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洁
【摘 要】中文不仅代表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我国母语,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中文教学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点教学科目,对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有很大的作用。然而时代变迁,中文等传统文化科目的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高职院校的中文教学现存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职中文 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001
高职中文教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和基础性很强的高等院校重點学科,对培养出人文素养和专业性双强的就业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传统的中文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许多不再合理的教学模式、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而这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职院校对高素养人才的培养。故而,中文教师应当认真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揪出其中的弊端,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以解决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中文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对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下降
时下,高职院校大都重视专业课程,抓紧了专业技能的培养,中文类的传统课程逐渐减少,甚至都不能达到相关规定的课时要求,中文教学的基本体系、制度等也十分不完善。学校不重视,很多老师授课时也就存无所谓的态度,自暴自弃,学生们更是将此类课程当作走形式,课堂之上做什么的都有,更不用提教学质量了。在这样不受重视的情势之下,高职中文教学的前景很是尴尬,也使得改善高职中文教学质量的形势严峻起来。
(二)学生自身认知有误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信息发达,互联网普及全世界,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键盘、手机打字渐有取代用笔书写的趋势,比之纸质书,电子书也变得更受喜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也慢慢认为学习中文不再重要,有什么不懂的可以上网查,写文章等都可以用电脑手机代劳,对中文学习的认知逐渐被颠覆。学生对中文的认知有误,自然对中文课堂没有兴趣,教学效率也就上不去,整个中文教学也就没有成果。
(三)教学模式陈旧
中文本就是一门传统的课程,其教学模式也一直保持原有的样子,毫无新意,很少有变动,使得老师在课堂上难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而且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相对不浓,高职学生们的基础也较为薄弱,很多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强烈,甚至厌学,这样的情况下再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们觉得更加枯燥,加重学生们的反感。传统的中文教学范围一贯坚持讲授课本上固有内容,十分死板,使课堂气氛很无趣,学生们自然难以忍受,带着拒绝的情绪听课又怎会有理想的教学成绩呢?
(四)教师专业性不足
很多老师觉得自身教学经验丰富,而教学内容多年也不会有大变动,便不再注重巩固自身专业性,时间一长,就变得空有其表了。一旦涉及课本以外的知识就无能为力了,这会使学生们认为老师自身专业能力不足,从而产生逆反心理,降低教学质量。而且,专业性不够强的老师是经不起考验的,时间一久,连课本知识都会肤浅,无法深入,从而影响全班中文教学成果。
二、针对上述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
学校应当对中文教学重视起来,要在整个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起支持高职中文教学的体系,积极引进中文教学方面的人才,壮大师资力量,并适当增加中文类的课程和相关活动。老师们也应当振作起来,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并狠抓课堂纪律、考勤等,保证一个合格的课堂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老师应多多向学生们普及学习中文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改变学习中文的态度,努力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达到中文教学的理想目标,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培养目标。
(二)帮助学生纠正认知观念
老师和学生们要保持交流,时常沟通,这样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还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纠正存在的问题。此外,老师们要多多普及传统知识,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帮助他们树立一种“传统文化不可抛,学习中文很重要”的观念,并督促他们重视中文,认真学习中文,可以通过安排不定期段考、书法比赛、“阅读日”等相关活动,引导他们形成一种“中文依然很有魅力”的观念,激发学生们对中文类课程的学习热情,激励他们努力提高中文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新教学模式,不要过于单一
能让教学课堂变得有趣富有新意已然是成功了一半。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们感到枯燥,老师们应当大胆创新,敢于尝试新的套路,从中总结出最合理、最高效的中文教学课堂。比如,中文课堂不应该只有文字语言的教学,应该多元化起来,老师们可以尝试适当加入诗歌朗诵、小品创作等内容丰富课堂,毕竟学习中文的最大目的就是使用它,此法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当然,中文教学也可以尝试一下“翻转课堂”,让学生占据主导地位,给学生们时间预习备课,并上台讲授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最终由老师总结、评价,这种模式可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点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处于这个信息时代,老师们也应该跟上潮流,不再只着重于说和板书,多多利用多媒体,可以是一份精美PPT,也可以是一段音频、视频,又或者几张应景的图片,这些都可以使课堂更加丰富、生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中文教学成果。
(四)老师也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专业性
身为老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必须过硬,老师们不能长时间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课本内容之上,闲暇之时也不要忘了补充自己的知识库,巩固记忆已有知识内容,了解新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扩充自身的专业知识面。学无止境,不单单针对学生,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新的相关知识出现,老师应紧紧跟随,不掉队。只有自身专业素质足够强悍,才能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才能更完善地进行授课,才能更从容地应对课堂之上各种情况,这对提高中文教学质量很有必要。
总而言之,生于中华,我们就有义务去学习了解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而高职院校的中文课程亦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对升华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因而,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大力提倡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尽快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时给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让当下高职院校的中文教学尽早脱离尴尬境遇。学校、老师们和学生们应当共同努力,携手构建出一个和谐、积极的中文教学氛围,推动中文教学成果步步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