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兰州730050)
“企业创新”“中国智造”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从企业角度来看,任何知识产权的产出,不仅是企业组织对未来活动承担风险的选择,也是技术活动团队生产的结果,更是企业资金投入的回报。这些活动涉及到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资本结构的支持,还影响到企业价值的变化。因此,需要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对知识产权投资活动的影响。当研发投入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时,外部融资来源是否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研发投入的增加一定能带来知识产权的增长,给企业带来持久的激励吗?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解释企业价值提升与研发活动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
修正的MM理论以及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债务融资产生的利息具有抵税效应,并且债务资本成本较整体资本成本低,增加债务比例,能够降低企业整体的资本成本,企业在进行外部融资时首先会选择债务融资,从而增加企业价值。此外,根据财务杠杆原理,过高的负债率会形成较高的财务风险,出于谨慎性考虑,企业可能会减少对研发活动这种风险较大、周期较长的项目的资金投入。陈岩等(2016)以我国国有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债务结构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得出结论:短期债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是负向的,对知识产权数量的影响是正向的。由此得出:
假设1:企业的资本结构与研发投入负相关,即:资产负债率越高,研发投入越低。
在我国,企业性质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也极为重要。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拥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也更容易取得债权人的信赖,再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从而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研发活动。而民营企业虽然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积极性,但缺乏稳定的现金流,不利于开展风险较大的研发活动,因此企业的性质不同,对政府政策响应的回报不同,企业在研发过程中的风险的背书人差异较大,研发投入的内在激励不同。李政、陆寅宏(2014)认为:国有企业并非天然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效率,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明显高于民营企业。由此得出:
假设2:国有企业较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大。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加大研发投入的目的是增加研发产出(知识产权),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严焰等(2013)以企业技术获取模式为调节变量,通过运用分组回归的方法对浙江省高技术企业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企业研究与发展创新活动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相关。因此,知识产权产出是高风险投入的结果,与投入的强度和持续性紧密相关。尹恒等(2016)、杨勇对研发投入的研究肯定了企业研发投入能够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带来企业价值的上升。由此得出:
假设3: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持续性与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出数呈正相关。
研发活动是一项周期较长、风险较大的活动,企业研发投入的后续维持会影响到研发投入的成功与否。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企业会更多地选择债务融资而非股权融资,但是债权比例的不断加大,会引发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冲突,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根据代理人理论,企业会产生投资不足等问题,从而降低研发产出效率,由此得出:
假设4:资本结构在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之间会产生调节效应,调节方向为负。
(一)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知识产权,是指智力创造成果,对于企业而言是指创新产出或者独具特色的成果,主要指工业产权。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专利,所以本文使用专利申请数来衡量企业的知识产权。
2.解释变量。
(1)研发投入。是指企业在研发环节投入的研究和开发费用。由于不同的企业规模下研发投入的绝对数有很大差异,所以本文采用研发投入强度来衡量。任海云、师萍(2009)选择研发投入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来表示研发强度。Deng,Lev 和 Narin(1999)也选择了同样的指标。本文也采用这种相对指标。
(2)资本结构。从广义的资本性质来说,资本来源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本文选取负债/资本这一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选择不同的资本结构会对企业的创新投入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使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
3.控制变量。
(1)企业规模。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越大,其承担研发风险的能力越强,同时,良好的银企关系使其取得债务融资的渠道比较畅通,也越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研发活动。本文采用总资产取对数来衡量企业规模。
(2)企业R&D人员。研发投入是企业组织下的科研人员的集体活动,更是个人的创造性活动,科研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发人员的数量与科研成果的多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偿债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反映了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也反映了企业从资本市场持续融资的潜力。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会通过此信息来衡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决定是否为企业提供贷款或购买股票,可能影响企业研发的持续性。本文采用流动比率来衡量。
(4)产品市场竞争力。企业任何活动的价值都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具体表现在企业产品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上。因此,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反映企业的创新产品通过销售环节后最终实现价值,是研发活动周期的终点。本文使用财务指标中的销售费用率来衡量。
4.虚拟变量。本文的虚拟变量为企业性质。企业性质决定了企业控制者的行为选择偏好,不同的所有权结构有着不同的激励机制。考虑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本文将企业性质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类。
具体变量名称及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名称及定义
(二)模型设计。本文构建了4个模型,如下:
资本结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模型:
研发投入对知识产权的影响模型:
资本结构对研发投入对知识产权影响的调节作用模型:
(三)数据选取。本文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这类公司普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十三五”规划强调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板企业将迎来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情况,本文选取49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2家通用设备制造业、19家汽车制造业、49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65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五个行业企业作为样本,剔除ST类以及数据不全的样本公司,共选取 214家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数据作为此次实证研究的样本。
表2 分行业描述性统计
(一)描述性统计。表2为对五个行业样本公司知识产权、资本结构、研发投入强度的描述性统计,由均值可以看出资本结构水平个体差异较大,但总体不超过50%;研发投入强度整体水平在2%—7%之间,与全国平均水平2%相比有较大优势;拥有知识产权数量最多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平均每家样本公司每年有46个专利申请数。
表3 分企业性质描述性统计
表3将样本公司分为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两个对照组,对其研发投入、研发强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对比,结果发现:国有企业组的研发投入,无论是极小值、极大值还是平均值都高于非国有企业组,由此验证了假设2。由于国有企业具有资金、政策等先天优势,相较于非国有企业有更充足的资源进行研发投入。
(二)相关性分析。知识产权与资本结构、研发投入强度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但是与资本结构的相关系数仅为0.097<0.110,资本结构与研发投入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23,显著负相关。其余与企业知识产权数量显著正相关的变量有企业规模、产业竞争力、研发人员数量。见表4。
(三)回归分析。
1.资本结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表5将研发投入强度(RD)作为被解释变量,资本结构(DAR)作为解释变量,回归结果显示资本结构的系数为-0.285,表示资本结构每增加1个单位,研发投入强度降低0.285个单位,与此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会产生代理理论中投资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经理人会失去投资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从而造成企业降低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也就降低了研发投入强度,证明了假设1。此外,企业规模、产业竞争力、偿债能力对研发投入的影响都是正向的,而且企业性质的系数为0.188,说明在同等条件下,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0.188个单位,证明了假设2。该回归模型检验中,所有系数的检验P值为0,方程检验的F值为64.301,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229,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
2.研发投入对知识产权的影响。表6回归结果显示,研发投入强度(RD)的系数为0.281,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说明研发投入强度每增加1个单位,企业知识产权(IP)增加0.281个单位,证明了投入与产出呈正比例关系,验证了假设3。模型整体检验的F值为76.348,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232,说明整体拟合程度较好。
表4 相关性分析
表5 模型一系数检验
表6 模型二系数检验
3.资本结构对研发投入对知识产权影响的调节作用。如下页表7、表8所示,模型4调整的可决系数0.242大于模型3调整的可决系数0.235,说明调节效应显著,而且研发投入×资本结构的系数为0.360>0,调节效应明显。在此,将研发投入(RD)视为自变量,资本结构(DAR)视为调节变量,那么资本结构在研发投入对知识产权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且方向为正。也就是说,当资本结构指标越高时,研发投入对知识产权的促进作用越显著,结论与假设4不符。可能的原因是:当资本结构达到一定程度时(资产负债率较高时),企业的固定费用(利息费用)增加,企业不得不提高研发效率,创造更多的知识产权,增加收入,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表7 模型三系数检验
表8 模型四系数检验
(一)结论。本文选取214家样本公司2010—2016年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了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通过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五个行业214家企业进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平均来看整体资本结构不超过50%,研发投入强度在2%—7%之间,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整体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最多。
第二,资本结构与研发投入负相关。资产负债率越高,会产生代理理论中投资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如果用股东的资金去投资一个净现值为正的项目,可以在增加股东权益价值的同时,增加债权人的债务价值。但是,当债务价值的增加值超过股东权益价值时,那么对于股东而言该项目就是净现值为负的项目。因此,当股东能够预测到上述情况时将拒绝净现值为正的新投资项目,研发投入的积极性降低。
第三,资本结构在研发投入影响知识产权的过程中产生了正向的调节作用。资产负债率越高,对于已经开始研发的项目而言 (已经发生研发投入),会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只有提高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创造更多的知识产权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
第四,企业规模、偿债能力、产业竞争力与研发投入正相关,企业规模越大、产业竞争力越强,会有充足的资金链供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所受到的融资约束就越小,那么经理人就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风险较大但净现值为正的研发项目;企业性质也会影响研发投入,同等条件下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大。
(二)政策建议。
第一,资本结构与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为了刺激企业研发活动的积极性,应增强企业的权益融资,扩大权益融资渠道,完善证券市场:将所有权适度集中化,优化股权筹集资金的比例结构;持续鼓励外资入股;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内部人持股制度。
第二,从国际上来看,与科技强国相比,我国整体的研发投入强度仍然不足,应提高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让企业认识到自己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从自身角度出发用创新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政府应完善对研发型企业的税收优惠等政策,进行适当的研发补贴,并执行相应的监督机制,鼓励其积极开展研发活动,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第三,完善知识产权体系。企业自身应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专利等无形资产,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政府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知识产权违法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使各项政策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发挥协同效应,提高保护效率。同时,进一步健全商标、专利和著作权的保护制度,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