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适合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素养

2018-09-10 11:40赵芳
新课程·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男女生身体素质体育课

纵观如今的课堂教学,教师备课只能顾及到大部分学生,虽然课中也注意分层教学,但还是会忽略部分学生,无法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也成为一纸空谈。本文笔者就结合自己所在区域的体育教学现状,交流探讨改进的方法。

现状一

笔者所在地区的高中体育课,男女生依旧是合班上课。备课时教师只能根据男生与女生不同的生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布置练习任务,但近50人的一个班级,教师无法顾及到具体的每一位学生,每堂课的练习任务是针对全体男生和全体女生设置的,即使教师在备课时男女生的运动量也是区别对待,但学生的体质状况差异很大,还是容易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消化难”的问题。面对大部分学生备课,仅有的分层教学也只能表面做一下。针对这样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男女生分班上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体育课要男女生分班上课。各地区各学校应该配足体育教师,实行男女生分班上课,每班人数30~40人左右。这样有利于班级管理,也让教师有精力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在职的体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继续学习新技能,争取做个全能型的教师。

2.开具运动处方,科学地学习与锻炼

运动处方的概念最早是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及对冠心病等的康复训练的开展,运动处方开始受到重视。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

小班化教学后,教师就可针对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逐个为其开具运动处方,合理地设计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学生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锻炼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状二

体育课每学期的教学任务与教学考核也是相对固定的,比较

呆板、单一。整个高中阶段,国家体测中心每年都会收集在校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的数据,以此来了解现阶段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状况。因此,大部分学校体育课都只安排身体素质部分的教学,考核也以规定的测试项目为准,把运动技评完全忽略了。但是,《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高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一门运动技术以致其能终生受益,因此,高中体育课除了身体素质的考核外,还应该加强学生单项运动技术的培养与提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

1.发挥学生运动特长,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高中体育课程大纲中明确规定,学生在校三年期间,至少要较好地掌握一门运动技术,并成为其今后生活的终身运动。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爱好,选择一个锻炼项目进行长期的有计划的学习和训练,真正实现学有所长、学有所精。

學校和教师方面,应该在整个三年的体育学科教学中尽量开全运动项目,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学生可以按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项来学习并参与考核,考核成绩最终纳入每学期的体育成绩,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扬长避短,发展自身的强势智慧,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掌握一门运动技术,从而真正实现终身体育的课程目标。

2.教师学会自我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分班教学、小班化教学实施后对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应该做到一专多能,每个人至少可以胜任两个以上运动专项的教学。因此,体育教师接受再培训、再深造是很有必要的。松懒、懈怠、不求上进的教师终会被淘汰。

现状三

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质量要求过高,导致学生过度紧张或者完全丧失练习的兴趣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越来越积极,身体素质弱的学生越来越懈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笔者总结了一下:体育教师都是体育院校毕业的,自身的身体素质高于一般非运动专业的人,而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只是面对一群普通的大孩子,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只有少数学生可以承受体育院校学生的运动强度,要改变现有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教师要学会总结与反思,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部分体育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在学生达不到预定目标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运动能力或者运动技术产生不满,课堂教学过程中批评多于表扬,从而影响师生关系,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效率。想要改变现状,任课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学情分析,对运动能力弱的学生做到有针对性地降低练习难度,从基础抓起,必要的时候采用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有继续深入学习的动力。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除了教书还要育人!因此,身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会学生科学健身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畏难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团结合作的时代精神。高中阶段是义务教育通往高等教育的桥梁,是整个教育阶段最为关键的时期。高中体育教学应该提高高中生的体育学科素养,为今后立足社会奠定基础。

以上所述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所思所想,愿与诸位同仁探讨交流。笔者认为,体育学科如此,其他学科也一样,如果能让学生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强势智慧,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会差,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能落到实处,从而实现教学双赢!

作者简介:赵芳(1973—),女,江苏苏州人,中学高级,从事高中体育教学研究。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男女生身体素质体育课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体育课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彝族说唱 男女生三重唱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大学男女生相互评价测验的内容与结构效度比较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