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8-09-10 23:23:20陈金
度假旅游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班化高职教学模式

陈金

摘要:伴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我国的职业教育必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的要求。当前形势下,进行小班化授课是一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以宴会设计与统筹课程为例,结合传统大班授课的弊端和小班授课的特点,探讨小班授课模式的开展与实施,摸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以期能更好适应经济新常态对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宴会设计;小班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2-0040-02

1 传统大班化教学的弊端

1.1 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班级规模也不断扩大,多保持在40-50人左右。在这样的班级上课,因学生个性差异、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较大,任课教师难以因材施教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位学生的课堂学习。从而,教师也就难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辅导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1.2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难度大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学习习惯和学习自律性较差、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在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组织课堂教学。倘若班级学生人数过多,势必造成“顾此失彼”“按下葫芦浮起了瓢”的局面,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难度。长此以往,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会下降。

1.3 难以采用前沿的教学方法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和使命,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院校的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技术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普遍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小组训练等较为前沿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全方位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传统大班化教学现状下,这些前沿的教学方法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或者公开课、展示课的阶段里,难以大面积常态化开展。因为这些教学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讨论、汇报、展示、搜集资料、工作场景再现等,若所分小组过多,教师难以在常规的教学时间内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若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匆匆走了一遍过场,那这些教学方法又失去了原有的积极意义。因此,若要有效实施这些教学方法,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

1.4 难以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不同于本科学生,他们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都比较差,上课时很难能自觉主动参与教师课堂的互动,常常需要教师特别的调动。这种情况下,班额大一些也不太影响学习效果。而高职学生在班额较大的情况下,缺乏教师的调动和特别关注,容易走神溜号,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2 小班化教学概述

2.1 小班化教学的含义

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数量较少,通常不超过25人。其本质是面向个性异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部整体。

2.2 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1)班级规模较小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数据显示,小班化教学的班级人数一般保持在20左右,最多不超过25人。人数过多,则教师容易顾此失彼,难以全面掌控。在进行分组教学活动过程中,若以常见的4-5人为一组,一个班级最多在4-5组左右,处于可控和合理的范围。

2)师生互动频繁

在小班化的课堂中,教师授课不再是传统的“独角戏”。因班级人数较少,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更好地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辅导、提问、点评等活动,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3)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在不少高校课堂尤其是公共课的课堂上,教师在期末对学生的平时成绩测评的时候,对超过80%的学生连名字都对不上号。难以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评价如何能做到客观、公正和全面。而在小班化的课堂上,因班级人数较少,教师平时与学生互动频繁,因此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可以做到全面和客观。

4)适宜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因为班额较小,所以可以在有效的单位教学时间内(通常为1.5小时)采取情景模式、小组展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教师点评、同学之间进行互评、项目化教学设计等教学行为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来实现。

3 宴会设计与统筹课程小班化教学的开展与实施

笔者以所在单位《宴会设计与统筹课程》为例,按照小班化教学的理念,探索开展课程小班化教学的相关问题。

3.1 教学班级设计

本专业学生人数较多,一共两个班级,每個班级在35人左右,要开展小班化教学,就需要对教学班级进行设计。在小班化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将两个班级平均分成三个班级,而是提前对所有70名学生进行现状分析。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性别的不同,相对均等地划分为三个班级,这样每个班级都保证有不同类型的学生,恰似一个企业的人员构成。

班级划分完毕后,再在每个小班里进行分组,大约5组左右。每个小组就是一个酒店或餐饮企业的宴会部门,可以为自己的小组进行命名(如:香格里拉酒店宴会部)。

3.2 教学项目设计

本门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以完成既定宴会设计项目作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象征(见表1)。课程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一部分由教师讲授,更多的是学习小组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搜集资料、教师指导、小组讨论、观摩借鉴等方式获得。

3.3 教学方法设计

1)小组讨论法

各小组需要以组为单位完成本课程的各个项目,教师下发项目任务之后,各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在一起进行探讨每个项目的主题、需要的耗材、成员之间的分工等问题。在小组成员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头脑风暴,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讲授法

本课程虽然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手段,但是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的讲授的教学方法。相反,讲授法对于本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在以下方面采用此方法: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授一部分完成项目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教师向学生详细阐述各项目的具体要求、完成时间和项目成果等;教师对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的指导、讲解和纠正;教师对各小组完成的项目情况进行全面详尽的点评。

3)汇报展示法

各小组完成一部分项目后要以PPT形式进行展示汇报,各小组成员以不同任务分工的形式分别阐述本小组的主题思想、设计理念等。同时其他小组要对汇报小组的设计进行点评,该点评计入学生平时成绩中。这种教学方法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有效避免“一个小组在汇报、其他小组在睡觉”的尴尬现象出现。另外,由于班级规模较小,所分小组较少,教师能够在有效的常规教学时间内采用该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避免出现“持久战”的情况。

4)现场操作法

除PPT汇报外,对于另外的教学项目,各小组需要以现场台面设计的形式来展现。这就要求小组成员能够在实训现场进行宴会摆台、主题设计、口布折花等操作,方能展现所完成项目的主题设计。这就有效提高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避免“眼高手低、能说不会做”的情况出现。

5)自主学习法

本课程所包含的理论知识较多,而教师前期讲授的内容又比较少。那么各小组在完成各項目时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只能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得。本课程在前期设计时,为学生提供了网络机房和专业图书馆两种学习场所和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搜集资料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此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了恰当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带着任务去学习知识,更尝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

3.4 教学评价设计

采用小班化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具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全面和具体,同时有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具体评价细则如下:

4 小班化教学面临的挑战

4.1 需要增加教师数量

由于班额变小,所以教师的教学任务比原来增加不少,这对原本就师资短缺的高职院校来讲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长远来讲,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势在必行,而小班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寻求措施增加师生比缓解这种矛盾。

4.2 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面上看,宴会设计课程采用项目化小班化教学,教师的讲授任务貌似减轻了不少。但是实际上要保证课程的有序开展,相关教师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程设计和班级设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关注并解决学生能完成项目随时发生的各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任课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才能胜任本课程项目化小班化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徐金凤. 彭锡明. 高职小班化实践教学探索——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 朱君. 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13(19).

[3] 刘东.蓝丹.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小班化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2012(11).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小班化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6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