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经验

2018-09-10 07:22:44卢启平
南北桥 2018年19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卢启平

【摘 要】一位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研究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运用激励手段,激发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随着教育目标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初中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教学使命。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经验体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82

时代飞速发展,初中数学在培养學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之外,更要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因此教育模式在不断的发生着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模式发展的必要的发展过程。如何把素质教育应用到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去,是每个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数学老师必须都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教学不单单只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把握基础的题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从而促使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本文结合个人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且合作探索

教师要将情境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与探索,从而对初中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理解,能够始終保持浓厚学习兴趣,逐步实现自身实践能力与探究精神的提升。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直接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与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实现教学的互动与互促,营造良好的比、学、赶、超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懂得要与他人积极加强合作,共同交流思维过程与结果,感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例如:在“截一个几何体”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前将正方形橡皮泥准备好,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小刀截这个正方体,然后观察截出的面为哪种形状。在这种生动的情境下,学生都保持浓厚的兴趣,认真动手操作。学生除了可以将三角形、四边形等截出来以外,还可以截出五边形、六边形,但是无法截出七边形,此时教师要通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在都认真参与活动中,也让思维得到了激活。

二、引导思考,结合教材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涵盖了数论、代数、几何和统计概率等内容,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学生学习规律与长远发展出发,认真筛选并提炼教材内容,避免出现照本宣科的局面。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其中的重难点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到知识,在教师引导下独立思考,逐步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很多题的证明是一知半解,练习的过程中不懂得采用何种条件进行证明,因此教师要深入对三角形全等的证法进行研究,认真归纳并总结每个条件的规律。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一一为学生呈现,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证明活动,最终牢固正确的证明方式,学习到规范的书写过程,从而让初中数学教学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师生角色转换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师生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担任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责任。教师的职责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同时教师也不能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思维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这样不利于学生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限制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于学生,更要教会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的方法。

比如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同桌交流、组间交流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充裕的交流合作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四、创设生活情境教学

教师想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就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生活情境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尝试着去分析、推理、整理和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欲望。

比如教师在上“圆”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让学生将这一问题带到学习中去,收获了一定的知识后,再将其运用到实际中去。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入到教学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完成教学的目标,需要与学生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与学生交流和讨论,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学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在实践教学中积累经验,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王芝.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建构学生的符号感[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6).

[2]张阁延.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1(21).

[3]林爱升.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1(23).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4:18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7:28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6:46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