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凌 刘欢 陈亮 高维琴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骨、关节囊、滑膜等关节部位所引起的特征性关节炎症[1]。GA临床常表现为关节红肿、剧烈疼痛、发作时不能活动等,长期可引起关节强直畸形及功能障碍[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G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目前,虽然西药治疗GA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单纯的西药治疗易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不宜长期口服。因此,本研究在常规处理和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防己黄芪汤治疗脾虚湿阻型GA,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门诊和住院符合痛风性关节炎脾虚湿阻证患者12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0.13±2.64)岁;病程2 d~11年,平均病程(3.64±0.84)年;单侧发病41例,双侧发病19例。治疗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0.92±2.20)岁;病程3 d~12年,平均病程(3.10±0.72)年;单侧发病40例,双侧发病20例。
西医诊断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4],中医证候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脾虚湿阻型[5]。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1个月内未服用任何治疗痛风的药物或影响疗效的其他药物。
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消化性溃疡或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慢性肾病、药物等所致的继发性痛风者;晚期、病情危重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非布司他片,40 mg/次,每天1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防己黄芪汤,主方为防己、黄芪、桂枝、当归、独活、羌活、白术、防风等药物;加减:寒甚者加附片、湿邪偏甚者加木瓜,萆薢,皮下结节或痛风石加天南星,金钱草。以上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200 ml,餐后温服。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月。
中医证候积分:采用计分法[5],根据主症、次症、舌脉象的有无,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记录患者的证候积分并做统计。
实验室指标: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尿酸(UA)、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记录数据并做统计。
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
治疗1个疗程(3个月)判定疗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对照组 26.87±3.15 13.36±8.87 11.118 <0.01治疗组 27.31±2.86 4.93±5.14 29.472 <0.01 t值 0.801 6.370 - -P值 >0.05 <0.01 - -
治疗前,两组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U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01)。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UA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UA指标比较(±s)
血尿酸(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58.30±103.10 482.70±85.93 4.363 <0.001治疗组 587.50±124.85 417.56±104.87 8.073 <0.001 t值 1.397 3.722 - -P值 >0.05 <0.001 - -组别 t值 P值
表4 两组治疗前后ESR、CRP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ESR、CRP指标比较(±s)
对照组 28.54±14.71 19.63±14.50 3.341 <0.01 18.60±7.38 12.12±4.87 5.677 <0.001治疗组 30.16±13.12 18.51±18.37 3.998 <0.001 17.09±8.82 9.71±4.15 5.865 <0.01 t值 0.637 0.371 - - 1.017 2.918 - -P值 >0.05 >0.05 - - >0.05 <0.01 - -
治疗前,两组ES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ES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治疗期间,治疗组(6例,1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例,38.33%)(P<0.01);对照组复发13例(21.67%),治疗组复发2例(3.33%)。
GA是体内血尿酸含量增高,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和周围组织,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因子而引起关节的红肿热痛,长期可导致关节破坏、畸形、功能障碍[6]。目前,西医治疗GA的药物很多,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别嘌呤醇等[7],它们具有抗炎止痛、降尿酸的作用。这些药物虽控制症状迅速,但毒副作用较大,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胃肠道出血、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8]。
GA在中医学中属“痛风”范畴,以脾虚湿阻型较为常见。GA脾虚湿阻证多发生于中老年、形体肥、平素酗酒及过食膏粱厚味者,易酿湿热内生,蕴积不化酿成湿毒,流注关节,痹阻经络,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引起痛风。早期脾失运化,为招致外邪、内生湿邪埋下伏笔;急性发作期过后,脾虚邪胜是病情反复及加重的根本。陈湘君提出痛风诊断一旦明确,治疗便应恪守健脾化湿解毒这一大法[9]。在此基础上,审证权变,加减用药,多可获得浊瘀逐渐泄化、血尿酸稳定下降的佳效,进而使脾之升清泌浊功能恢复正常。
防己黄芪汤是本院临床常用方剂,具有补气祛湿、消肿利水的功效,不仅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而且对脾虚湿阻型GA同样有很好的疗效。防己黄芪汤方中以防己、黄芪共为君药,防己祛风行水,黄芪益气固表,兼可利水,两者相合,祛风除湿而不伤正,益气固表而不恋邪,使风湿俱去,表虚得固。臣以白术补气健脾祛湿,既助防己祛湿行水之功,又增黄芪益气固表之力。佐入姜、枣调和营卫。甘草和中,兼可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现代研究也表明[10-11],特别是黄芪及黄芪多糖具有双向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防己及所含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等均有抗炎活性,似可间接说明防己黄芪汤治疗脾虚湿阻型GA的机理[12]。
本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8.3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在改善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结果提示,防己黄芪汤可有效用于治疗脾虚湿阻型GA,疗效确切,副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