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优化策略

2018-09-10 15:52唐琳
高教学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课程体系大学

唐琳

摘 要:ESP(专门用途英语)理念下的课程体系构建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趋势,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ESP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实施层次化和多样化改革,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和方式实现课程体系改革的优化组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鍵词:大学英语;课程体系;ESP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7-0125-0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concept of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pply English language in an all-round way,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 hierarchical and diversified 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SP, and the curriculum should be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ing means in accordance with students' aptitude to optimal combine the system reform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Keywords: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system; ESP

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经历了由“通用教学”向“专门用途教学”的转型,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由一般英语(GE)和专门用途英语(ESP)两大类组成,一般英语主要是应对四六级考试和日常教学,而专门用途英语则是用于不同层次和学历的学者专家等在文献阅读、论文答辩、专业领域研究、学术交流、论文发表以及职场工作各个环节使用的英语,是用于交流和互动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

从长期以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及教学活动安排看,我国历来强调“通用英语”,以此设置课程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视野,也要通晓国际标准,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专业领域的英语交际能力。如果缺乏英语表达和交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根本谈不上,这也要求大学英语ESP课程体系改革要随着经济和当前形式的发展而灵活调整。鉴于此,清华大学于2011年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的调整,注重培养英语能力,适应国际化交流环境。2013年上海各高校也积极也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从通用教学转向满足学生专业学习需求的专门用途教学转变,大学英语的必修内容为“学术英语”,可以说,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从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的改革已经逐渐向专门用途英语进行转变,从而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式和学生培养的要求。

二、大学英语ESP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化,都和大学英语的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教学取向以及教育活动的开展对经济的长远影响都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向ESP的转型,也充分说明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适应我国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也说明在当前经济深化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国际先进科技和经营理念的学习和掌握,还要宣传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这都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和转化,才能实现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和融合。

另外,科技信息对商业机构和经济往来也很重要,语言的交流能够促进科技信息的转换和理解,这也是对外交往的基本保障和重要工具,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也需要有英语语言技能与文化理解力的人才,这样才能保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也需要专门英语能力的人才,这些客观事实都要求尽快培养具有英语沟通交流能力的人才,也对大学英语ESP课程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这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又能进行英语沟通人才的主要途径。

当然,从高校自身改革的角度出发,大学英语ESP课程体系改革也需要尽快融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挑战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家之间的交流、高校之间学者之间的交流,科技和文化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留学生、访问学者和特聘专家教授等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对教育质量、效益和水平的“国际接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成为大学英语向ESP转型的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必须将培养学生实用英语技能,进行英文写作、参与学术讨论、进行双语教学等内容作为英语改革的延伸,ESP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双语交流和沟通能力的重要策略。

三、大学英语ESP课程内容的改革

ESP课程作为英语课程教学的方向历来都存在,只是长期不受重视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当前应加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规划。

(一)分层次实施教学活动

ESP可以划分为学术用语和行业用语,再细分为学术用途和特殊用途,学术则针对学生基本学习技能设计课程内容,安排听力、翻译、阅读和写作等内容,掌握学术写作、文献查阅、学术探讨等语言运用的技巧,特殊用语的课程内容则结合英语交际的需要安排专业化的英语语言,培养英语交际能力,ESP教学的内容也可以具体根据学生英语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安排通用英语教学和特殊英语教学内容,新生入学后的大一、大二以基本的通用英语教学为主,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入大三年级后。根据不同专业安排特殊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灵活多样

ESP课程教学主要应根据学校特点、专业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多样的设计和安排,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ESP的英语教学内容也要贴近专业的方向,从而为学生毕业后适应职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不论如何安排专业类的ESP教学内容,都要以专业词汇、专业写作、专业阅读材料和专业文献、专业翻译、专业实验等为核心,再根据学校导向和专业特点,选取适合专业发展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内容的灵活多样,这样的ESP课程教学体系更加适合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式要以技能为导向

ESP课程教学主要是英语的特殊用途培养,不论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如何开展,教学方式要始终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导向,技能不仅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体现国际化水准,强化专业的国际导向,ESP与专业结合的同时,通过英语用途的拓展强化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程度,而英语用途则要强化专业技能,实现专业基本要求的英语化,这样的英语课程体系设置作为重要的交流工具能够与专业结合,凸显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也强化了专业的英语技能,这样的英语教学方式才不会与专业的方向偏离。

(四)教材建设体现双轨式培养

ESP课程教学的核心要通过教材建设来体现,这也是开展ESP课程教学的质量保证,完整的参考教材、课本、讲义以及辅助参考资料等都是配合ESP教学的重要支撑,现在的大学英语教材比较规范,且建设比较有经验,但专业类的英语读物或教材或参考资料却参差不齐,不少专业英文教材不够成熟,相对零散,为了提高ESP教學的质量和水平,必须重视教材建设,体现双轨式人才培养,既要在教材中体现专业的基本内容,还要通过英语词汇或句型凸显专业的内容,即专业英语,将专业的核心内容和词汇英语化,从而体现双轨式的培养目标。

四、大学英语ESP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用的英语教学方式仍是常规传统教学方法,而ESP教学则将英语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表现为一种复合型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英语教学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课程要与专业知识融合,体现ESP的跨学科特点,这也是语言技能与专业训练融合的表现,ESP课程以专业为依托,融入专业的教学方法、思维特点和研究思路,并非是单一的语言教学方法,任何一个学科专业都有自己固定的思维方法、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ESP课程体系要适应这些方法,并用英语解决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才能调动学生的专业思考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教师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理论,还要在学习基础上运用语言了解专业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二)英语教学要实现多方法的优化组合

ESP课程体系既要强调语言技能的培养,还要兼顾专业知识的掌握,除了运用口语法、听说读写法、情景模拟法和交际法等,还要将专业课学习中的讲授法、案例法、答疑法、讨论法以及研究法等融入到ESP教学方法中,这样看来,ESP教学方法有了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每次遇到教学任务时都可以自由选择各类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方法多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是ESP教学活动的本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英语教学要与专业前沿匹配

ESP课程体系应围绕专业的学科前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内容,这需要用英语来解决这些问题,那么ESP教学必须与专业的前沿发展态势相匹配,才能真正发挥ESP教学的功能和作用,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不断向前的,必须紧跟学科发展的潮流,那么ESP课程体系也要紧紧结合专业发展的需求,与专业前沿匹配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五、大学英语ESP课程体系的师资保障

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ESP课程的教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或不对口,这与专业要求相比差距甚远,需要学校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和培养,并且要保证ESP教学师资的多样性。

(一)教学自我培养要与学校规划结合

学校规划要与教师的自我培养有机结合,教师发展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途径和保证,师资的转型和培养也是ESP课程体系的重要保证,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学校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形式调整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对师资进行科学规划,还要注重大学英语师资的长远规划和标准,使其能够适应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需求,实施有效的转型和发展,鼓励教师根据ESP培养的要求实现师资质量整合,还要求英语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加深对ESP教学的深刻认识,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师发展要求明确自己的方向,对专业认识的同时应对教学思路和方法带来的挑战,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实现语言的应用转变和跨学科、跨专业发展。

(二)英语教学要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ESP课程体系不仅对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英语教师给予协助,要根据专业发展特色和要求制定大学英语老师的培养规划和细则,保证大学英语老师在基本技能教学的基础上更能够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内容,根据专业的核心内容和词汇、句型特点进行转型和培养,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专业的社会资源实现师资质量整合提升,在转变观念的过程中加深教师对ESP教学的认识,根据专业方向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主动应对传统教学向新的教学内容的挑战,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和思路,从而实现语言的灵活应用及发展。

(三)英语师资来源应尽可能多样化

ESP教师的转型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顺利完成,在当前ESP过渡的时期,教师的转型在特定情况下显得有些困难,特别对高职称的老教师转型更加困难,面对教师的匮乏,除了多元化整合教师力量外,还要根据ESP的教学思路和导向把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教师纳入ESP教师队伍或吸纳更多具有专业背景且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补充到ESP教师团队,实现教师来源的多样化,体现师资结构的丰富化,从而将专业与英语教师整合起来,相互协商共同服务于学生技能培养,实现通用英语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转变。

总之,ESP教学是当前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趋势,应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技能培养需求,强化ESP教学的过程,才能真正服务于培养人才的需要,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谈忠贞.大学英语教学引入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6(3):160-164.

[2]李明.高校ESP师资转型发展中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大连大学学报,2017(3):132-135.

[3]孙先红.从多元读写能力培养角度探讨ESP翻转课堂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17(4):38-42+65.

[4]李红.高校ESP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9):57-58.

[5]王君子.大学英语教学环节ESP教学理念的实际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8):219-220.

[6]蒋琳.ESP理论下的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高教学刊,2017(13):174-176+179.

[7]李智.中国高校ESP课程综合建设探索[J].高教学刊,2016(05):47-48.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课程体系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至善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