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症状较隐匿,临床上一旦确诊,往往是中晚期[1-2]。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但直肠解剖结构的复杂与特殊性,手术往往不能到达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前辅助治疗主要是放疗,能明显改善局部控制率,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3]。卡培他滨是新型的氟尿嘧啶类药物,其能转化成5-FU,抑制细胞分裂且干扰RNA蛋白的合成,从而达治疗癌症的目的。为了研究治疗直肠癌的更有效手段,笔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在直肠癌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组织学确诊为直肠癌。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相关检查,如磁共振成像检查、CT检查等,且存在影响学可测量的病灶。另外,所有患者的心、肾等主要器官功能为基本正常且对药物无过敏现象。所有参与的患者均了解治疗方案,并签署同意书。把7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据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为(52.34±9.25)岁。实验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为(52.41±9.98)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术前放射治疗,5 d/周,放射剂量为45~64 Gy,持续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023),每日1 000 mg/m2,每天2次,连续治疗6周,同时患者连续服用2周后停药1周。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常规监测,主要检测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心电图等等,另外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保护黏膜、护肝、护胃黏膜等常规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采用CT复查,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然后对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行术后的化疗[4-5]。治疗结束后随访:全部病例随访1年,以便了解两组的疗效、生存及不良反应等情况。
(1)客观疗效评价标准: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等三个等级,显效:经CT复查未发现新的病灶,肿瘤全部消失且持续维持4周以上; 有效:经CT复查无新的病灶出现,肿瘤消失程度在50%以上,且持续维持4周以上;无效:经CT复查显示,肿瘤减少在50%以下或增大或出现新病灶[6-8]。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患者1~2年内的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情况,其中不良反应参照 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不良反应分度标准,分为0~Ⅳ级评价分别代表无反应、轻度反应、中度反应、重度不能忍受反应、严重并发症。Ⅲ度以上则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本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相关临床数据,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8.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8,P=0.041),详见表1。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程度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0,P=0.290;χ2=0.402,P=0.526),详见表2。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病变隐蔽,无显著症状;当出现症状表现时,已经进入晚期。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直肠癌具有确诊晚、治疗效果差、预后情况差、复发率高等特点。一般采用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浸润严重,术后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较差,增加病情恶化的风险[9]。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时间成为研究的重点。
术前放疗能够减少肿瘤浸润,提高控制效果,降低手术难度,提供术后预后效果,减少患者复发率[10]。卡培他滨是一种抗代谢类产物,摄入后经肝脏转换成5-脱氧-5 氟胞苷与5-脱氧-5氟尿苷,在肿瘤组织中转化成5-FU,干扰癌细胞代谢,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11]。因此,口服卡培他滨也能够达到5-FU 静脉药物的效果,患者不用静脉输液,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
相关研究证实[12-13],术前卡培他滨结合放疗可显著改善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提高预后效果。本文研究也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术前基于患者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能够极大改善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在不良反应上,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程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卡培他滨联合放疗并未给患者带来不利的影响。总之,术前给予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的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表1 两组患者的客观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