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一方面,帮助审计人员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工作准则,不断更新自身的审计工作方法同时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公司也应当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和企业价值观的培训,加强员工对于公司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同时在审计工作中能够坚持原则,保持专业度。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内部审计工作将会成为企业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则必须保证企业内部环境的稳定和有序。企业在不断强化内部审计职能的同时,也需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无论是管理层人员还是基层员工,都应当了解自审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内部审计的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也能够逐渐稳固,为企业的管理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穆敏,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研究,2017,20(19):4-6.
[2]朱爱明,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3):31-32.
[3]梁欣欣,杨国荣.刍议国有集团型企业内部审计体系的缺陷与重构[J],财务与会计,2015(14):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