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肖苗
摘要:特种设备是生产和生活中都不可或缺的设备,在各生产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种设备本身存在很高的风险性,监管不到位容易引发重大事故。随着特种设备使用量的飞速增长,固有的监管难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而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这种创新的模式,可以有效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某企业和相关部门的成功实践,探讨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应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特种设备;风险;安全监管;模式
特种设备在我国指的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客运索道等8类设备。这些设备在诸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称为企业生产的核心工具。并且随着生产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其使用量也在迅速增加。从名字就可看出,特种设备和普通设备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它本身存在着高风险,如果出现偏差就很容易发生事故,且多数是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重大事故。因此,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对特种设备采取全过程彻底的监管,这种监管和对一般设备的监管也大不相同。
我国的监管模式实际上是以政府为核心的,而特种设备真正的使用者——企业反而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这使得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特种设备安全的重要性,轻视了安全保障工作。[1]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特种设备越来越多,这种监管模式也越来越难以保证安全。所以政府和学界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将风险评估运用到安全监管之中,逐步完善安全监管模式。
基于风险的检验英文是Risk
Based
Inspe-ction,简称为RBI,意思是对设备实施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装置运行的风险的了解,去建立合理的风险标准。
在此之前,我们采用的传统方式是根据法律法规对全部设备进行定期检验。但是所有设备的风险并不相同,少数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而大部分却没有那么严重的问题。因此,如果没有重点而是全面地进行统一的检验,就很容易导致过度的检验,从而极大地浪费了检验成本;并且那些风险很高的设备也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也很容易导致对高风险设备的检验不足,这样不能有效地防范事故。
而基于风险的检验与传统的检验方式不同,这种技术是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找出工厂的高危装置或者是区域,依据风险排序,安排检验的时间与周期。基于风险的检验使企业检验和管理行为更加有效,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风险的检验(RBI)也已经成为良好工程实践的首选工具测量。[2]
在北京已经有很多企业、工厂对RBI的应用进行了尝试,通过基于风险的检验完善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并且这些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实践绝大多数是成功有效的,所以,他们的探索表明,一些卓有成效的RBI运用是可行的,下面选取一家相对来讲最为典型的塑胶厂来说明。
X塑胶厂是树脂功能母粒行业的全国领先者,也是一家二十年的老厂,可以称得上是该行业的龙头企业。这家塑胶厂由于生产需要,规模较大,所使用的特种设备一百余台,并且使用的特种设备类目众多,几乎是涵盖了全部的8大类特种设备,并且该厂的一台电站锅炉还被纳入重点危险源监控对象。由此可见,X塑胶厂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方面有着艰巨的任务,稍不留意就可能酿成大祸,所以这家企业长期以来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都极为注意,并且引进了不少国外的先进理念,主要包括:(1)用风险分析的方法给所有特种设备评分,并且划分安全等级,设备的等级不同,管理方案也有所区别。(2)给全部特种设备建立全面而详细的档案,并及时对资料进行更新和完善,通过数据分析关注到风险高的问题。(3)设置了检测设备,可以对特种设备进行专业的检测,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防患于未然。
通过采取这些手段和方法,x塑胶厂的多数安全隐患都能及时提前发现,特种设备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设备故障的概率也大大地降低,这使得企业也获得了巨大的效益。X塑胶厂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上采用了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该厂的成功经验表明,这样做可以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的保证是有效的。
不仅企业在逐步完善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下面以某区为例进行说明。
Y区质监局采取了以下措施:(1)完善电子监管网络,及时更新特种设备信息,并且在监管网络中详细地记录日常监督检查情况,达到了在网络上对设备进行监管的效果。(2)对使用特种设备的企业进行风险评估。Y区质监局具体的做法是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得到所有特种设备使用企业的风险值,然后根据得出的风险值进行级别的划分,和x塑胶厂类似,也是采用分级管理的方法。根据风险评估,也得出了不同企业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有针对性地敦促他们及时地排除安全隐患。(3)定期地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学习活动,对企业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充实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这对企业特种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了一定影响。(4)借鉴国外经验,构建一种信用体系,用这种信用评价的方法帮助对特种设备使用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这种体系规定了一些评价指标,比如企业有没有专业的安全管理员、有没有根据标准对特种设备进行等级划分等。按照上述的标准去给特种设备使用企业打分,根据得分进行分级管理,根据得分制定与之适应的监督检查计划,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监管,能够有效避免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调查研究,Y区在特种设备监管中合理运用RBI的措施,有助于对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优化分配,可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随之有效地提高监管水平。Y区相关部门的实践也表明了采用行之有效的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林杰.基于风险评估的QY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黄欣.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3]孙宁.基于風险的特种设备分类监管策略与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