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文化自觉初探

2018-09-10 10:35黄鹂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十九大文化建设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化自觉,并且开始探讨如何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基于此,阐述新时代文化自觉的内涵,分析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需的文化自觉,以夯实传统文化根基、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文化创新成果三方面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增强文化自觉的途径,旨在能够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十九大;文化建设;文化自觉

[作者简介]黄鹂(1986-),女,汉族,江西省上饶市人,中共上饶市委黨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6-0027-02

前言:十九大报告强调:应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与方向,全力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创新的活力,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报告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兴盛。新时代,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效途径,并且能够传承、弘扬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加大对当代文化的创新力度,即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努力将文化地位提升到全新的高度。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自觉,实际上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自我反思、自我觉醒以及理性审视,不仅明白文化的优势,也清楚地知道其不足,并且能够了解我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差异,处理与他国文化的关系。另外,文化自觉的主体,可以是每一个人,也可以是团体、政党、民族、国家等共同体,而我们常说的谈文化自觉,通常都以民族、国家角度出发,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自觉。

对于我国而言,文化自觉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的反省、反思、审视。自文化形成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了文化自觉,并且从未停止过。尤其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对文化的反省、反思、审视程度逐渐加深,掀起了一次次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浪潮,并出现了严复、鲁迅、梁启超等大批文化名家。但是,真正的文化自觉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客观、全面、深入地认识并分析中国文化的总体构成、构成要素,同时全面地分析中华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奠定基础。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需的文化自觉

(一)综合创新的提出。费孝通先生在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时,强调了国人应该具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胸怀、气度。短短的十六字,明确地指出了中华文化在与他国文化融合、碰撞的过程中,应该具有的态度以及发展路径。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经历了“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全盘西化”“儒学复兴”以及“综合创新”等不同的发展过程。其中,“综合创新”的价值不可估量,并且适合中国文化自觉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综合创新”强调:一个具有高度独立性的文化,应该以主动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壮大中华文化的实力,进而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综合创新的应用。在当代,世界一体化的发展加剧了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矛盾,但是又为文化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条件,所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同时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背景下,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自觉则显得格外重要,需要增强国人对于文化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文明互鉴、开放包容”的基本文化建设方针,同时还应该全面贯彻落实“以我为主、择善而从、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的文化战略。

简言之,全面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既不对外来文化照搬照抄,也不盲目排外,积极参与到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之中,从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中国人一定要做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以客观、科学、礼敬的积极态度,赋予中华文化全新的表达形式。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地对文化自觉进行补充、完善以及拓展,使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能够与现代文化相互协调、适应,进而彰显出文化建设中的中国特色。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觉为途径

(一)夯实传统文化根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类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更是增强文化自觉的根本。因此,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夯实传统文化的根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繁衍的源泉,同时也是华夏人的精神标识。因此,习近平在谈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使用了大量传统文化的语言、词汇,并提倡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态文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增强甚至党建等领域中。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说,习近平认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基,并指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如果将传统文化抛弃,或者将民族的根本丢掉,那么就等同于将自己的精神命脉割断。作为华夏儿女,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脉络以及未来走向,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自身的独特性,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

2、基于传统文化的本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认识中华传统作用的观点,同时习近平认为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很多人类文化的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以及庄子等先贤的学说,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有较高的文化意义,他们的智慧透过历史,成为全人类拥有的财富。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该了解、掌握其中的精华,引导自己树立正确的“三观”,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

3、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秉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基本原则,同时对文化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尽可能的发挥中华文化的积极作用,滋养华夏儿女。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夯实文化根基,需要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精华、精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价值,积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二)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今社会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主要集中于推进并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要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等方面的自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度是根本保证,理论指导行动,道路决定命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中,我国逐渐确立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实现了两次质的飞跃,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曾经说:“这两条路来之不易,并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坚定的现实基础”。总体而言,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条道路都是根据具体国情提出的,其各个方面都与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能够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程度,就应该正确地审视现在,完善发展的道路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无论在任何时候,作为中国人都应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2、新时代,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说是“中国梦”的途径之一,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全新的血液。对此,要想全面实现“中国梦”,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在建设具有社会主义文化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实际上,建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更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所以应该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

(三)弘扬文化创新成果。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对文化自觉有了全新的要求,以正视传统文化为基础,深入发掘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积极寻求创新,并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全面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

1、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夏民族创造了绚烂多姿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应该通过广泛参与、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精神价值,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实际国情,弘扬文化的创新成果。

2、传播当代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的价值观包括“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内容都是基于传统文化创新出来的,并且是文化创新的发展方向。因此,为了能够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觉,应该凝魂聚气,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工程,拓展文化传播的平台。同时,在文化传播、国际交流等方面,应该将中国的价值观融入其中,充分彰显国民的文化自信。

3、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上,中国的形象经历了多个变化的过程,为了能够优化国家形象,应该着重将中华文化的底蕴展现出来,努力塑造一个文化多样、民族统一的大国形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我国文化实力,提高国人的文化自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综上所述,新时代文化自觉有其自身独特的涵义,同时要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应该明确所需什么样的文化自觉。以此为基础,在增强文化自觉的过程中,传承历史文化,夯实传统文化根基,同时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进一步中国化,加强对当代文化的创新力度,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光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动力与阻力因素[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1(11):263-264.

[2]张锡侯赵婷.基于新形势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的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23):113-115.

[3]谭芳.对民族自信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11):143-145.

[4]罗军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新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24):122-123.

[5]王红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及其实现路径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26):166-168.

[6]魏罗新.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高度的文化自觉[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9):196-203.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十九大文化建设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