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8-09-10 20:00陈百灵陈丽莉
环球市场 2018年4期
关键词:措施探讨公众参与影响因素

陈百灵 陈丽莉

摘要: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各行各业都在突飞猛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能源紧张、资源匮乏、自然灾害发生次数也在增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国家、企业、单位的支持,更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影响因素;措施探讨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很多新兴的企业不断涌现,城市标志性建筑和楼宇林立而起,各种城市景观彰显着城市的魅力,城市人口密集,汽车尾气、秸秆的燃烧使各地雾霾严重,各种工业废水、化工原料残渣的排放造成水污染,化肥、农药的施用污染着土质,面对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因此,对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加强环保,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自己的一些初浅认识总结如下:

一、主要影响因素

(一)公众的环保意识淡薄

由于知识水平、自身修养、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很多人缺乏环保意识,对环境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环境污染的重大危害,少数人甚至有破坏环境的恶习和不良行为,随地吐痰、扔杂物、垃圾,还有的为了个人私利肆意放牧、乱砍滥伐、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不合理等都在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使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二)公众自身的综合素质

公众只有了解和懂得环境污染的危害,才能自觉维护良好的环境,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是决定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动力,但是公众这些方面的知识匮乏,对环境的评价也就很难有正确的认识,例如对污染的测量、评价标准以及方法的认定,污染达到什么程度会给人类造成危害,这些定性、定量的分析以及具体的理论值和专业知识,一般公众是很难理解的,更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获得的知识。加之一些人缺乏公德心,自身素质差,只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切身利益,不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更不用说去主动参与环保行为。

(三)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形式单一化

近年来,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但参与环保活动的形式也只限于问卷调查、环保知识宣传、讲座、论证会、听证会等几种形式,有些环保机构为了完成任务,使一些公众行为流于形式,随意找一些大众,在问卷上按要求填写,甚至连名字都可以随便填写,弄虚作假,不仅使调查结果毫无意义,还在公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即使组织一些如植树、上街捡白色垃圾等公众环保行为,往往随意性很大,缺乏长效性。

二、应对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广告、标语、板报广播、电视等传统方式以及微信、微博、多媒体视频等新媒体途径,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保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意义,自觉参与环保活动。在大、中、小学生的课本中适当增加环保内容,特别是小学生,使孩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尊重他人,爱惜环境的好习惯。在城市建设中,对于所建设的污水或垃圾處理项目要进行宣传和展示,让更多的人参观学习,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借助互联网加大对环境专业知识的宣传和学习,提高公众的环保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提升公众对环保重要性的认知水平,使公众自主参与到环保行为活动中。

(二)建立完善环保制度

虽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环保意识也随之增强,但仍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规范人们的环保行为,衡量损害环境的行为后果的参考和依据。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各部门、企业及个人应该承担的环保义务和职责、享有的合法权益、保障公众更好的履行参与环保行为的义务。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各地相关各部门要及时把各种环境信息如每天的控制指数、天气情况、新发现与人体密切相关的污染物质等通过网络平台公布于众,使公众做好防范的各种准备,激发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使公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环保。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

以往的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沦证会、听证会等环保公众参与形217式,由于公众本身的知识水平、参与成本的付出能力、公共议题的范围等不同,参与的能力、沟通程度、处理特定利益的方式等也有所区别。因此,环保行为和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势在必行。例如可以对活动的的开展更加细化,如参与的日期、时间、场所、主要人群等,通过网站公告、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公布于众,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参与的可能。通过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如排队日、植树节、自备购物袋等,大学生环保袋设计比赛、清除校园的垃圾、社区开展一物多用,减少日用品浪费的展示,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节约用电,可回收物品收集等,激发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提高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国民经济有了显著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为实现我国节能环保的战略目标,每个人都应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本文从公众的环保意识淡薄、公众自身的综合素质、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形式单一化等方面分析了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建立完善环保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等应对策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为。环境问题和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造福子孙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对环境问题常抓不懈,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优化我们自身的生活环境和我国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参考文献:

[1]纪晓丽.利用REMM模型解析公众参与环保行为动机[J].经济研究导刊,2017(24):157-158.

[2]何琪.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女性环保参与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

[3]郑君君,李诚志,刘春燕.公众环保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0(03):60-65+159.

[4]和莎莎.众包中公众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03):71-73.

[5]赵阳.探究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0):185+187.

猜你喜欢
措施探讨公众参与影响因素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
多媒体教学运用于英语语言学教学的措施探讨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