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预习方法

2018-09-10 07:22刘丽
南北桥 2018年14期
关键词:预习新课改小学数学

刘丽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接触新知识的基础阶段,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小学数学的教学,也会影响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一定要让小学生掌握高效的预习方法,才能达到新课改提出的高效课堂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改  预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90

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数学课堂的主体。而且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过分强调小学生听课效果的情况在改革后也不再被提倡。新课程改革提倡一定要突出学生在数学学习和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老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制造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机会,因此也这就要求老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任务,并教授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日常的一些任务中逐渐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能够轻松的学到要学的数学知识,实现高效数学课堂和科学数学课堂的目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

经过多方实践,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进行预习实践,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學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要学习的数学内容,对接下来要学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让他们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和框架,拥有掌握新的数学知识的准备。同时,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会主动对一些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思考的过程中,还可以激发小学生对自主思考的兴趣,并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进行数学知识内化。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能会对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点产生困惑和迷茫,进而准确地了解自身的知识不足以及知道下节课该重点听讲的知识点。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老师在课堂上讲这部分的内容时对老师提出疑问,进而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而且,学生在完成课前预习任务的过程中,会对预习方式进行不断地改进,这也就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预习其实是属于一种“内在”的学习,在预习中因为很少有老师的参与,所以学生的自主分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因此得到巨大的提升。

(二)有助于学生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通过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为什么说学生可以对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呢?是因为数学是一门在逻辑和知识上有很强联系的一门学科,各个部分的知识点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有联系的。因此,学生在预习知识时很有可能会碰到要用到以前所学知识的地方,有时候因为所学知识过多,学生可能会忘记以前学过的知识,这个时候学生就可以对以前的知识再进行一次掌握,这样还可以深化学生这方面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大脑中将旧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实现由旧到新,由简单到深刻,由独立的知识体系到贯穿、有联系的知识体系,为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给学生学习新知识奠定了基础。

其次,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真正的认识,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意识,因此在学习数学时并不是很注重学习效率,在他们眼中只要完成任务即可。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情况,对学生往后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老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预习的过程中主动掌握数学知识,能够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习数学的效率也会因此提高。

二、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数学预习方法

(一)优化预习作业

虽然现在已有很多老师采取给学生进行布置预习任务的教学方式,但是在这其中也有不少老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错误,比如,有些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并不具体,他们只是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得知识范围就让学生去自行预习。并没有准确告诉学生要重点预习哪一部分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只是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粗略地看一遍,就被认定为是预习任务完成了。正因如此,学生学生才感受不到预习的重要性,预习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特别大的作用。甚至有些学生还感觉预习只能浪费他们的时间,并起不到真正促进数学学习的作用。所以,老师要优化预习任务和作业,将预习的注意事项讲给学生听。把下节课重点要讲授的任务告诉学生,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甚至老师还可以给学生设置几个预习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老师设置的预习问题不能太复杂,太困难,要尽量布置那些偏基础性的问题。对于那些涉及到数学公式的知识,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公式的记忆。这样学生的预习任务才能更加完善,甚至在这种预习模式下,学生还会喜欢上这种数学预习任务,因为这种数学预习任务让他们可以获得主动收获知识的自豪感,让他们对预习产生兴趣。而且还要将学生所在的年龄段考虑到预习任务的布置中去,高学段学生的预习任务的困难程度可以相对大一些。

(二)合理的检查预习效果

很多老师在布置了预任务后,往往会忽视对学生预习任务的检查,也就使得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时可能会发生“偷工减料”的情况,即不认真去对待预习作业。同时还会导致一些在课前积极主动去预习的学生无法展现自己的预习成果,感觉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和认可,从而丧失预习下去的动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要合理的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将学生的预习情况加入到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来,实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此外,老师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还可以控制讲课的进度,让学生能够最大化的学到数学知识。当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况不同,在预习效果上可能会存在差异性,老师要正确对待这种差异性,不能强制性地要求他们一定要达到相同高度的预习水平,同时还不能因为一些学习程度差的学生预习效果不好就严厉批评他们,而是要多多鼓励他们。另外,老师还要分层次的进行预习检查,这样才能尽可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预习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数学预习,就是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开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够通过预习这种教学模式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猜你喜欢
预习新课改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