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聪娇
【摘 要】目前我国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西部山区农村,更为严重,据统计,山区农村的中青年离婚率已超过10%,也就是说,每十个家庭中就有一个是离婚的。
【关键词】农村单亲家庭 心理障碍 教育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95
离婚是生活中的突变行为,其中受到伤害最大的是孩子,特别是小学或者幼儿园的孩子。多数父母在离婚过程中,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对孩子应付出的关心和爱,这一阶段的孩子会表现的无精打采,心灰意冷,在家里和幼儿园都有压力和心理阴影,这种压力或心理阴影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小学或幼儿园的教师,我们无法阻止离婚现象,但如果有孩子求助,我们要尽量帮助孩子减轻和消除其内心的压力和恐惧感,因为孩子对老师的求知常常是一种本能,甚至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索一些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和策略。下面的一些做法也许对你有帮助。
一、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现状
当今社会,有许多的青年人,家庭观念不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导致家庭破裂,也有个别家庭,名存实亡,但为了孩子勉强凑合,而家庭中不是战争不断,就是彼此冷漠敌视,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下生活,时常会产生压迫感和孤独感,他们担心一旦父母离婚自己的将来怎么办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牵扯着孩子的精力,必然产生心理问题。往往会为为了寻求精神慰藉而做出过激的举动,或者结交不良朋友,出现不良行为问题。例如:家长担心孩子缺少完整的家庭关爱,而对孩子过分迁就和溺爱,导致孩子总是以我为中心;重新组建的新家庭,往往表现出孩子与继父或继母的关系紧张,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阴影;也有的双方都不要孩子,将孩子寄养在祖辈亲人家,对孩子疏于关心照顾,甚至根本不关心,使孩子有被遗弃的心理阴影。
二、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
农村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自卑感强、自由散漫、追求享受、虚荣心强。有的幼儿孩子家境不好,总觉得低人一等,时常担心被同学和老师嘲笑,情绪非常低落,不愿意与同学交往,过分压抑自己,封闭自己,悲观失望,也有的孩子用说谎方式,显示自己家庭的完美和睦,又时时担心谎言被揭穿,其实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也有的孩子经常表现出违抗,经常在课堂上说话,但拒绝回答问题,故意做些不让其做的事情。还有的孩子表现为不愿意主动与同学交往,孤独胆小,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不敢发言,或回答问题情绪紧张,声音很小。还有的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差,与同学相处能力差,事事需要别人照顾,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同时还表现为做事拖拉磨蹭,慢性子,做事情不分轻重缓急,这类问题容易出现在与祖辈一起生活的孩子身上。由于老人行动迟缓,做事慢,儿童在长期和老人相处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行为表现与正常年龄段的孩子不符。时间长了表现出不懂禮貌,没有教养,不尊重师长,急躁易怒,爱发脾气,任性、调食、怪僻、随心所欲、不听劝阻等。
三、农村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矫正策略
对于单亲家庭孩子出现的问题,在矫正时并没有一种统一有效的方法,重点应是预防,所以家长应当密切注意孩子的心理发展动向,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应对父母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
教师要本着真诚、理解和无条件尊重的态度和孩子建立好关系。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成人之间的问题,让孩子明白父母离婚是他们自己经过慎重考虑的选择,作为子女应当尊重和理解父母的决定。和孩子的父母沟通时,请他们尽量保证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更要保证孩子的生活质量不下降。还要必须强调的一点,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辱骂对方,指责对方的过失,要知道,孩子和父母双方都是血脉相连的,你攻击对方射出的箭,先穿过孩子的身体,这对孩子是十分残忍的心灵虐待。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离婚了,但对他的爱和生活保证是不会变的,消除孩子的担忧,减轻心理压力。同时也鼓励他锻炼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引导孩子在班级多交好朋友,朋友可以起到理解和支持的作用,能够使自己乐观开朗起来。
(二)应对父母一方去世的孩子的心理问题
老师要通过谈话分析法使他认识到,失去亲人的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时常感到忧伤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我们不能永远沉浸在忧伤中使它扩展,过多的重视它,只会使自己更加痛苦。尽量不去想它,尽可能把精力集中于当前你应该做的事情上。对于已经有了继父或继母的孩子,要想生活的愉快安定,就应当尽量和他(她)们处理好关系,至少建立起彼此尊重的关系。要做到这些,单靠一方面努力是不行的,作为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某些思想和做法,调整自己的行动。拿出信心和乐观的态度去适应新的环境,对于和继父母的相处,要预先想到一些交往上的困难,并尝试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要警惕自己出现过分依赖和倔强行为,这会造成交往障碍。孩子遇到烦恼和不愉快的事情,不要忧伤压抑,这会影响家庭气氛和家庭成员的心情,要及时把烦恼向亲人和知心朋友倾诉。得到别人的关怀和同情能够使你感到温暖。
(三)应对父母重新组建家庭后被放弃的孩子的心理问题
这类孩子的问题最多,也最难应对。他们的内心经常被恐惧和孤独包围,常表现出自卑、消沉、倔强、散漫、自控力差、缺少学习兴趣等不良个性。看到别人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时,就会流露出羡慕和嫉妒的神情,这类学生其实非常无辜,也十分让人同情。每当有老师温和地关心他们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望可依恋。对这类学生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用强制的手段解决问题,很多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收效甚微。要和这类学生建立起真挚的、尊重的友谊。在生活上给予他们父母般的呵护和照顾。在建立起亲密关系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和改变他的认知。
总之,要把更多的爱无私的奉献给孩子,让孩子学会从光明的一面看事物,不要给自己虚构忧愁和烦恼;当然孩子的父母要尽量抽时间多陪孩子,给予孩子必需的家庭温暖和爱护;社会各界,特别是关工委、妇联、工会、团委、社区等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