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其主要的美学论文都收集在其著作《美学散步》中。本文从注重自然事物形态美的自然美角度,对《美学散步》中《美从何处寻?》一文进行分析,用自然美视角看待宗白华美学思想。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简单分析《美从何处寻?》中体现的“散步”寻美方式,并从自然美的本质角度出发,分析宗白华美学观点中对于内容与形式观点的阐述。最后从自然美的相对静止的特性上分析宗白华对于寻美方法论的阐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宗白华美学研究以在总体评价中拈出同情作为宗白华美学精神的基点。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美学、社会美学、中西美学观点对比、宗白华美学观点缘起等角度。从自然美学角度展开的研究至今仍有一定空白尚未发现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从自然美学角度对宗白华的部分美学观点展开研究,旨在寻找宗白华美学观点中与自然美学方法论的契合点,为宗白华美学研究提供新思路,也对宗白华“散步”式的寻美方式展开进一步的论述。
自然美学的观点认为,美是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是通过客观事物的形式的改变体现的。人们单纯收到形式赋予的感官刺激带来的快感就是自然美。
不同于社会美侧重于对事物“内容”,即事物内在的意蕴的探索,自然美主张的是形式带来的直白的美的感受,内容美则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上。内容美是事物的社会性,而形式美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一、《美从何处寻?》中“散步”的寻美方式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美从何处寻?》作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第二篇论文,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观点,主张用“散步”式的审美方法论来指导日常的寻美活动。
何谓“散步”式的寻美方式?宗白华先生在《小言》中进行了解答:“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桃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无论鲜花或是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文中语言十分生动,通俗直白地来说,所谓的“散步”审美,就是非刻意的,不遵循某种既定的逻辑思路进行的审美活动,同时这种审美活动并不一定物化为客观现实呈现在观者眼前,也是可以只作为由人的心理活动创作的“内画”形式出现,仅仅勾勒人们主观意识形态中的虚拟线条。
《美从何处寻?》中体现的就是在这样的方法论指导之下的寻美实践活动。宗白华先生强调的是一种通过外界刺激,从而在内心勾勒美的图景的寻美方式。他认为仅仅从人的内心寻找美是不够的,因为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在外界刺激下产生的,而内心的情感波动也只有通过外化的手段才能被他人所认知,从而影响他人的情绪波动,即文中所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你心里的美。”所以审美活动是一个意识输出,与意识接受,并相互影响产生新的意识和审美观点的,双向互动、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即使思维活动只作为由人的心理活动创作的“内画”形式出现,也必须是在受到来自外界事物的刺激和实践活动的影响下才能够达成的。而宗白华先生强调的“美学散步”就是一种“走出去”寻找美,观赏美的事物,和他人交流美的感受的寻美方式。可以说,宗白华不是中国明代“心学”的教徒,而是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的传承和发扬者。
正因为“散步”寻美必然和自然界食物产生密切的接触,也必然在五官通感的刺激下产生美的感受,从自然美学的角度对这种寻美方式展开分析和进一步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美从何处寻?》中对自然美本质的探寻
《美从何处寻?》开篇便应用了两首写景状物的小诗,并对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某尼悟道”诗中所谓“道不远人”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宗白华先生认为,像是梅花等意象首先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客观事物,也就是相对内心世界而存在的“外界事物”。宗白华先生在文中说到:“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情感、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 这里的分析“结构、形象、内容”表现的就是对客观事物外在形态的研究,并在对外在形态分析、理解的过程中产生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也就是在思维层面“占有”客观事物,使客观事物的具体形态,在思维层面以虚拟的意识流形态呈现,从而不再收客观世界的规律限制,在意识领域获得自由。
这种自由也就是宗白华先生提倡的“像一面镜子一样,像托尔斯泰那样,照见了一个世界,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这种自由是不拘泥于自己内心活动的自然审美方式,也是一种主动地将自我融入于大自然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思考习惯。
宗白华先生所提倡的“散步”式审美,不同于德国康德的自我剖析、分析自我内心式的审美方式与哲学思考,而是一种敞开式的交融审美方式。在“散步”,不必带着过多的“剖析”目的,而是尝试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接受自然事物呈现给观者的最美好的一面。这种审美方式,是對自然美的本质的最好的诠释,是一种“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的境界。
三、对自然美的相对静止性的剖析
自然界万物从始至终都按照既定的规律运动着,就像地球每天自转一周,每年绕太阳运转一周。这种规律是相对自由而言的,也就是说,按规律运行是一种“不自由”的运行方式。李丕显在《自然美系统》中谈到:“自由是对必然而言的,是对必然的扬弃。必然与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规律是客观的。客观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跟人无关。人类出现之前的自然界,早就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这规律没有任何目的,只有纯粹的必然性。”而人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物质世界的客观运行规律的,也就是至少在人类活动的早期,在人类历史的孩童时代,人类是无法拥有自由的。
而人之所以自由,或者说拥有一定程度上自由的空间,是因为人可以通过实践,部分地改变客观事物的表面,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意识,在意识层面得到了自由。人通过实践,通过部分地改变客观世界,来占有客观对象,并将其反应到意识层面,再通过意识的指导,进行进一步的时间探索,并在新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获得了自由。也就是李丕显所说的:“……人的自由自觉的对象化于物中,从而成为人对对象的占有,——两者是同一事情的两个面,两个方面归结到‘自由。因而,在这个基础上,才有自由的形式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事物是在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统一的条件下存在的。显然的,相对静止的事物总是能被人们更容易地观测到,因此相对静止的事物常常被人们作为参照物,并以此为尺度对事物进行对比研究。
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总是遵循一种较为固定的规律运动,满足相对静止的条件。因此以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并以其形式作为观察重点,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具客观性,结果也更具有说服力。
(一)从自然美的三大领域来看自然界的相对静止性
自然美可以粗略地分为三大领域:现象美、生物美、人体美。重物受万有引力影响,从高向低坠落;树木在春天抽枝,在秋天落叶;人类从出生走向死亡逐渐衰老……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现象,并且从一而终不曾改变。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看,生物的物竞天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具有智慧的人类经过了30亿年漫长的时间。人的四肢和五官,从出生到死亡,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都以固定的形态出现。所以,但从自然美的三大领域来看,任何一个领域都具有相对静止性,性质都在一定程度上恒定不变。
《美从何处来?》中引用了明朝文人张大复在他的《梅花草堂笔谈》中的选段,宗白华先生感叹道:“月亮真是一个大艺术家,转瞬之间替我们移易了世界,美的形象,涌现在眼前。”月亮是古今中外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艺术瑰宝中极为常用的固定意象。为什么月亮总是能够得到人们的“情有独钟”呢?这大概只能用苏轼的那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解释了。因为世界上最恒定不变的就是太阳落下升起和月亮的阴晴圆缺,不论身处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就是太阳和月亮。所以太阳和月亮可以被看作是最具代表性的相对静止的对象。由此可见,具有相对静止性的自然事物(尤其是具体的自然事物)能够带给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也更容易成为被人们赋予“美”的定义的审美对象。
同时,宗白华先生也在文中提到了“……无形的原子或电磁波,而这个也只是思想的假设,我们能抓住的只是一堆抽象的数学方程式而已。”也就是说,对于观察对象禁止属性的定义,要求的是事物形式上的、相对的禁止性。具有这样的相对静止性的物体,通常被人们定义为真实的,容易为思维“占有”的。
(二)从自然美的宽泛性看观察对象的相对静止性
正如前文论述的内容:自然美是具有极强客观性的物质对象,因此,其根本性质并不观察主体的主观思维转移。也就是说,不论观测主体分布在哪一地域环境下、使用哪一种语言进行表述、有何种宗教信仰,对于观测对象——自然事物的形式来说,都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以自然事物的外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自然美学是宽泛的,不同意识形态指导下对于自然对象的研究都可以归到自然美学研究的门类下。因此,自然美学的研究受到学科差异带来的影响小,具有相对静止性。也就是李丕显所说的“自然美以形式胜,它的意蕴宽泛而朦胧,就不像社会美、艺术美那样具有确定明朗的社会性含义,一般能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们所欣赏,适用于更加普遍有效的美感经验”,从这个角度看,它也显得相对稳定些,静止些。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中对自然美的体现,还表现在:他认为自然事物的形态是具有相对禁止性的,但其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却是随着时代变化,人们的心境不同而产生一些改变的(但宏观上看来是有一致性的,如上一点中提到的自然美具有宽泛性),正因如此,每一个自然界中的客体,总有无尽的美等待观察主体发掘。就像文中写道:“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它和真和善是人类社会努力的目标,是哲学探索和建立的对象。”稳定和相对静止的大自然,是美的来源,到这里宗白华先生也对“美从何处寻?”做出了解答:那就是要“如实地反映多彩的世界”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寻找美,接触美的力量。
《美从何处寻?》中体现的宗白华美学思想,在有关自然美的本质和自然美的相对静止性上是相契合的。宗白华先生从自然美学的角度回答了“美从何處寻?”的审美方式,认为寻美应该是一个外向的交流方式,不能仅仅从自己的内心剖析来认识世界,而是应该拥有更加宏观的视野,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形态出发,分析事物,寻找美、发现美。
从整体上来看,《美从何处寻?》中的宗白华美学观点,是在自然美学方法论引导下,对寻美方法的具体探索。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2]李丕显.自然美系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赵纯一,福建省福州市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