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垂直管理下的“1+N”护理单元运行模式及效果

2018-09-10 03:47王瑞丽蔡德芳
大理大学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床位专科护士

王瑞丽,巢 娜,蔡德芳

(玉溪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云南玉溪 653100)

传统护理单元运行模式是以疾病系统分类为基础的分科管理,医护共同完成某个科室收容病人的治疗护理任务〔1〕。随着医疗专科细分,往纵深发展,各专科需要有为之提供住院服务的护理单元。传统模式存在专科发展不均,初期病源受限,护理单元独立运行成本过高,运行效率不佳,床位短缺和浪费等问题。国内邵逸夫医院、延边大学医院等部分医院实行“全院一张床”,探索护理单元独立运行〔2-3〕,跨科收治病人,床位面向全院开放,但其主要通过医院设置床位调配中心统一管理〔4-5〕,难以在全国尤其是边疆地区广泛推广应用。鉴于此,基于我院实行护理垂直管理、医护绩效垂直分配的基础,提出一个护理单元服务多个医疗住院单元即“1+N”护理单元运行模式(以下简称“1+N”模式),以缓解人力资源紧张、运行成本过高局面,同时促进医院学科发展建设的设想,并进行了实践,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3个规模较小的独立运行的临床科室护理单元为对照组,即针推科、肛肠科、皮肤科,分别有床位15、15、18张,各配置护士8、8、9人,各科均有护士长1人,护士合计25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15人、护士7人,平均年龄(29.0±5.8)岁。办公用地(除病房外,包括护士站、办公室、治疗室、医护值班室、库房)各科分别为124.6、124.6、106.8 m2。3个单元分别独立设置功能用房及护士长,独立排班(含夜班)运行。

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3个较小护理单元合并后的“1+N”模式运行护理单元为实验组,即中西医结合科,床位48张,护士共19人,护士长1人;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11人、护士6人,平均年龄(30.0±5.6)岁。办公用地(除病房外,包括护士站、办公室、治疗室、医护值班室、库房)为160.2 m2。合并后的护理单元集中共享各种功能用房及护士长,合并排班运行。

对照组和实验组医疗单元结构未发生改变,护士长与科主任比例由1:1变为1:3。

1.2 实验组方法

1.2.1 合并护理单元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医院指派院级领导专人负责科室“1+N”模式组建,协助完成科室护理单元整合工作。护理部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1:0.4的床护比标准配置护士19人,病区护士长1人。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参与讨论制定新的管理方案及岗位职责。护士长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其余护理人员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同时结合竞聘上岗方式,将原有的25人重新整合为19人的护理队伍,剩余6人由护理部统一调度分配至其余人员紧缺的临床科室。

“1+N”模式病房、办公区域重置:3科医疗单元编制床位不变,医生办公室、护士站、治疗室合并共用,设备资源共享,减少耗材支出,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整个病区床位资源共享。

护士长统一管理:护士长统一调配床位,管理全科护理人员,实施责、权、利三位一体的独立运行管理单元〔6〕。护士长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者,首先考虑自己护理单元如何降低护理成本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7〕。满足3个临床科室收治本科患者的前提下,护士长根据动态调整各科具体床位数,向患者多、重的科室适当倾斜,避免空床,降低整个病区的空床率。

调整班次、科学排班:科学安排班次,设置责任班、办公班、中夜班,加强夜班、专科治疗班,由对照组中因各科护理单元人员不足而出现一岗多职的现象,转变为专岗专职,各班次职责明确。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护士长根据工作强度合理调整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做到工作小时化,提高工作效率。

1.2.2 制定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护理规范 对“1+N”模式进行规范化管理,按照卫生部要求,参照医院、护理部各种管理制度和护士岗位管理要求,制定科室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人员分层培训方案、疾病护理常规、设备操作规范、应急处理流程,护理人员工作中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1.2.3 规范护士培训 采用集中培训及交叉培训的方式,制定培训计划表,根据培训方案推进,并严格进行考核、记录。基础理论培训、技能操作及岗位职责进行全员培训,选取原各科骨干对其余人员进行专科交叉培训、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岗。针对不同岗位级别护士(N0、N1、N2、N3、N4)制定分层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8〕。全年共举行理论培训15次、技能操作培训12次,培训内容包括:①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操作。②急救流程、急救药物知识及设备使用方法。③护理单元常用仪器设备使用流程及故障处理方法。④中医理论知识及操作流程,中医护理操作并发症的应急处理流程。⑤3个医疗单元专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程序、操作技能、病情观察及护理重点。⑥肛肠科专科疾病手术前后健康宣教、饮食指导。⑦针推科常见疾病康复锻炼方法。⑧各专科最新发展动态和新理论等。

1.2.4 独立绩效考核及成本核算 基于医院已经为3个医疗单元和护理单元建立了独立的核算单元,护理单元绩效由护理部全垂直考核分配,护理单元按照二次分配方案进行二次分配〔9〕;3个医疗单元的绩效考核分配由医务科垂直考核分配。成本核算时,各医疗单元可区分,能直接计入相应单元的成本及收入,分别计入各自医疗单元;对于不能划分共享的人力成本及部分物资耗材,按各科占用床日数分摊,部分医疗考核指标及结果医护交叉应用。

1.3 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由资料收集者发放问卷调查表,由研究对象进行填写,不能书写者由资料收集者将每个条目读给研究对象,将回答的结果记录在问卷上,问卷当天收回,每月汇总分析。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参照医院护理部调查表自行设计,调查内容为12项,如3项及以上为“否”则视为不满意,每位住院患者出院前1 d完成问卷调查。护士满意度应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Mueller∕McCloskey Satisfaction Scale,MMSS)〔10〕进行调查评价,量表共分为31个项目,每项要求按1~5分打分,其中1为非常不满意,2为比较不满意,3为不确定,4为比较满意,5为非常满意。31项得分平均分作为护士个体满意度评分,均数3.03是评价工作满意的最低指标,每名护士每季度完成一次问卷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及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1+N”模式实施前后资源配置消耗对比见表1。

表1 “1+N”模式实施前后资源配置消耗对比

2.2“1+N”模式实施前后门诊患者数对比情况以各个科室1月至12月每月门诊患者数为统计样本,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各组分别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实施“1+N”模式前后,门诊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对照组与实验组门诊人次相同。见表2。

表2 实验组及对照组门诊患者数对比分析(±s)

表2 实验组及对照组门诊患者数对比分析(±s)

注:对照组与实验组实施“1+N”模式前后门诊均独立运行。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t P针推科∕人次1 902±290 1 993±257-0.812 0.425肛肠科∕人次666±48 699±49-1.680 0.107皮肤科∕人次4 656±594 4 431±546 0.964 0.345

2.3 住院部床位使用情况对照组中肛肠科、针推科床位使用率波动较大,皮肤科床位使用率平均为105.66%±4.01%;实验组床位使用率平均为101.66%±0.99%,较平稳。见图1。

图1 实施“1+N”模式前后住院部床位使用率

2.4 住院患者满意度分析该资料为完全随机设计的计数资料,宜用行×列表χ2检验,Pmax=0.001<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见表3~4。

表3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表4 “1+N”模式实施前后住院患者满意度分析

2.5 护士满意度分析该资料为完全随机设计的计数资料,宜用行×列表χ2检验,Pmax=0.049<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实验组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见表5。

表5 护士满意度比较分析

3 讨论

3.1“1+N”模式有效降低资源浪费,减少运行成本传统一对一的医护配置模式,不仅要配置病房设施、办公设备,还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增加医院的运行成本,降低运行效率的同时造成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加重护理人员紧张的局面。“1+N”模式能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将结余的人力物力资源用于紧缺的科室,节省护理人力资源成本。

3.2“1+N”模式能提高床位使用率,降低患者安全风险在门诊患者总数无差异的条件下,“1+N”模式能合理动态调配床位,避免床位闲置,降低空床率,增加住院患者数,提高床位的使用率,缓解科室床位松紧不一的矛盾,有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11〕。同时缩短了患者预约待住院时间,避免皮肤科患者较多,长期走道加床现象,减少患者安全隐患,保证患者得到安全救治,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3.3“1+N”模式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有利于业务推广缩短了患者院前等待时间,能够尽快入院。全科护理人员经过系统规范化的培训,保证患者入院治疗期间能够得到专业优质的护理。3个医疗单元间相互协作,促进医疗单元间的业务推广及科研合作,如中药熏洗技术在皮肤科得到很好的推广运用,2016年共计开展7 635次,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增加了疾病的治疗手段,如皮肤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拔罐治疗,有效减轻了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护士专岗专职,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面健康宣教及康复指导,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3.4“1+N”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护理工作效率、护士满意度实施“1+N”模式前,肛肠科、针推科住院患者人数波动较大,护士存在忙闲不均现象,皮肤科住院患者较多,护士工作量大,长期超负荷工作。实施“1+N”模式后,增加了护士工作量,使每名护士的工作量接近饱和,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率,同时又避免了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现象,避免护士忙闲不均,提高了护士满意度。

3.5“1+N”模式能提升护士各专科知识技能,培养专科全能护士护士各专科知识技能提升是关键,每位护士需掌握病区3个医疗单元所收治病种的护理常规和专科知识、操作技能〔12-13〕。在一个小的护理单元里护士相当于一个小的全科护士。“1+N”模式对护士专科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督促护士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知识,不断提高,对全能和专科护士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路径。

综上所述,护理垂直管理下“1+N”护理单元运行模式,能降低运行成本,有效提高床位使用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是解决小规模护理单元运行成本过高、效率不佳、床位短缺与浪费矛盾的有效运行模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床位专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医院何以床位论英雄?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