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裕辉 陈根军
摘要:本文主要从现阶段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现状出发,提出了当前汽车零部件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汽车企业自营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展开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探究
一、现阶段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现状
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模式: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直接送货、配送中心供货、汽车企业循环取货。
(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直接送货模式,由供应商直接将零部件按指定时间送往汽车企业,是最简单、也是我国采用最多的一种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这种模式容易产生重复运输费用,并容易造成供货延误、货损严重等情况;
(二)配送中心中转供货模式,是指汽车企业附近建立大型的集散货中心,由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承接,对汽车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物流活动进行整合并协调优化。但是,这种模式要求汽车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间保持信息共享和及时交流,往往容易出现合作关系破裂、彼此信任度降低等现象,进而影响到汽车企业发展;
(三)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模式,指一辆汽车按照既定路线和时间依次去不同的供应商处收取零部件,同时卸下上一次配送零部件的空容器,最终将所有汽车零部件送到汽车企业生产仓库或生产线的一种模式,该模式注重运输、配送等环节的资源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企业资源。
上述三种模式主要侧重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的运输、仓储、配送环节,对供应物流的采购环节涉及较少,无法有效管理供应物流,容易出现供应物流成本上升、设备利用率不足的问题。
二、当前汽车零部件物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多数汽车企业物流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尽管大部分企业都会成立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但对物流管理部门的职能却是认识不足,只是去简单地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和运输等,统一协调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能力非常低,有的还存在企业内部管理脱节情况,能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去思考物流管理问题的更少。
(二)汽车零部件供应分散
汽车零部件采购种类繁多,从国家统计局的行业统计分类口径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包括两大类:一是车身以及行驶配套件;二是汽车、配饰、通用件、塑料制品等。每个大类里面又包括若干明细分类,如汽车发动机、车身、汽车仪表、轮胎、塑料制品、通用零部件制造等。产品构成上分类更多,以车身及零配件为例,就包括车门、车顶、后备箱、天窗、车窗、保险杠、汽车轮胎、汽车表盘、油箱等。由于汽车的零件繁多,所以会有很多不同零配件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往往分布在全国各地。
(三)供求双方信息交流不及时
尽管当前我国大部分汽车制造厂逐渐采用ERP系统,但总体依然缺乏深入的应用,其余信息技术如EDI业务接入、供应商业务协同、E化采购解决方案等都是相同的状况,仍然尚处在“听闻雨声不见手湿”的阶段。目前很多整车厂主要还是采用传统方式与供应商进行信息交流,使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导致采购效率低下,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迟滞,造成生产与市场的脱节,而供应商为了适应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的需求变化,只得加大库存量。
三、汽车企业自营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的应用分析
(一)自营供应物流模式适应前提
首先,汽车企业发展状况良好,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具备自营物流的硬件以及软件设施,比如资金、设备、车辆、人员等。其次,汽车企业有较为稳定的零部件需求,有利于车辆的安排和循环取货的实施。最后,在准时制的基础上规划好采购流程,建立完善的供应商选择、跟踪、评价体系,确保供应商能适应这种供应模式,以求在最大程度上节省成本,达到精益化。
(二)自营供应物流模式组成及优化
为建立汽车企业自营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可以把汽車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划分为零部件采购,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系统三个模块,彼此联系,密不可分。
1.零部件采购模块优化
①供应商数量的确定及选择,由于汽车零部件种类繁多,与其相对的供应商数量也较多,各种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及选择尤为重要,所以以精益化的准时制采购策略为基础,确定供应商数量、选择及评价考核方法。
②采购订单管理,根据汽车零部件的需求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订单并按零部件种类分给不同的供应商,确定采购订单中的采购量、到货时间等。
③零部件信息管理,建立详细的零部件信息库,包括零部件的名称、货号、批次、数量、采购时间、库存、供应商名称、价格、以及零部件的最小订货量和安全库存等。
2.运输、仓储、配送模块设计
①国内零部件运输、仓储、配送模式,供应物流中的运输和仓储具有相反的特点。如果运输成本降低,仓库的数量或面积就会增加,仓储成本最终会上升。根据供应商确定汽车零部件的回收利用方法,对运输、仓储、配送过程进行综合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仓储和配送的浪费,实现精益运输、仓储和运输。
②国外进口零部件运输、仓储、配送模式,由于进口零部件运输成本高,汽车企业需要对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和企业需要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库存量。零部件供应商集中在一个国家或彼此不远的地方,这些零部件可以集中在一起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并优化运输、仓储和配送过程。
3.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信息系统
建立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信息系统,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的登录界面,进入界面后系统会根据登录人的账号识别其使用权限,不同权限的用户进入的不同界面,以此达到对不同权限人员的登录管理。
登录进入后会显示系统模块,每个模块中都会包含所管理的下属模块。采购模块中采购员的身份登录后可以查看采购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订单、零部件信息;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商信息、供应商订单、供应商考核、供应商培训等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分别对应各自的界面。与采购模块界面相似,运输、仓储、配送模块也包含有详细的下属信息。
四、结语
总之,随着当前经济建设的发展,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难以满足新时期汽车生产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对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进行研究管理,并建立与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模式相应的信息系统,帮助汽车企业进行零部件供应物流管理,从而促进汽车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祥.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模式的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