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文化时期“东西方文化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奠基作用

2018-09-10 10:35林纲毅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摘要]论述五四运动时期“东方文化派”“西方文化派”的思潮、学说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传播的思想奠基作用,目的在于从各种思潮、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点中洞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并以此为鉴,促使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更注重与中国文化传统相契合,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世界思潮的变化与发展相适应。

[关键词]“东方文化派”;“西方文化派”;新文化时期;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林纲毅(1990-),男,汉族,广东肇庆人,中共肇庆市委党校,党史党建研究室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党建。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6-0029-02

秦汉以来儒家学说一直在中国主流思想文化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伴随着社会的大变动,思想界也发生了大变动,儒学为主体的统治思想大厦倾坍塌崩毁之势难以遏止。1916年陈独秀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①决心以对中国思想文化界进行一场文化的启蒙洗礼。20世纪出现的中国文化思想界有一种深层心理现象往往为我们所忽视,这就是:除文化保守主义者之外,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西化的自由主义者都没有摆脱儒学情结,在此情结下衍生出“东西方文化派”的文化思潮,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的传播产生了思想奠基作用的影响。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东方文化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奠基作用

东方文化学派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东方文化,反对西化,主张新旧调和,中西调和的文化保守主义者;需要指出的是把符合上述定义的学者们归类为“东方文化派”,但他们的主张并不完全相同,也没有拥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名称为“东方文化派”,但是我们知道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活跃着非常多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上文所提到的新儒家学派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也大多属于东方文化派,他们都有着相似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取向、文化价值观,故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归类为“东方文化派”。1919年9月章士钊发表《新时代之青年》一文阐述“新旧调和”论。1920年初梁启超从欧洲游历回国后,发表《欧游心影录》一书,提出“科学万能之梦”已经破灭、“西方物质文明破产”的主张,“西方文明没落论”在中国抬头。东方文化学派“力图在维持资本主义的科学、民主价值的前提之下走出一条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补偏纠弊的文化改良之路”。②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比较开放的对待外来文化的风气在许许多多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中悄然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竭力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人墨客,维护传统儒家学说的“儒生”们开始接触并尝试接受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成分的改造,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入,并在文化保守主义者中的得以传播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东方文化派”与西学和“马克思主义派”的论战也从侧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时各文人墨客心中地位的提高。我们知道“东方文化派”的各种观点始终是从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本位出发的,而“东方文化派”多是一些有一定的西学基础但是又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萧条、文化、道德观念的危机抱有态度的学者,他们的各类观点必然会遭受“西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共同批判。梁启超公开宣称:“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因为“当科学全盛时代,……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③“东方文化派”对东西文化进行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分立目的是为了推断出西方的“物质文明”必然灭亡的论断,瞿秋白认为科学是不会灭亡的,现代西方文明所出现种种弊端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弊端,覆灭的不应该是科学而是资产阶级的统治,他更从唯物史观的观点出发进一步说明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处于封建宗法制社会的东方中国文化不可能优于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使得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应用于解决中国当时的社会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文化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奠基作用

(一)早期“西方文化派”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用

“西方文化派”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即一群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西化的自由主义者,其主体后来转变为中国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在“西方文化派”阵型里又会分成两大激进派与自由主义派,这两大派别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观念,但在向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有以胡适为代表信奉的是欧美的论调;而另一种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踏上了俄国的道路。

早期的“西方文化派”批判的是儒学意识形态中束缚人性、压抑人性的礼教以及重义轻利、讲究虚文的价值观。早期“西方文化派”的这种批判矛头直指封建意识形态,对于打破禁錮在人民头上的封建主义枷锁,唤醒时代的民主与科学都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也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打开了道路,一定程度上肃清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封建主义思想观念的障碍。但是,西化论者在批判传统过程中表现出全盘否定传统,甚至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价值取向。胡适在《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明确提出了“全盘西化”的口号。“全盘西化”这样的一种文化价值取向的确对于当时的文人墨士积极向西方寻求先进的文化观念,也间接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流行有着积极的效用,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真正深入人心,扎根中国,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不利的,会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流于一种“本本主义”,难以真正做到利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国情,并用以解决中国当时实际的社会问题。

(二)“西方文化派”中马克思主义阵型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三次论战”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奠基作用

1、“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蹊径,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思想的基础。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的文章,挑起了“问题与主义”的争论,矛头直指马克思主义。胡适文章中的主要观点是: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应该多提出一些问题,少谈一些主义;第二,空谈外来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他认为,主义最大的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那个具体的问题的解决了,他坚决反对用“根本解决”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李大钊针对胡适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回击,他认为“问题”与“主义”密不可分,并且强调社会的变化发展,社会问题的解决,也就是社会运动,实际问题的研究与宣传一种全社会共同为之奋斗的理想主义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密不可分的。李大钊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如果实现了经济变革,那么其他的问题如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等都可以解决。④此次论战中,李大钊与胡适进行了正面激烈的论战。通过这次论战,中国是走革命的道路,还是走改良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要不要马克思主义作指导,这个根本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驳倒了胡适,做出了正确的回答,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这次论战交锋的理论同时也是实用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锋。也使得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转变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马哲广泛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思想奠基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大范围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反对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此次论战的中心问题是中国究竟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要不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张东荪、梁启超等人否认中国有成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工人与商人都不成为有力的阶级”,劳动阶级并不存在,为此难以实现社会主义。他们进一步说明“世界的资本阶级未消灭一天,则中国一天必顺着此轨而进”实行资本主义。对于此等反社会主义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随即在《新青年》等报刊予以回击,其中主要有李大钊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李达的《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批评》等。⑤他们首先指出资本主义“已到了自身不能救济自身底危机,必然崩溃的命运”;再者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已经非常成熟,而我国方兴的话难以追赶西方列强;最后,他们认为我国同样拥有可以结成联盟的无产阶级,“中国的工业发达虽不如欧美日本,中国无产阶级所受的悲惨,比欧美、日本无产阶级所受的更甚”。⑥无政府主义,顾名思义,他们主张“绝对的自由”,即拒斥一切国家政权,反对无产阶级专政。这两次论战的积极意义在于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阵型,对于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奠基作用在于,在此次论战中马克思主义阵型大量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来驳斥社会改良主义者,使得马哲再一次“俘虏”了一大批的青年学者与群众的信任。

3、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由于中国当时也是一个小资产阶级众多的社会,无政府主义的滋生有其肥沃的土地,对当时中国思想文化有深远影响。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新青年》《共产党》等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批判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文章。在这次论战中,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一切国家政权谬论,从而帮助了一些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初步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界限,摆脱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扫清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障碍。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奠基探索的当代启示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生根在中国大地并不是说就是完全机械地移植马克思学说,相反可以从上文中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生根和传播与当时众多的思想学说的纷纭密不可分,其中有汲取也有争论。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特质并不是说其本身就具備的足够充分的,也是需要应用此学说的主体赋予才使其时代性足够促进自身在中国的传播。时代性的赋予与主体相关拥有两种方式:其一,有意识地赋予是指应用主体有意识地根据当时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上的各种学术思潮来完善自身,适应时代的发展;其二,无意识状态是指上文中所提到的各种学术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发生思想的碰撞甚至是争论而不得不或无意识地修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道路。

[注释]

①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②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③梁启超.欧游心影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④黄有璋.“三次论战”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6).

⑤黄德渊.“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三次论战[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⑥李达.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J].江汉论坛,1979(01).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本刊策划·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