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语文散文教学

2018-09-10 07:22杨志敏
南北桥 2018年7期
关键词:散文教学散文初中语文

杨志敏

【摘 要】散文是中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散文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与小说、诗歌、戏剧相比,具有自身的艺术特征。教好散文要了解其作为文学体裁所固有的艺术特征,在明确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散文教学。

【关键词】散文 初中语文 散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052

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中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比如,最新版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就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杨绛的《老王》、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汪曾祺的《昆明的雨》、琦君的《春酒》等优秀的散文作品选入其中,并将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作为教材中重要的名著导读篇目。笔者认为,要教好一篇散文,必须先了解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所固有的艺术特征,基于散文的艺术特征发现散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这样才能对散文教学有较好地把握。

一、散文的艺术特征

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散文是更加“私人化”“自由化”的文学样式,往往打上了作家本人的烙印,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它不像小说,讲究人物、情节、环境,也不像戏剧强调语言、矛盾冲突,更不像诗歌注重合辙押韵。散文的内容可以是多样的,它可以写景,可以记事,可以抒情,可以阐述哲理。散文的形式也是自由、不拘一格的,作者可以采用各色的文章结构来组织一篇作品。我们在谈论诗歌、小说时,有时可根据作品在某些方面的共同特征给作品“定名”,比如朦胧诗,新写实小说,宋词中的豪放派、婉约派。但我们谈论散文时,更多想到的是某个人的散文特色。比如,周作人散文的平淡冲和,汪曾祺散文的恬淡从容,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杨绛散文中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表现出的深刻。

有学者根据散文的特点,分析、总结出了现代散文的五个艺术特征,认为散文的第一个特征是:写真。散文所描写的种种形象和所记述的种种事情,不能虚构,应从作者的实际生活经历中撷取;散文的第二个特征是:在表现作家的人格和个性上比小说和戏剧文学来得直接、显明;散文的第三个特征是:散文通过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表现出了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的精神风貌;散文的第四个特征是:体式不拘一格,姿态万千,笔法随便自然,千变万化;散文的第五个特征是:语言既优美、凝练、具有作家鲜明的个性色彩、饱满的感情色彩和一定的节奏感等,同时又接近说话和具体实在。这五个特征为我们认识散文提供了较大的参考。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大体上可以归纳、总结出散文所共有的三个艺术特征:一是散文充满了个性,体现了作者文化人格的主体性;二是散文是作者对于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真实的客观对象所抒发的感情与思想的记录;三是散文体式自由多样、题材广泛,内容及表达的情感真实;在这里有两点需要进行补充说明:其一,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真实是带有虚构色彩的文学性的真实,文学的真实并不等同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其二,“形散神不散”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散文作品。此理论源于萧云儒1961发表的《形散神不散》一文。“神不散”主要指:中心明确,紧凑集中,不赘述。“形散”指:散文的运笔如风、不拘成法,尤贵清淡自然、平易近人言。这一理论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确实描述出了某些散文作品的特点,比如杨朔的《荔枝蜜》。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散文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既可以“散”,也可以“不散”;其次,散文中“神”也就是散文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情感”既可以在文章中明确指出,也可以意在不言中,比如萧红的《怀念鲁迅先生》。“形散神不散”并不能概括所有散文的特点,在解读散文作品时,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如何加强初中散文阅读教法

(一)基于教材,拓展延伸

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材料,是进行学习的必备工具。教材的定制是根据科学考究,反复钻研的。所以進行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将教材中的文章进行重点讲解,逐步分析。选取典型文章,做到举一反三。但是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由量的积累逐步发展成质的飞跃的。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多元的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一定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带领学生多读多品,将教材外的经典散文引到课堂内,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开拓学生们的视野,丰富学生们的情感。

(二)根据线索寻找突破口

散文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含蓄委婉,在分析时,要注意作者所留下来的线索。首先注意作者以什么为线索。确定作者以事物,人物,时间还是地点为线索。其次要看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比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教师应将不同类型的表现手法给学生一一讲解,让学生熟记于心。其次,从词语的表层含义体会作者的用词用意,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根据以上线索,归纳考题形式,整理答题思路。

(三)注重朗读,融会生活

散文的创作多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散文的本质就将生活的所感所悟书写成文。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以及创作散文的时候,需要注意将学生的思想引领到现实生活中去,用心灵去体会周边事物。可以适时举办读书会,让学生们介绍自己所读作品或者朗诵出由亲身经历创作而来的散文作品。比如经典的散文《背影》,就是用现实生活中,平淡质朴的实例,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父爱。为学生布置类似的作业将生活实例写成散文,不仅提升了写作能力,更能因此站在作者的角度看文章。其次反复的熟读散文,能够提升相应的阅读理解能力。大部分语文课堂忽略朗读,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仅要朗读,而且优美的段落要背诵,背诵经典篇章无论对阅读理解能力,还是写作创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散文是书写美好的文章,所以散文的教学,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更是情感以及审美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要带领学生领悟语言细节,通过对散文语句的揣摩,来获得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让学生细心思考,大胆创作,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以及意境美。不断开展教学创新,促进学生鉴赏与理解散文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钱晓柳.批文入情——浅谈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J].成才之路,2010(19).

[2]王丽娜.浅谈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3,(10).

[3]王世华.中学语文散文教学方法略谈[J].新课程,2010,(08).

猜你喜欢
散文教学散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