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林
【摘 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学科的设置对于学生们身心健康有益,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型人才,而面对新课改,教师们需要整合出新教育背景下适合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课程教学新方案。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意义 方向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57
高中阶段学生们学业压力是非常大的,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忽视体育课程的教学。生命在于运动,学生们面临着众多学科学习的压力,如果不能好好把握体育课的时间加紧锻炼身体,那么,这对于学生们的身体健康来讲是非常不利的,也不利于学生们健康运动习惯的养成。
体育于我们的生活是十分有益的,伴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人們在重压之下很难喘息,而适当的体育锻炼则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帮助人们能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继而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体育运动是人们能够强身健体的根本,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不能缺少的一项运动。我们都知道,高中阶段的学生们面临着非常重的学习任务,每一天的课表安排的非常满,而且课余时间还需要温习功课,为了能够完成继续求学深造的梦想,学生们一直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硬撑着,如果不注重加强体育运动,学生们的身体很难吃得消。体育课程在小学阶段已经开展设立,却一直没有受到应当有的重视。在以往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会占用体育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补课,或者是上自习,这就使得原本就少的体育课程与学生们“绝缘”,教师们的这种做法对于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应当予以纠正。
新课改的到来,呼唤着新的教育教学时代的来临。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注重加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身体健康是学生们行动的根基,如果失去了健康,一切也将随之失去意义。中国亚健康比例也是非常大的,而社会主义事业在未来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仅要做到知识和技术过硬,身体健康的资本也要到位。因此,在每一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体育这门课程都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面临着新的教育教学形势,教师们要如何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向,才能更好地为高中生们健康体魄的形成提供帮助呢?
首先,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教学互动,教师陪伴学生们一起参与体育运动,注重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双向结合,这种方式对于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是比较受用的方法。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标准更加注重多元化,要求学生们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可以达标,不仅仅只是专业化的知识型人才,这也将意味着各门学科的教师都需要对教学工作严阵以待,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们各门学科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扭转自身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注重加强对学生们体育课程授课内容的重视力度,在研究新课改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提升自身专业化教学能力,能够积极地做到与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与交流,陪伴学生们一起参与体育运动,手把手教学生们学会基本的动作,教育学生们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们才有可能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工作。
其次,选择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丰富课堂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们养成乐于运动的良好习惯,加强体育比赛在高中阶段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们能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采取榜样力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养成坚持运动的好习惯。体育课程作为一门注重实践性的学科,是每一位高中生都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给学生们的体育学习明确新的方向,教师们要努力地教会学生们多种形式和内容的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们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种类,从而作为兴趣爱好加以训练,达到健身的目的。为了更好地确保学生们在教学中保持不分心,教师们可以采取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竞技比赛活动,比如说,排球比赛、篮球比赛、健美操比赛、乒乓球比赛等等,让学生们能够在体育比赛中不断地释放自我、锻炼身体素质,让学生们在一种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加强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
当然,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教师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学生们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提供更多的帮助,比如说,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室内教学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们讲解一些关于奥林匹克竞赛、奥运精神等方面的一些知识,让学生们能够在刘翔、郭晶晶、林丹等体育精神代表的感召下,自觉地加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度,这种方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们良好健身习惯和体育运动爱好的养成,这对于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个人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一种方法。
最后,加强针对学生们健康教育理念的传播,让学生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与学生之间的美好“友谊”关系,鞭策学生们养成积极运动的好习惯,这对于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种方法。体育是一门注重“动”的学问,很多高中生对于体育课程也是比较厌烦的,认为把时间花费在一门根本没有用的学科上是非常不理智的,高考又不主要考体育知识。这种想法不仅仅只是个例,很多学生都存在这种观念。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育对于人生健康的重要性造成的,没有健康也将失去一切的道理我们都应该懂。很多学生们宁愿每一天花费多一点时间复习功课,也不愿意挤出一点时间锻炼身体,也不愿意好好抓住每周有限的体育课时间进行体育运动,这种生活方式于健康而言是非常不好的,是透支健康的一种表现。体育课程开设的意义一方面在于促使人们加强体育运动,另一方面则是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对于学生运动健康意识的传播,通过加强与学生之间友好关系来更好地传播健康教育理念。
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高中阶段是学生们学习压力最重的阶段之一,学生们要想具备更好的精气神,离不开强健的体魄作为支撑。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体育对于他们自身的重要性,教师们一定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助力学生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