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的道德成长经验研究

2018-09-10 15:45冯晓林志玫吴珊珊
高教学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志愿者

冯晓 林志玫 吴珊珊

摘 要:采用常识心理学研究及现象学的研究方法,整合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设计,考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以及他们在持续志愿服务中的道德成长经验。调查结果显示: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类型多样、动机单纯,道德获得感如“关爱的、公正的、友好的、慷慨的、勤劳的、诚实的、善良的“明显。但志愿服务存在经验不足、功利性、缺乏社会化认同等问题。志愿服务组织要从创新载体、开拓思路、规范制度、强化宣传等方面,不断加强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志愿者道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志愿者;志愿者;道德成长;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7-0160-03

Absrt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Commonsense Psychology and Phenomenology, this paper integrates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and tracking research design to examine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two different types of volunteers and discuss their experience of moral growth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volunteer serv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y members in volunteer service had variable types and simple motives. The sense of moral obtainment is evident such as caring, judicial, friendly, generous, hardworking, honest and kind.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voluntary service, such as inexperience, utilitarianism and lack of social identity. Voluntary service organization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mechanism of volunteer service 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on carrier, development idea, standard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moral growth of volunteers.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of Party member volunteer; volunteers; moral growth; positivist research

大學生党员志愿者(以下简称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砥砺党性的重要载体。党员志愿者走出狭小的校园,参与社会事务和服务社会,增进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了解和融合的可能。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看到,志愿服务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社会生活,对于党员志愿者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意义。但是,目前鲜有实证研究以党员志愿者志愿者群体为主体,关注他们真实的参与动机和志愿行为,关注他们在志愿服务中鲜活的个人体验和道德成长经验。无论是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还是党员志愿者道德成长现状本身存在的问题,都迫切要求我们对党员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中道德成长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考察党员志愿者道德成长经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明确育人的方向,细化育人目标,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创建党建工作品牌,夯实育人过程,使“立德树人“核心价值在学校中得以形成并巩固发展。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用常识心理学研究及现象学的研究方法,整合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设计,考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以及他们在持续志愿服务中的道德成长经验。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粤西地区G高校一年级至四年级党员志愿者各类志愿者为研究总样本,专业兼顾文、理、工等学科,总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8份。采用《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问卷(Aquino & Reed, 2002)》的中文修订版(万增奎、杨韶刚,2008)、《党员志愿者志愿服务行为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志愿服务活动类型、志愿服务动机、志愿服务满意度四个维度。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获得数据进行信度、效度、频数和方差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党员志愿者基本特征分析

在188份有效问卷中,整理出被试的基本特征:男生占37.23%,女生占62.77%;其中大四占了1.6%,大三占了11.7%,大二占了26.06%,大一占了60.64%。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类型多样,如社会服务(如运动会、应急救援、文艺表演、城市管理、扶贫开发等)、困境群体服务(如养老院、特殊人群、困境青少成长服务等)、生态环保服务(如生态环保宣传、美化城市等)、校园服务(如义务劳动,礼仪,义务献血、维修、校运会等),有大型,也有小型,有政府、学校主办,也有民间机构团体组织的。

(二)党员志愿者道德正性获得

1. 党员志愿服者的道德自我认识高

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性、连续性、统一性,是青少年道德同一性建构重要的动力支持。在志愿服务中,党员更好地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当中,提升内心的使命感和道德敏感性,从而更好地推动自我认同的形成。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党员志愿者人对自身的志愿服务行为的道德性认同高,认为志愿者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助人为乐、默默奉献、充满热情的人(见表2)。在某种程度上,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能够真实反映自身的道德行为特征,而且,这种认知表现出过去和现在的连续一致性。

调查显示,党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主要是为了奉献社会(57.7%)和自我发展(25.4%),展现出强烈的道德取向(见表3)。他们对志愿服务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有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价值取向。

2. 党员志愿者道德成长体验效果显著

在访谈中发现,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中获得不少道德体验,他们在参加志愿活动后对自我、自我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理解发生发生的积极的变化。在言语方面,志愿者的言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沟通”、“团队”、“感恩”、“同理心”、“充分”、“和谐”、“友善”、“成熟”、“责任”。

下面是一些志愿者针对问题回答的部分实录:

“沟通方式得到一些改变,彼此间交流更加融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做事情能考虑到较多细节。越发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们。”

“觉得自我和他人以及社会不应该是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在这之间要互相帮忙互相体谅互相进步。”

“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在人际交往中更懂得换位思考,社会中仍有很有人需要我们去帮助,但是志愿者的能力真的有限。”

“每一个个体构成我们这个社会,社会总有贫富贵贱,当我用心去做一份公益时,内心便得到充实,我觉得人与人之间需要这种感恩之情,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幸福。”

“更加了解这个社会,懂得要用什么样的面貌去对待这个社会,这个社会还有更多人需要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爱护,更让我懂得了父母工作的辛苦,以及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的一些想法得到提高。”

“我认为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从现在起需要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孤岛里,我们时刻都与别人接触,相处,要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与大家相处得融洽,我们得有一颗责任之心,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点包容,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参与活动之前觉得小学教师是一项毫无成就感的无聊职业,而当多次体验之后才明白:无论看上去多么平凡的岗位都能给每一个用心付出奉献的主人公带去令人满足的成就感。在这之后,我不会看不上以前觉得特别无聊的工作,不会瞧不起社会上一些一辈子做着最基层工作的无数个”小人物“,我懂得了不是他们一辈子不求上进安于现状,而是愿意将自己的美好年华留在这些小小的岗位上。正如千千万万志愿者们,坚持着没有物质回报的志愿活动,照亮了他人……”

在行为上,志愿者对朋友、对家人、甚至对人生有了新的积极的看法与感触,如珍惜身边的人与生命,在活动交往中更加注重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关心、诚实等道德行为。

参加志愿服务后,党员志愿者的道德敏感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在道德认知、移情和同情人格、道德意志、道德判断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变。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品质更多的是有责任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坚持不懈(见表4)。

(三)党员志愿者的道德负性获得

1. 参加志愿服务时间过短,道德成长功能难以持续发挥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超过一半(54.3%)的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频率是一个月一次,而在被服务人群期望值中,一个月最好是2-4次(见表5)。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志愿服务时间频率少,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大多数学生怕影响学习,甚至部分学生为了学分“被“参与志愿服务。参加志愿服务时间过短,道德认知就难以形成,道德成长功能难以持续发挥。

2. 参与志愿服务经验不足,道德成长功能发挥受阻

在志愿服务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调查中,有40.8%的人缺乏专业的培养,甚至将近近九成的党员志愿者接受过不专业的培训,导致经验不足(见表6)。有80.8%的学生认为学校或志愿服务组织应该提供专业的志愿者培训(见表7)。志愿服务经验不足,导致道德获得感、体验感不足,道德自我感在过去和现在难以一致,道德同一性出现动摇。

3. 党员志愿者参与动机的个体利益倾向导致道德情感体验的乏力感

志愿者是否需要一定的补贴是一个难以开口的问题,有46.9%的志愿者认为需要报销与志愿行为相关的开支,而有21.5%的人认为在报销的基础上有适当的奖励,还有20.8%的人认为不但要报销、奖励,同时在个人经济困难或者支出较大的情况下要有一定的报酬(见表8)。过于注重个体利益的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中,往往无法在工作中投入过多的或者出自真心的情感,而这对党员志愿者的道德情感体验是无益的,更是功利性的,是与道德成长相违背的。

四、意见建议

针对志愿服务时间过短、经验不足、道德体验乏力影响志愿者道德成长问题,应从文化体系、科学管理、舆论宣传不断加强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设,促进志愿者道德成长。

一是构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的文化体系,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德育价值。

广泛培育和弘扬无私奉献、文明礼让、健康向上、幸福成长的先锋文化,帮助党员志愿者树立“志愿者既是奉献者又是受益者”的观念。重视志愿精神教育中“体验”的功能,将道德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中。依照“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积极展开,引导受帮扶的同学主动用爱心回报社会。

二是加强科学管理,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赋于道德成长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首先,积极拓展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加强原有阵地建设,加强经费保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新的服务阵地。其次,建立完善《党员志愿者志愿服务行为守则》、《党员志愿者志愿服务积分实施办法》、《党员志愿服务监督办法》等制度。第三,完善对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培训、管理、考评、奖励机制。

三是扩大宣传力度,突出志愿服务影响力,不断增强道德成长功能。首先,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如微信平台、微博、移动载体等多种形式,加大工作宣传。其次,培育推广活动有形载体,如文化T恤、指示牌、环保袋、钥匙、折叠扇等文化产品,推动活动传播。另外,构建活动宣传文化体系,不断挖掘典型事迹、活动亮点与特色,树立典型人物,共同构建从理念、口号、旗帜、精神、物质、人物、制度的全方位的活动宣传文化体系,使活动的价值内涵内化为党员志愿者的自觉行为,发展成为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张扬.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7(5):42-43.

[2]周炳振,等.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05(增刊).

[3]刘珊,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4]王超尘,张英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及推进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5(4).

[5]唐燕,张军厂.高校学生党员志愿者管理机制探讨[J].高教学刊,2016(17):170-171.

[6]马一冰.德育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高教学刊,2016(06):200-201.

[7]吴彬.专业志愿服务: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新路径[J].高教学刊,2015(21):234-236+238.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志愿者
志愿者
小小志愿者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