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紫薇(东华大学,上海 201620)
据目前历史图片考证,孙中山先生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穿着西服,其式样基本上是日本式学生装的原型,且衣料是用毛呢。最早具有中山装款式特征的服装惟有1912年任临时大总统期间,孙中山先生穿过一种直立领,胸前左右有两个略上倾的双嵌袋,袋缝线下端口与衣襟第二粒扣对齐,并且袋口夹缝两个笔架型袋盖,其造型特征与之后的中山装笔架袋完全相同。这个笔架型袋盖成为早期中山装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可以初步认定为中山装在发展初期的早期款式样式。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职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希望中华民国自强自大,屹立于世界之林。任临时大总统穿的服装有明显的特征,要代表中华民国的新政权,定不能与其他国家的服装完全相同,而立领搭配前胸笔架型袋盖的款式便发挥了此功能。
此时“中山服”与形制成熟的中山装有着重要差异,但文化内涵与政治意义已经开始体现在服装上,因此服装可称为未定型的“早期中山装”。
孙中山先生在重要的礼仪场合与军事活动,穿着的一些服装款式应为公认的“中山装”。1922年会见苏俄代表时所拍摄的图片,与之后一年在其他场合穿着过学生装,表明翻领、四个口袋的“中山装”服饰用于一些特殊场合。这期间孙中山先生本人或黄埔军校的官兵,穿着这类服装。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后不但各类报刊杂志中,甚至国民政府的文件中频频出现“中山装”、“中山服”字样。
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因改易服制的需求,中山装又一次得到推广。1928年12月,张学良在东北宣布易帜,宣誓就任东北边防总司令时穿的就是中山装。1929 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服制条例》,依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定前襟四个口袋;依国民党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定前襟五个扣子;依三民主义,定袖口必须为三个扣子。此明确赋予“中山装”文化、政治涵义。中山装的基本特征为:由底领和翻领构成领子,是领角呈八字形的立领;上下有四个加袋盖贴袋,胸袋袋盖呈倒山字笔架型,称为“笔架盖”;下边两个为吊袋,即袋边沿活口的口袋,俗称“老虎袋”(袋边沿有伸展活口的口袋),四个口袋都以纽扣扣合;前门襟五粒明扣(最初七粒);袖口上各有三粒扣子;最初的后背有腰带、背缝和开衩,以后取消了腰带和开衩。
1949年10 月,毛泽东穿中山装站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山装成为新中国标志性的服装,甚至曾被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服。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以中山装作为正式服装。20世纪50年代,中山装、人民装(中国初期政府将“人民”的这个词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人民装成为那个时代男装的笼统称谓。此后人民装与中山装的称谓有所混淆。)渐占据服装主流,常常被人民称为“干部装”或“制服”,显然是为“公家人”的干部多穿此服装。这时期中山服已成为红色中国的政治符号。
从中山装的产生、兴起到普及,积淀了各时期人民的情感与创造。中山装的发展如万物生长般,现今依然屹立在中国服装之林中。
中山装,并保留着国人深厚历史记忆、有着辉煌历史的时代产物,在当今振兴民族品牌、振兴民族工业,它又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山装成为男装产业的重要一极。
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国际文化产业会议上,有专家提出“中山装在全球注册商标,知识产权归中山人民……将文化当做产业来做,才是活路、出路”。意识上将中山装提到很高的地位。最具代表性中山装的品牌:“华人礼服”,其公司对中山装研究开发有着多年历史,探索出适合中山装生产的工艺技术。创办人陈福星说:“我们要把中山装文化传承下去,再做一些新的设计推向市场,然后让中山装不断发扬光大。”
2008 年,由“柒牌”男装的首席设计师武学凯设计的“青花瓷系列”立领礼服被选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升旗手礼服,是对“中华立领”最大的荣誉与肯定。同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揭晓,“柒牌”凭着“中华立领”高达78.16亿元,名列第77位,高居服装行业之首。
2016 年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如何将孙中山精神、文化与中山产业的“文化+”战略结合起来,成为当前讨论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6月22日,中山市政协组织“中山装与中山服装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沙溪镇举行。此会议主旨:“中山装”既指特有的中山装服饰,也指中山的服装产业。进一步完善服装产业的“中山造”品牌,要通过文化因素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现今男装产业发展比较成熟,国内较知名的男装品牌基本都是西服和休闲品牌,如:劲霸、七匹狼、柒牌、九牧王、海澜之家、卡宾等,这些品牌占据国内绝大部分男装市场,中山装在夹缝中生长。因中山装主要受众为部分老年人及海外华人,需扩大受众人群。在创造中山装品牌,中山装元素与时装样式结合,设计出具有个性化、艺术化的服装。中山装曾一度成为“国人礼服”,后参照周代礼仪传统进一步赋予中山装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能代表中华民族特色服装。中山装品牌的文化附加值与名族特色,是进入国际服装市场强有利的品牌竞争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创造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服饰。中国服装文化的渊源,也从侧面反映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历程。在中国近现代服装史上占重要一席的中山装,中山装的诞生其主要原因是政治需要,后经过几个时期的演变与发展,最终形成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新服装。中山装对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指引当今设计师前行的最具代表性的例证。中山装不仅仅是服装这么简单,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象征,国人有义务和责任去传承和发扬中山装文化。
[1]袁杰英编著.中国历代服饰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黄能馥.中国服装史[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胡波.中山装:一个时代的生命符号[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4]妙观:“中山装之起源”[J].《北洋画报》,七卷第318期,1929年5月14日,第2版.
[5]“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J].《良友》,1926年11月.
[6]袁仄.中山服初考[J].《装饰》,2007年6期:52-55.
[7]杨春鹏.中山装制作技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