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来
摘要:对于多媒体技术,不能过于“神化”,但也不能视之为可有可无的工具。一方面,要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避免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而导致技术止足不前;另一方面,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地整合,实现技术与教学合而为一,甚至忘记技术的存在,达到如同“人剑合一”的境界。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制作 使用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将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但是,如果把多媒体技术过于“神化”,抬高到无所不能的地位,就会流于形式主义和技术主义,毕竟教学的真谛在于艺术而非技术。所以,就有教师矫枉过正地指出:“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但再好的课件也只能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是手段,是工具,唱的是‘配角。”此言也未免有失偏颇,把多媒体课件定性为工具,其实还是没有从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会带来这样的误解:既然是工具,那么用与不用全在于教师的选择,自然也不是必然的选择,于是,就容易误认为多媒体技术不是教师必备的一项素养。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将多媒体技术从本不属于它的“神坛”上拉下来,另一方面也不能使它沦落为可有可无的工具,而要思考如何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避免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导致技术素养止足不前。还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地整合,实现技术与教学合而为一,甚至忘记技术的存在,达到如同“人剑合一”的境界。
一、制作课件是个技术活
制作课件最常用的工具非PPT莫属,它因简单易用好上手而受到广大教师欢迎,但也正因为如此而容易被简单地对待,认为它无非就是作为图片和文字的展示工具,再复杂点的就是加上些声音或动画等。如果仅仅停留于这样的制作水平,又何谈提高技术素养,更何况制作课件也因此变得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才能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既能提高技术素养又能体会其中的乐趣而不受因技术有限而感到力不从心呢?
1.简单的PPT不简单地对待
我们之所以简单地对待PPT,根源就在于没有深入挖掘PPT的更多功能,或者也不指望它能实现什么样的效果,而只是习惯性地认为复杂的效果只有复杂的软件才能实现。其实,PPT在技术含量不高的情况下也能实现一些较复杂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这一内容时,例题图是将一个较复杂的图形通过切割旋转最终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这个过程虽然可以让学生操作,但是旋转的过程如果能演示出来,对于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80°就一目了然了。(如下图)这就牵涉到动画效果了,难道非要用flash动画软件才能实现吗?有的老师为了达到这一效果,竟然用了好多张幻灯片把旋转的过程绘制出来,再用连续自动播放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做既麻烦效果也不佳。为此,笔者想到了PPT中的自定义动画功能,发现其中有个“陀螺旋”动画,但设置了这个动画又发现切割后的半圆是绕中心点旋转的,为了使其能绕着顶端旋转,笔者又复制了一个半圆,设置为透明,并与之前的半圆顶端对齐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样的话中心点就移至顶端了,而且,在动画“效果选项”中竟然可以设置顺时针或逆时针180°旋转,通过这些设置,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这一动画效果。整个制作过程,都是先有想法和思路,然后再“顺藤摸瓜”一步步找到解决办法和相应的PPT功能。可见,我们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不能局限于一些简单的功能,而要大胆地去尝试,想到就去做,敢想才能敢为,敢为才能找到解决之道,并从中享受探索的乐趣。
2.不要让制作成为额外的负担
制作课件如果不能真正与备课紧密结合,就容易成为额外的负担。比如,有的老师先备好课,然后再去制作课件,这样做虽然在备课的时候也预想了课件的制作思路,但在进入实际制作阶段又会出现与预想的不太协调的情况,从而在课件和教案之间反复调整,以求完美结合,使得备课和制作课件两头耽误工夫。如果每节课都这样,岂不令人望而却步?而有的老师干脆把别人制作好的课件直接拿来,甚至省去了备课的环节,因为按照课件的演示顺序就能把一节课的内容完整地再现出来了。这样做即使对别人的课件做点修改和加工,也是“有形无神”,殊不知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生动的课堂。为此,我们只有将备课与制作课件融为一体,因教学内容之需而有课件,又因课件之便而有益于教学内容的生成,此乃两者整合之要义所在。例如《雾凇》一课,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学生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课堂。“奇”既是吉林雾凇的重要特征,也是体会美的重要抓手,因为“奇”,吉林雾凇的美才与众不同,因为“奇”,找到了贯穿文章的主线。这篇课文要让学生体会美,感受教材中美的一-切。雾凇形成的原因和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体会文本是怎样具体描绘“水汽”到“雾凇”的变化过程是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汽”到“雾凇”的详细变化过程,让学生在音视画中感受雾凇的美,与作者产生情感上、语言的共鸣,为丰富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制作课件是因教学内容之需而决定的,有时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课件也能达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关键正是在于它的制作是和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的,以至于水乳交融、完整不可分割。如此制作课件,则不会游离于备课之外成为额外的负担。
二、使用得当全在于艺术
在使用课件的过程中,即使是自己制作的,也不一定能够得心应手。这里所说的“得心应手”并不是指操作课件,因为从操作本身而言多半是“傻瓜式”的点击动作而已,怎会不得心应手呢?然而,从实际的课堂教学而言,精彩的课件只有融入精彩的课堂中才可谓“得心应手”。但是,精彩的课件和精彩的课堂却是不能直接画上等号的。例如笔者听过的一堂内容为“认识人民币”的公开课,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这位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光课件制作据说就花了两三天工夫,在课堂上演示起来也确实精美绝伦、炫人耳目。有小朋友们喜爱的卡通人物,再配以动画效果,还有许多实物图,色彩搭配也很合理。按理说,这样的课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应该能引发兴趣和注意,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课件虽然精彩,课堂却反响平淡,学生好像根本不买老师的账,任由你在上面花样百出,我自岿然不动,实在令人费解。通过课后深入思考,笔者认为问题不在于课件本身不能吸引学生,而在于课件演示的时机和教师处理的方式上出了问题。在一开始演示课件的时候,学生的目光还是专注的,但到后来教师又组织学生边看课件边在纸袋中拿钱,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然有所分散,之后,由于交流不充分,加之调控不力,课堂上出现了很多意外的“小插曲”,比如有的学生钱掉地上了,还有的学生干脆拿着钱把玩起来,局面混乱无序,整个课堂成了一盘散沙,此时再精彩的课件也无济于事了。这节课最大的弊病在于“见物不见人”,也就是说突出了课件和教具等“物”的因素,而忽略了作为学生的“人”的因素。而真正精彩的课堂应该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始终突出学生这个主体,甚至让人忘记了课件本身的精彩,而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学生精彩的表现上。对于学生而言,也不是被课件本身的精彩所吸引,而是被课件蕴含的问题所打动,在课件演示的过程中一步步将问题引向深入。
我们再来看看名师的课堂,例如张齐华老师上的“圆的认识”一课,他将数学之美发挥到了极致,让学生从各种平面图形的比较以及对圆的探索认识过程中感受圆的美,将圆的匀称之美、圆滑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又进一步让学生从美的感觉出发研究美的产生,不仅训练学生发现美能力,还提升学生理解美的智慧,课堂犹如塑造一件艺术品,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当然,我们在欣赏和感叹之余却也不能抹杀一直在背后“默默奉献”的課件的功劳,如果没有内容丰富、构思精巧的课件,又何来如此美轮美奂的课堂?但是,整节课我们恰恰就忽略了它的存在,而一直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这就是使用课件的最高境界——“人剑合一”。这样说也并不是有意要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相反,只要我们认真体会,就能发现这样的境界并非无法企及,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眼里始终要盯着学生而不是课件,课堂的结构次序是动态生成的,而不是固定在课件的演示顺序中。
综上所述,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必须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探讨如何与备课和上课相融合。对此,我们不能简单用“目的和手段”“内容和形式”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要力求使它们融为一体。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制作课件的过程即是备课的过程,使用得当便是教学艺术的直接体现。
参考文献:
[1]多媒体不是“万能钥匙”[J].小学数学教师,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