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基尼系数背景下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8-09-10 22:22杨军辉李金琴
度假旅游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基尼系数发展战略中国

杨军辉 李金琴

摘要:自1994年以来,中国基尼系数长期高位运行于国际警戒线以上。而高基尼系数危机背后是国内区域间、群体间社会财富的巨大差异和潜在的社会矛盾,因而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化解国内高基尼系数危机问题。旅游业所具有的就业岗位多、门槛低等诸多特征,能够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领域实现社会财富在高低收入群体间有效转移,因而发展旅游业有利于解决国内高基尼系数危机问题。但中国旅游业也必须采取重点发展国内旅游、构建合理的遗产旅游地定价机制、增加假期时长并优化假日结构、政府主导下促进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全面发展等战略措施,方能高效化解中国高基尼系数危机。

关键词:基尼系数;旅游业;发展战略;中国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2-0002-03

1 研究背景

基尼系数,又称洛伦兹系数,是国际上综合评判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分析指标,是反映居民之间社会经济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数量界线[1]。基尼系数数值介于0~1之间,其中基尼系数数值高于0.4时,表明社会财富迅速向少数人集中,居民之间贫富差异扩大,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贪污腐化、社会不公、仇富、治安混乱、犯罪猖獗等,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危及社会稳定。因而,国际上通常将基尼系数等于0.4设定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反映贫富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也在中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于1994年突破国际“警戒线”,随后长期高位运行于国际警戒线以上,如2016年中国基尼系数仍高达0.465。数字背后,国内区域之间、居民群体之间社会财富差异日渐悬殊,社会财富“收入差距较大”逐渐常态化。依据改革开放后基尼系数变化状况分析,中国的基尼系数仍将会在“警戒线”之上高位运行一定时期。鉴于高基尼系数背后所反映的贫富差异显著问题及可能诱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目前中国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宏观调控国内收入分配现状。

面对贫富差异趋于极化的高基尼系数问题,国际通行方法一般是由国家或地区对社会财富进行二次分配。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的确可以发挥“削高填低”的经济效应,缩小区域间、居民間的社会财富差异,有效降低区域的基尼系数,进而有效提升社会公平,减少各类社会问题。但是,由政府主导的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却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部分区域、部分群体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经济整体的高效发展。因而,如何确保社会财富从高收入地区、群体合理流向低收入地区、群体,又能充分调动高收入地区、群体社会财富的创造、创新积极性,似乎是一对矛盾。

2 旅游业在高基尼系数危机中的作用分析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旅游是人类的一种较高层次需求,是人类在物质条件达到一定水平后的一种精神追求。因而,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和社会劳动分工的专业化,旅游已成为中国人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如,2016年中国国内旅游达44.4亿人次,出境旅游达1.22亿人次,人均年出游3.26次,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最大的旅游客源国[2],国家与诸多地方政府已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由于旅游是旅游者在异地度过的一个暂时的、非日常生活的休闲活动,因而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表现出消费攀高的行为特征。即,旅游的过程是旅游者高消费的过程[3]。但以旅游活动为服务对象的旅游业,却具有从业人口多、从业类型多、就业门槛低、工作时间灵活、劳动强度低等诸多特征,特别适于经济欠发展地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劳动能力较弱的广大低收入群体参与。综上分析表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全面推进,符合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可进一步满足其情感、受尊重与自我实现等多元精神需求,同时也为欠发达区域及广大低收入群体提供广泛的社会劳动参与机会。

因而,在当前中国社会高基尼系数背景下,大力发展旅游业即可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领域,实现社会财富从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的合理、有效转移,从而有效减小社会贫富差异,避免诸多因高基尼系数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同时,通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领域实现社会财富在不同群体间的有效转移,既不会挫伤高收入群体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也不会践踏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尊严。相较国际通行的政府主导的社会财富二次分配方法,由高低收入群体共同参与的旅游业,则同时兼顾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因此,在当前中国社会贫富差异悬殊的高基尼系数背景下,旅游业大有要为。

然而在市场经济中,旅游业各经营主体往往基于其极强的逐利需求而引导、推动旅游市场转向高利润活动,如出境旅游市场、高门票等。旅游市场的逐利性本无可厚非,但在当前中国社会贫富差异悬殊、社会问题暗流涌动的形势下,旅游市场中的强逐利行为却实实在在地制约了社会财富在国内高、低收入群体间、不同区域间的有效转移,弱化了行业的社会责任担当。因而,在当前中国高基尼系数危机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进行适度引导与调整,旅游业方可肩负起减小社会贫富差异的重任。

3 高基尼系数危机背景下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分析

3.1 旅游业三大市场:重点发展国内旅游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入境旅游市场,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两个市场并举,再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个市场全面发展的过程[4]。与此相应,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发展战略也经历一系列的调整变化,现定位为 “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4]。

在旅游业三大市场中,国内旅游可以实现社会财富在国内高、中、低收入群体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有效流动,从而发挥“削高填低”之经济功效,可有效减小社会贫富差异、降低区域基尼系数;而入境旅游发展则是境外社会财富流入中国,可为国内旅游市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国内相关领域高、低收入群体共同实现经济收入增长。即有利于国内社会财富的累积与总增长,但对于国内社会贫富差异的弱化作用较小;出境旅游是伴随国内居民收入增长、文化水平提升后的合理需求,现中国外汇储备丰富,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26个(截至2017年9月)[5],具备大力发展出境旅游的条件。旅游者的出境旅游活动,虽然可以通过其消费行为减少其个体社会财富的拥有量,但其所支出的社会财富是流向境外而非国内低收入群体或欠发达地区。出境旅游活动在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领域仅仅发挥了“削高”作用,而未对低收入群体、欠发达地区产生“填低”之功效。另外,在当前中国,具备出境旅游条件的旅游者仍为较少群体,如2016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为1.22亿,仅相当于全国人口的8.7%。出境旅游者的境外高消费活动和狂热的扫货行为,对于广大低收入群体而言极具炫耀性,更加剧了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反应,易于激化社会矛盾。

总体而言,旅游业三大市场的发展均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社会文化需求的满足。但单纯基于减小国内社会贫富差异、消除高基尼系数危机的综合效果而言,国内旅游优于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优于出境旅游。研究表明,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愉悦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3]。即旅游的目的在于追求内心的愉悦体验,而这种愉悦体验并不受具体旅游空间所左右。所以,旅游者在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中所获得的愉悦体验结果本无差异。因而,在当前国内高基尼系数危机背景下,中国旅游业仍应重点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适度抑制出境旅游,以促进社会财富在国内区域间、群体间有效转移。

3.2 遗产型旅游景区:构建合理定价机制

旅游景区按其主要功能与用途,可分为开发型旅游景区和遗产型旅游景区两大类。其中,开发型旅游景区包括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等类型,遗产型旅游景区则涉及诸多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地,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等类型。遗产型旅游景区一般具有高价值性、不可再生性、真实完整性和公共性等特征,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资源[6]。依据其投资主体与管理目标,遗产型旅游景区属于公益性旅游景区。

目前中国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旅游阶段,但大众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仍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尚处于快速增长之中。因而,遗产型旅游景区仍是旅游者出游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但受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内各遗产型旅游景区门票涨声一片,其中依托高品质、世界级的自然、文化遗产旅游地涨幅更大。如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的门票由最初的108元调整至如今的220元,世界文化遗产地布达拉宫的门票也由最初的100元调整至300元等等。全面、快速的景区门票上涨,降低了景区的社会可进入性,致使低收入群体望景兴叹,其旅游需求难以满足。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遗产型旅游景区赖以发展的核心旅游吸引物均为自然或文化遗产,而这些遗产的本质权属应为全民共有。即,从某种程度而言全体公民(包含低收入群体)均享有遗产型旅游景区的部分所有权,也应享有自主旅游的权益。但遗产型旅游景区的门票涨价行为剥夺了低收入群体应有的旅游权益,却无损于对门票价格不敏感的中高收入群体的旅游权益,从而在旅游机会方面引发社会不公。另外,低收入群体原本可以通过旅游活动缓解紧张生活压力、排解各类积压矛盾,但当下的景区的门票涨价行为却堵塞了他们压力释放的渠道,压力与矛盾的长期集聚有可能演变成为社会矛盾。因而,遗产型旅游景区应确保低收入群体合理旅游权益,构建景区门票定价机制。

综观全球遗产型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诸多国家均采用“低价策略”甚至“免费策略”以确保本国居民的旅游权益。如埃及,本国成年居民所购的景区门票价格通常仅为外国游客的1/10[6]。而居民通过在国内遗产型旅游景区的游览,不仅可以放松身心、怡情悦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居民对国家资源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增强民族自信与自豪感,提升居民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因而,国内各遗产型旅游景区应积极出台合理的景区门票定价机制,破解当前兴盛的“门票经济模式”,突出景区社会职能而弱化经济职能,让社会公共资源真正惠及全体公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满足其合理的、基本的观光旅游需求,释放生活压力与疏解社会矛盾,同时增强爱国情感。

3.3 假期制度:增加假期时长,优化假日结构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闲睱时间处于不断增长之中,为人们的外出旅游活动奠定了时间基础。目前,国内居民的带薪假期主要由双休日、法定纪念日和节假日、带薪休假等三部分组成。其中,我国居民的年双休日共涉及52周104天;法定纪念日和节假日共涉及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1天)、端午(1天)、五一(1天)、中秋(1天)、国庆(3天)等7个假期11天;带薪休假不同单位的时长不等,但平均年带薪休假时长为10天。比较而言,中国双休日与西方国家时长一致,法定纪念日和节假日则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而带薪休假时长则位居已统计60个国家中的倒数第二位,远远小于世界平均休假时长。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居民的带薪假期时长总量偏少,居民外出旅游机会较少、旅游时长较短,居民快速增长的旅游需求与有限的旅游机会已成为当前国内居民面临的一大矛盾。在强烈的旅游动机驱使下,国内居民被迫选择有限的几个“黄金周”集中出游,致使各大景区人满为患、生态压力巨大,而游客不仅旅途苦不堪言,同时在景区的旅游体验效果不佳,原本令人愉悦的旅游活动沦为居民的受苦之旅。

工作创造GDP,休假同样也拉动经济增长。在当前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国内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居民分享国家改革发展红利、提升人民获得感。因而,有必要增加居民的带薪假期时长,为居民出游活动创设必要条件。而从带薪假期结构来看,我国的双休日、法定纪念日与节假日的时长等与西方发达国家较为一致,其短板在于国内居民的带薪休假时长。所以,建议国家从政策法规层面逐步增加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带薪休假时长,并采用法律手段确保员工带薪休假制度的顺利实施,同时鼓励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实施错峰休假,从而为国内居民的旅游活动创设机会并有效提升居民旅游体验质量。

增加国内居民带薪假期时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旅游需求的满足。但正如前文所述,旅游业三大市场对于减小国内社会贫富差异、消除高基尼系数危机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当前降低基尼系数需求导向下,增加国内居民带薪假期时长的同时也需要调整假期的时间结构,以促进国内旅游市场而非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2017年韩国出于提振国内经济考虑,首次设立10天长假(即2017年9月30-10月9日),但国内一半以上居民却利用这难得的长假选择赴欧洲、北美等地出境旅游,国内旅游消费不增反减[7]。鉴于此,国内居民的带薪休假结构应增加适宜国内旅游活动的3-5天短期休假频率,减少适宜出境旅游活动开展的长假假期。而在针对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带薪假期结构调整方面,国务院办公厅曾于2015年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其中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通过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实施“周五下午+周末的2.5天休假模式”。但自“2.5天休假模式”提出以来,仅有十余省份响应,且真正落实者更少。另外,截至目前先行落实者多已暂停实施2.5天休假模式,双休日调整政策遇冷。因而,当前的国内居民带薪假期结构调整的重点对象是带薪休假而非双休日。通过分解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帶薪休假,增加短期休假频率,以促进国内旅游市场发展,从而实现以旅游业降低国内高基尼系数之目的。

3.4 欠发达地区:政府主导,全方位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

黑河-腾冲线,又名胡焕庸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东南部,耕地资源丰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密度大,而此线西北部则正好相反,中国欠发达地区也多集中于此线西北部。在旅游业方面,黑河-腾冲线的东南部,旅游资源丰富、高等级旅游景区云集,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旅游需求旺盛且民间资本活跃,旅游业整体发达;而此线西北部,虽不乏风格独特、高品质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但受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与客源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欠发达地区的高品质旅游景区总量偏少且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其旅游经济效益总体较差。然而,相较其他产业,旅游业所具有的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污染少、就业人口多、就业门槛低等特征,更适合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环境与劳动力现状。因而,旅游业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和居民脱贫的重要抓手。

受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民间资本不足等因素所限,欠发达地区的旅游业发展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全方位支持。在旅游景区品质与品牌打造方面,各级政府应注重欠发达地区的高A级旅游景区培育与评定,并依托区域遗产资源条件,主動申请或与其他遗产资源联合申请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结合区域资源特色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提升景区旅游吸引物的品质与知名度;在旅游基础设施方面,注重旅游景区内部与外部的旅游交通、住宿、饮食等产业协同发展;在低收入群体旅游就业方面,加强低收入群体旅游参与技能培训,引导低收入群体结合自身条件与技能全方位参与区域旅游活动,或通过信贷政策倾斜引导低收入群体开展乡村旅游创业。

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其强大的区域资源与条件统筹能力,必将会促进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全方位发展。而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则有利于社会财富在空间上实现由东部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在群体方面实现社会财富由高收入群体经旅游活动而转向低收入群体,从而有效降低国内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社会财富的贫富差异,最终消解国内高基尼系数危机。

4 结语

实现全民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但当前国内的高基尼系数问题却危及这一根本目标。旅游业所具备的就业岗位多、门槛低等诸多特征,可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领域实现社会财富在区域间、高低收入群体间的有效转移,相较“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等其他基尼系数调节方式能够同时兼顾社会公平与效率。因而,有必要从旅游市场、门票经济、假期制度和开发主体等方面调整旅游业发展战略,通过发展旅游业以减少社会贫富差异、化解国内高基尼系数危机。

注释:

1.数据来源:1981、1984、1988、1989、1992、1998年数据引自“曾国安.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4-44.”;1982、1983、1985-1987、1991、1993年数据引自“向书坚.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回归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8,(1):75-80.”;1994-1997年数据引自“韩文秀,尹艳林,冯建林.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3,(83):13- 29.”;2001年数据引自“李春玲.中国社会分层与生活方式的新趋势[J].科学社会主义,2004,(1):12-15.”;2002年数据引自“梁美娜.中国人收入差距是否会越拉越大?[N].中国经营报,2005-1-15.”1990,1999,2000,2003-2016年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基尼系数[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基尼系数/88365?fr=aladdin.

[2] 中国旅游研究院.2016年全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及2017年旅游经济形势预测[EB/OL]. http://www.ctaweb. org/ html/2017-2/2017-2-24-9-10-97907.html.

[3]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四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42,47-48.

[4] 金黎君.福建省出境旅游发展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2006.

[5] 国家旅游局.已正式开展组团业务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EB/OL]. http://www.cnta.gov.cn/ztwz /cjyzt/gltl/201507/t20150708_723265.shtml.

[6] 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8,358.

[7] 每经网(上海). 韩国效仿中国中秋放假10天 但首尔这群人却想哭[EB/OL]. http://news.163.com /17/1003/14/CVR28QT10001899N.html.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基尼系数发展战略中国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什么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中国人的收入差距被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