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彬[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 洛阳 450014]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首先应具有多元文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如何培养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思维和能力?对于中学生的多元文化视角和批判性思维,教师该如何切入和开展?在当前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该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应用能力?教材该如何处理好主流社会文化与非主流社会文化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而随着当前社会各阶层对英语应试教育模式和受市场影响明显的教科书编纂等方面的强烈不满,又使得“民国”英语教科书成为热议的对象。这反映出社会环境对教材编撰提出新要求,期望现今英语教科书突出学生的本位观,也是对当前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提出了全新的理解和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取“民国”时期林语堂编撰的《开明英文读本》英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多元文化教育角度解读林语堂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能力,通过解析林语堂赋予教科书的多元文化能力的培养目标,为当前英语教师提供崭新的参考和学习视域。
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继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和睦相处,最终实现各民族大团结。本文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视角分析《开明英文读本》,为解读英语教科书提供崭新视角,不仅推进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实践探索,也丰富了英语教科书分析的案例,增添了对林语堂的多元文化解读视域。另一方面,在高考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分析《开明英文读本》,探索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和适应能力,处理好主流社会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为改善多元文化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借助分析林语堂英语教科书编撰特点,为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解读提出新视角;借鉴《开明英文读本》教科书的编撰特点,解读民国教科书学生本位观,为现今英语教科书在培养老师和学生的多元文化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供参考意见。
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从最初的一种民族运动发展为一种理念,最终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有效理论。从字面理解多元文化教育,应该是与一元文化教育或一统文化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有人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理念,是一场改变教育事业的所有成分的综合性的教育改革运动,它包括其内在的价值观、程序规则、课程和教学材料、评价过程、组织结构和反映文化多样性的教育管理政策;也有人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针对公民权利和特定少数民族的特殊需要而实行的具有文化的多样性、教育机会均等和全球的相互依赖的教育形式。多元文化教育概念的界定之所以如此丰富,并且在这些界定中存在着一些争论,主要原因在于多元文化教育本身包含内容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多元文化教育涉及的对象众多、涉及的群体也很庞杂:种族、族群、社会阶层、宗教集团、性别差异、特殊群体等。多元文化教育概念在界定的时候对这些方面各有侧重,从而产生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概念。本文在这里探讨的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不是种族主义等内容,而是教科书中体现出来的编者的多元文化整合观念以及培养倾向。
多元文化教育在尊重人类各种文化的基础上,追求教育平等、自由,重点是文化的认同、学习、尊重和发展。多元文化教育侧重的主要目标就是改变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追求全社会的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多元文化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其观点则表现在课程内容整合,多元知识整合构建以及课程内容的文化多元性、平等性和创生性整合体现上。
1.课程内容整合
课程内容整合是指教师利用不同文化中的事例、数据和信息来阐述相关课程内容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整合的方法主要包括贡献法、增加法、内容转换法和决策法。贡献法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发现其他文化中的英雄、历史贡献和民族文化节日;增加法是在原来课程结构不变的基础上,把其他文化的概念和观点融入课程中;内容转换法是从其他文化角度出发,评价课程中的概念事件;决策法是由学生自主决策,针对不同的文化观念,采取何种方式解决问题。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侧重的课程内容整合,其目的主要在于改变以白人中产阶级标准为主导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上提供更加贴近各少数民族的生活经验的课程内容,通过各种整合方式,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
如果对多元文化不加选择,把所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都纳入课程中,这将导致课程负荷过重,课程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笼统地传授给学生也是不现实的。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有同样的价值可被接受,文化必须具备调适性和功能性。否则,它将无法使文化间有充分的交集和共通的背景,据以保障社会的凝聚。因此,课程的整合是文化多元性的必然要求与选择,它是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想更好地选择文化以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文化资源,对多元文化进行整合是必要的。
2.多元知识构建和创生
建构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不仅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知识是依据个人经历和经验而产生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也揭示了知识构建过程中,社会种族、行为、各文化假设、参照物、偏见等诸多因素影响知识构建。多元文化课程并不是对多元文化的一个静态复制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文化创生过程,多元文化的创生性是多元文化课程的本质特征。作为一种构建性的课程文化,它是生成性的而非占有性的,是重构性的而非接受性的。多元文化课程的文化性与创生性决定了多元文化课程并不是单独作为文化传承工具,没有任何自主的主张,它是一种自主性、自为性和课程文化。多元文化课程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是对多元文化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于生成的创生性文化。要实现课程的文化创生就需要建立尊重、理解、民主、平等的对话机制,使课程兼具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功能,使课程文化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多元文化体系,要实现文化的解放主体性并建构交往主体性,实现文化的主动建构。反观今天的教育者,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在增加,但是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愈发缺乏。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科的细化,导致教师只局限在自己学科知识领域之内,视野不够开阔,自然很难培育出来多元文化视野的学生。
多元文化教育要求对文化进行整合,尊重和平等地对待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整合文化不是对文化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筛选,平等对待各种文化,同时汲取各族优秀的文化成果。教师应持“文化不同论”,肯定学生已有的文化,利用其特点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应提高自己对多元文化的敏感度,自省教科书内容和自己的话语是否带有主流文化的优越感,提高学生在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思维的批判性。通过解读《开明英文读本》编撰特点,可以看到林语堂熟悉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对英语的需求,在教科书和教学法上都进行了创新,体现该套教科书的多元文化教育观。教科书中内容筛选中外文化,收录经典故事,注重国内外文化内容的比重,神话、寓言等体裁丰富,有助于树立学生多元文化观。从这套教科书,足以展示编者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能力。
在当今的多元文化社会,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素养。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领域,广义的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指教师为文化背景多样化的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的能力;狭义的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就是教师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学者詹姆斯班克斯(Jams A.Banks)认为多元文化教育运动的主旨在于“促进学校教育中的平等并消除分歧”,对所有的学生来说,不管他们属于什么样的群体,也无论其性别、民族、种族、文化、社会阶层、宗教的异同,都应该在学校里体验到教育平等的思想。班克斯指出,多元文化教师必须兼备下列四种知识范畴:(1)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典范(paradigm)的知识,典范是一套解释人类行为或事物现象的想法,如解释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偏低的文化剥夺典范与文化差异典范;(2)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概念的知识,如文化、宏观文化与微观文化;(3)主要族群团体的历史文化知识;(4)相关教学方法的知识,使之能够应用适当的课程教材来配合不同文化、族群和各阶层学生的特殊需要。
从1936年移民美国,到1966年回到台湾定居,林语堂在海外整整呆了三十年,而正是在海外的几十年,成就了“两脚踏东西文化”的林语堂。林语堂作为处于边缘的非中心非主流的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他所借用来观照本民族文化的思想武器是西方的。他早在某些方面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西方强势话语的思想。所以,他不得不面对一个两难处境:在接受西方强势话语的同时,又要保护自己的民族性。因此,林语堂既有“东方主义”者的身份,同时也有“西方主义”者的身份。林语堂在他的一系列英文小说中,用西方的语言向西方人叙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林语堂作为书写主体,其文化特征和“中国意识”在他的小说《京华烟云》《唐人街》和《赖柏英》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在英语教学上,林语堂打破常规,独辟蹊径,收效很好,深受学生们欢迎。他在课堂上总是用渊博的知识和生动的讲解吸引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据曾在东吴大学念书的薛光前(1994)回忆,林语堂在组织英文课教学时总是采用与众不同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第一,上课从不点名,但学生极少缺课,其他班的学生也常来旁听,教室里挤得满满的,很有吸引力。第二,他的英文课从来不举行期终考等形式的考试,主要靠上课时对同学的提问和测试计分,十分准确公允。第三,上课时他总是笑逐颜开,笑话连篇,风趣幽默。他总用简易英文讲解,采用的教材生动实用,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自由思考,完全不用填鸭式的方法,叫学生死记硬背。林语堂大胆采用了英汉比较教学法,摒弃了当时盛行的西方引进的直接教学法。这种直接教学法强调,在教中国学生学英语时绝对不许用一句汉语。此法在旧中国流行了二十多年,一些来华任教的外籍教师都采用此法。此外,林语堂从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破除对西方直接教学法的迷信,采用了英汉比较法,开创了我国早期英语教学的新局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曾经使用过该套教材的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刘炳善先生在回忆自己的英语学习时说道:“林语堂编的《开明英文读本》,课文里采用《天方夜谭》中的故事《渔夫和妖怪》,《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潘朵拉的盒子》),以及安徒生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还配有丰子恺的插图。这本教材很能吸引我们的兴趣。书后还附有五十条Synopsis of English Grammar,简明扼要。我对英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就是从这短短五十条打下基础的。”该套教材中体现了编者林语堂著名的意念教学法思想,即“强调以语言学习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来组织语言教学,以学到‘活’的、无规则但有规律的英语为追求,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教学观点是构成外语教学发展体系的主要层次,它是外语教学法的理论部分,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的基础。林语堂受丹麦外语教学法家、英语语法家大师叶斯帕森(Otto Jespersen)的交际教学思想影响,“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实际出发,有自己的创新,认为外语教学的任务在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用语言做事”,“语言学习是以意象为基础,注重兴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意象使意念更加具体化。结合初中阶段学生心理,挑选儿童常见和少见的意象,创设灵活多变的真实语境”,开拓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开明英文读本(第三册)》中第55至58课讲述《皇帝的新装》,不仅讲述了安徒生创作的一个童话故事,还增加了学生的意象表达词汇,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通过《开明英文读本》书后‘分课词汇’的分类,得出《开明英文读本》280篇课文共包含1080种意象,其中客观自然类意象274种,社会人文类意象806种。”在语法教学方面,林语堂继承了叶斯帕森的语法描写体系,主张‘活’的语法,无规则的语法。把表示同一类的意念的工具,无论是形容词、副词、代名词或连词,都放在一起,力图改变旧文法的呆板,使语法变得亲切有意义。林语堂“一共订立了十六个意念范畴,包括陈述、提问、行为、数量、修饰、实施、想象、命令、关系、位置、价值等等”。从以上的分析得出,林语堂意念教学观重点在培养学习者树立自己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表达能力,注重学习者结合自己所处环境和所处年龄、心境的意象等内容来创建自己的具体化的语境,这样的学习模式使得中国元素更多地与外语语言融会贯通。
意念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不同有三种教学途径,每种教学途径大概介绍了相关实施步骤,而任务型教学法则将任务细化,分为任务前阶段、任务环阶段和任务后阶段,并且每阶段任务都有相关实施步骤和明确的目标。林语堂意念教学法下的教学途径可分为初中、高中和成人三种。姚艳、吴小鸥将林语堂的教学途径分为初中的“自然的语汇——简单的语法——精细的语音练习”和高中的“精细观察——系统研究——养成习惯”。姚等认为高中学习《开明英文文法》,学生要通过过精细的观察发现语法中的变化之处,再在系统的练习中善于总结规律,然后通过重复练习和诵读养成习惯,以至于灵活运用语法。李渝华认为还有针对成人的强调英汉比较的“双语技巧”,主要体现在《开明英文讲义》中,包括“按字死译”和“语法图解”。“按字死译”是指,讲义入门阶段的课文有两种中文译文,一种是按字面意思死译,一种是正确的译文。通过比较,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的不同。“语法图解”主要是用图解式来分析语法,主要从理解句子出发而不是分析句子结构。
众所周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英语教育硬件设施落后,“教学辅助手段极其缺乏,电化教学落后,只有沿海和发达地区才有留声机、广播、收音机等教学辅助设施,大部分学习者能够直接接触到纯正英语的机会很少”。林语堂针对中学生学习情况在《开明英文读本》中强调“先让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所学语言”,适当地归纳语法规则并进行大量听说读写练习,使他们在反复的训练中加深理解,这样的结果是“学得快、记得牢、能够用”。虽然“民国”教学工具途径不足,却塑造了一批近现代杰出的外语专家,这对于工具至上论的观点来说,也是值得深入挖掘的课题。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正在逐步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其影响体现在课程内容整合、知识构建、文化性和平等性教学方法等方面。通过《开明英文读本》的解析可以得出其编撰特点在课程内容整合、文化和谐方面。
多元文化的整合观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整合上,是指教师主要利用贡献法、增加法、内容转换法和决策法把不同文化中的事例、数据和信息来阐述基本概念和原则。课程内容整合的目的在于改变以白人中产阶级标准为主导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上提供更加贴近各少数民族的生活经验的课程内容,通过各种整合方式,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
林语堂编撰的《开明英文读本》注重东西方文化的传递和整合。在《开明第三英文读本》中,除了介绍西方经典神话、寓言故事等,还讲述了中国戏剧《合纵记》剧中苏秦的咸蛋、孔子穿珠和浙江畲族传说等故事。英语教科书主要帮助学生学习西方的语言知识、文化习俗,而林语堂编撰时在考虑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时还不忘将中国文化观点穿插进去。在进一步了解本国的文化上,通过学习西方文化观点,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于如何引导学生评价事件和解决因文化观不同而采取决策等问题,《开明英文读本》涉及较少。通过对初中英语教科书内容的整合,中西方文化内容在书中有较好的体现。该套教科书使英语学习更加贴切中国学生的生活经验,减轻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是从尊重多样性世界的观点出发,认识社会不平等和鼓励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相关的教育政策、课程及教育活动。其哲学基础是自由、公正、平等和尊严,社会学基础是社会是由不同价值观的群体组成,一些群体占主导地位,另外一些群体是非主导群体,甚至是边缘化群体,在教育中要尊重这些群体。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给予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较平等的关注。林语堂在教科书内容的选取上兼顾两种文化的差异,试图建立一个和谐的文化盛宴。除了上面讲到的关于中西方文化内容的选取和平衡,在国外文化里也有文化的和谐。《开明第三英文读本》在国外故事的选取中也进行了协调。西方文化不仅包括希腊神话,还有德国的《格林童话》,丹麦的《安徒生通话》及阿拉伯国的《一千零一夜》等故事。多个国家的故事涉及不同题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
“民国”时期教科书已经显示出教科书编撰者对于西方语言学的认知基础,并结合中国特有的教育理念,形成一种符合当时国情的课程标准以及编撰教材特色,尤其在教科书质量的选材范围、学术价值以及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经学和国文的配合度方面特别明显,显示出民国初中英语教科书的重要价值。民国初中英语教科书并不是只关注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学习,而是实行以中国经学和国文为主外语学习为辅的编撰基本思想,始终将育人作为主要教育目的的一种实用型教教科书设计模式。在《开明英文读本》教材中集中体现在其价值取向的人文性、本土化和传统性。
“民国”初中英语教材并不是只关注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学习,而是实行以中国经学和国文为主、外语学习为辅的编撰基本思想,始终将育人作为主要教育目的的一种实用型教材设计模式。
首先,“民国”初中英语教材编写宗旨的国民性。“民国”初中英语教材并不以西方文化传播为主要目标,依然是为了服务当时社会需求和体现民主思想的教育目标;1922年的“新学制”的七项标准突出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也体现了实用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其次,“民国”初中英语教科书编写宗旨的社会性。“民国”初中英语教材注重的技能培养,需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增加相应的难度和深度。表面上看,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的教学课程大纲,与当前新课标一样关注听说读写译的培养,但是当前新课标教学,却缺少了“民国”时期那种将英语教学作为经学和国文的辅助知识,作为服务于社会的技能培养内容。此外,“民国”时期还对国外真实版数理化教材的配套使用,使得在英语教材的编撰过程中,可以按照总体编撰任务中语言文化了解的一部分进行,多维度多方位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和环境。而现在英语技能的培养完全放在外语学院的西方语言文化的框架下,缺乏了数理化专业英语教材对英语学习的相辅相成,使得英语学习越来越和社会需求脱节。
现在英语教材琳琅满目,但都是在外国文化外国特色方面下工夫,随着互联网对于文化知识传播的推动作用,很多以前没出国就不会知道的外国风土人情都可以从网络获得,那么以宣传外国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资料,可以作为教辅内容;而随着改革开放以后近三十年的英语教学铺垫,现在的中学英语教材,可以回归到以中国文化特色为主,借鉴开明书店出版英语教材的特色,将求义、求新、求实、求精四项内容融入中学英语教材中,加重教材在于育人的核心思想。
除了出版社的开明精神赋予《开明英文读本》引领教材编撰的领军地位以外,其中另一个特色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丰子恺配的插图,使得这版教材成为复合型美育特色的经典教材。丰子恺负责教材的装帧设计和插画。教材封面图案“个性鲜明,童趣盎然,一眼看去,让人经久不忘”;三册书中大量插图中有些是简单的说明图,还有一些是随文系列绘画。这些绘画也融入了西方文化风格。传统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封面和插图,还体现在传统文化价值观方面。“苏秦的咸蛋”这篇课文,以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破财消灾的人生态度。我们常说的破财消灾即通过舍弃钱财来抵挡即将出现的灾祸,常用来自我心理安慰,同时包含了易经的知识和佛家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英语教科书应着眼于关注教师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能力的培育。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培养帮助学生多元文化观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参与者,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多元文化知识建构能力,因此,无论是英语教科书还是英语教师都应该注重多元文化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和孕育。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而跨文化意识需要对自己的文化和国外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获取更加全面的发展;所以,当前英语教师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得自身具备国内外文化的多元文化知识储备,提高自身文化多元性的敏感度,在授课时展示教科书蕴含的多元文化整合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
[1]王侠.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5:5.
[2]赵洵.试论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产生及其对课程论的影响[J].外语教育研究,2008(2):85.
[3]廖辉.多元文化课程开发:基本理念、特征与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78.
[4]王艳玲.美国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3(9):21.
[5]班克斯(Banks,J.A).多元文化教育概述[M].李苹绮译.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83.
[6]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107.
[7]李立平.林语堂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D].华侨大学论文,2005:29.
[8]林太乙.林语堂传[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61.
[9]杨仁敬.林语堂:我国早期英语教学的开拓者——纪念林语堂诞辰120周年[J].当代外语研究,2015(10):2.
[10]刘炳善.英语学习:回忆与感想 [J].外国语,2003(5)11-12.
[11]李渝华.林语堂的意念教学法[J].外语教学,2000(1)78,80,81,82.
[12]姚艳,吴小鸥.林语堂的意念教学思想初探———以“开明英文读本”及“开明英文文法”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6):33,34.
[13]魏永红.外语任务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论文,2003:107.
[14]贾志高.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51、52.
[15]张莹,袁晓红.任务型教学法与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之比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11)177.
[16]吴驰.由“文”到“语”——清末民国中小学英语教科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论文,20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