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典孝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基础,但是每一项简单的教学内容都会对学生以后的学科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加减乘除的教学质量会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图形的教学质量会影响学生处理几何问题的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科整体发展情况。
【关键词】计算能力 推理能力 几何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032
对于学生而言,小学数学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学习和强大的过程。通过六年的成长和进步,学生应该要尽可能的具备和完善自身的学科基础能力,用于下一阶段的学科发展和提升。对于教师而言,则是要倾尽全力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对几何知识的理解能力等。对于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该篇文章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切入点,探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计算能力
数学学科的学习和研究,计算能力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键点。但无论是高考数学满分的优异学子,还是著名的数学家,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最初也是从加减乘除开始的。这就说明了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计算能力对学生数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增强小学阶段学生的计算能力,让他们以后能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现状,制定出对学生来说最有用的教学方法。
第一个要点,对基本条理公式的强化记忆。从九九乘法表开始,学生要背的计算公式就越来越多,但是每一个公式都是特别重要的,所以需要学生记住每一个教师要求掌握的公式定理,并形成长期记忆。组织学生开展你问我答的计算题快速抢答游戏,抓住了该年龄段学生喜好游戏,乐于互动的心理,这样做能增强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计算潜力。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一道较难的计算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沟通的方式,学到更多东西。例如审题的思路,计算的方法,检验答案的习惯等。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身的优点和独特之处,合作学习能让他们把自己的优点尽可能的展现出来,也能让其他学生接触更多不一样的优良习惯和方法。第二个要点,对学生心算口算能力的提升。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题,可以采用的计算方法大致有三种,笔算,口算和心算。笔算是最准确的,心算是最难的,但每一种方法学生都必须掌握。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每日一算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坚持每天心算二十或三十道计算题,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逐渐增加难度,学生的心算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而关于口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笔算时也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在锻炼学生笔算能力的同时,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会有所增强,以上两个要点的解析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推理能力
如果计算能力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那么推理能力就是建立在计算能力基础之上,学生必须要通过努力得到提升的能力。推理能力大多会在应用题的运用中得以体现,是很直观很明显的体现。但是事实上,推理能力在每一道数学试题上都有体现。处理选择题时,学生首先要根据已知条件推理出未知条件,才能筛选出正确答案。处理填空题时,也是要根据题意,小心推理,谨慎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答案。而涉及到应用题或计算大题,就更不必细说了,推理能力是必然需要用到的能力。要想提高自己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师可以有以下两点做法,第一个做法,教师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和有效。面对应用题的处理时,教师会向学生讲解和分析,这时教师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会模仿和学习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做法,明白了这一点,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就要有意识的放慢自己的讲解速度,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都一一分享给学生,同一道题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这样一来,学生在无意识中就会学会教师的推理思路和方法,并加以运用和完善,成为自己的学科财富。
第二个做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推理能力的形成不像计算能力,学生背熟了公式定理,练够了一定的题量,计算能力就会得到提升。推理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漫长且没有唯一教学方法的过程,教师要时常督促学生,引导他们学会主动思考数学问题,而不只是跟随教师步伐。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三、几何教学
小学阶段的几何教学相较于初中,高中阶段而言,是相当容易和简洁的了。在初高中阶段,几何问题是数学学科的重头戏,几何问题能独立成题,也能跟其他知识点综合成题,既综合又复杂。而小学阶段,几何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认知和基本了解,虽然难度不大,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意义都很深远。只有在小学阶段学生对这些图形能够非常熟悉和理解,到了初高中阶段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强大几何问题的解題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几何问题的教学,教师可以有以下两种策略。其一,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利用纸片模型,塑料模型甚至网络模型来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这样做能较大程度的激发学生探索相关知识点的兴趣,也能带给学生最直观的几何体验。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几何图形,该年龄段的学生动手能力极强而且大多喜欢手工制作。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引导他们自己制作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好的记忆和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性质。其二,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所学的几何图形的特点性质都归纳总结到一起。因为每一个图形的特点都不相同,条理清晰整齐有序的归纳能促进学生对图形性质的记忆,也便于他们进行查看和记录。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记忆变得尽可能的简洁和明确,减轻他们的记忆压力,学生才能更好更快的形成良好长久的记忆。教师不能因为小学阶段的几何问题简单基础,就忽视几何图形的教学对学生而言的重要性,教师要重视几何问题的教学,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打好几何基础,将来能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小学数学的教学,大多数人认为简单又轻松,实则不然,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是相当繁重的。既要注重学生基础习惯的养成,更要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皆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该篇文章阐述了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解析,对学生推理能力养成策略的探讨和分析教师在几何教学中要着重注意的关键点等三个方面。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得出能真正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