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银行如何应对“无现金社会”

2018-09-10 19:28徐林相丁颖
中国商论 2018年17期

徐林相 丁颖

摘 要:“无现金社会”是指交易和消费无需现金的新型交易模式。“无现金社会”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更是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和金融运作模式。从传统“现金社会”到现代“无现金社会”的过渡,为银行业务的发展、金融秩序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结合当前关于“无现金社会”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无现金社会”发展趋势下,银行如何应对全新的金融环境和支付环境,如何在无现金交易中保持自身业务稳定发展,提高金融教育的安全性和时效性,从而尽快适应“无现金社会”发展进程,为公众提供更完备的金融业务服务。

关键词:“无现金社会” 银行管理 诚信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6(b)-032-02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信用卡等虚拟消费工具逐渐取代了现金交易,进而成为交易支付的主流趋势。这一变革加速了“无现金社会”进程的加快,第三方支付平台迅猛发展,促使公众的支付习惯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对日益推进的“无现金社会”发展进程,银行需要如何应对?怎样保障资金交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如何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这些都已经成为银行需要切实面对的问题。在公众享受“无现金社会”交易便利的同时,银行则需要更客观、更理性地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且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干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自身业务结构,促进“无现金社会”的稳步推进,保证金融市场安全。

1 “无现金社会”概述

“无现金社会”即“cashless society”,它并非一个新生改变,早在信用卡刚刚出现的时候,非现金结算概念就已经被公众所数值。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形式的出现,使“无现金社会”的概念更加清晰,同时也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推动者崭新支付形式的发展。但是需要客观认识到的是,无现金并非“消灭现金”,而是一种全新的支付理念。2015年,全球经济论坛针对未来金融服务趋势作出报告,指出在未来支付领域无现金将成为主流趋势。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的环境下,支付宝、微信、信用卡等已经对公众的消费支付起到了重要影响,无论是在支付理念还是在支付行为上,都已经向无现金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放弃了用实体货币支付,而是选择以虚拟货币完成交易,这一支付行为的变化折射出“无现金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一种全新的支付理念,必须以先进的金融科技为支持,才能形成更便捷、更安全、更高效的支付模式,从而降低支付成本,改变公众的消费习惯和支付习惯。

2 “无现金社会”背景下银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2.1 警惕“数字鸿沟”

虽然互联网已成席卷全球的趋势,但是相关数据显示,世界仍有40亿人徘徊在互联网体系之外,而我国也有将近50%的人口尚未对接互联网,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现金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形成一道“数字鸿沟”,一些金融用户,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老年用户仍习惯于现金支付,这就使“数字鸿沟”问题更加严峻。而银行如何协调这一“数字鸿沟”,已经成为业务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2 应对“数据寡头”

当前,在大数据与金融业务不断融合的环境下,数据资源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掘金宝库。资源战争已经从市场份额的争夺专项数据争夺,而在这一发展趋势的背后,则是“数据垄断”现象愈演愈烈。一些网络支付、电子银行等机构通过无现金支付试图与自身产品画上等号,而且支付巨头借助自身深厚的市场布局获得海量的金融数据,进而形成“数据寡头”,进而容易导致金融市场出现信息孤岛。在网络环境中,信息边界被模糊,信息安全、泄露风险更加严峻,而“数据寡头”的出现使这一风险被放大,通过对用户行为特点、风险偏好等隐私数据的发掘,极易造成客户信息外泄,大量金融数据被集中在私人机构当中,有可能威胁到整体金融市场的安全。银行作为传统金融市场的主体,需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应对“数据寡头”问题,从而为自身发展谋求更良好的信息环境。

2.3 “无现金社会”背景下金融环境的规范与稳定发展

从严謹的科学概念层面来看,“无现金”这一概念并不科学,甚至会造成公众认识上的误解和偏差,与之相比,“非现金”概念则更具科学性。在非现金支付环境下,会涉及资金支付、流通、清算等多个环节,而银行则是负责货币流通的主要机构,这就需要银行在非现金业务中起到监督引导作用,进而构建起上下联通的规范性主副体系,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非现金业务占比,而政府也需要和银行机构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3 银行应对“无现金社会”的转型及完善路径

3.1 加速银行虚拟业务的发展进程

随着金融业务虚拟化、网络化的发展,不少原本需要通过银行柜台完成的业务,现在通过PC端和手机APP就能够自助完成。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银行的线上服务业务迅速发展,更注重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截至2016年末,虚拟应用中已经有67款影响力较大的银行APP。在这些基础业务上,还根据客户细分和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推出了银行的独立APP服务和公众号服务等。手机银行为公众带来了更大的服务便利,在办理金融业务过程中无需排队等待,通过线上操作即可完成相关业务。

3.2 银行实体网点作用不容忽视

如前所述,在“无现金社会”发展中,公众无论是在消费支付还是在金融业务中都能够进行线上操作,这是否意味着银行实体网点已经毫无意义呢?事实并非如此。银行业务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实体网点布局,当前这些实体网点仍然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从近几年的零售业务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在电商冲击下实体零售受到了空前冲击,但是整体社会零售消费中实体消费仍占据85%的比例,各种便利店也有增无减。同理,一些靠网络起步的商业大咖也通过APP与实体门店相结合的形式拓展业务,从而构建起更完善的商业布局,因为线下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无现金社会”发展进程中,银行实体网点与实体门店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少用户都是通过实体网点建立起银行业务关系,而且实体网点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从而使银行能够更广泛的接触各类客户群,从而更准确地发掘客户需求,迎合不同層面客户的不同需求。实体网点仍是银行发掘客户、拓展客户的重要渠道,而且在实体服务下,用户能够获得更完善的业务体验,银行柜员的专业服务能力更出色,能够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作出更专业的回答。在银行实体网点适当增加自助服务装置,不但有利于节约服务成本,而且还能提高银行服务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3.3 实体渠道与数字渠道相辅相成

在“无现金社会”环境下,银行业务已经实现了向数字化服务的转型。在银行服务网点布局上,则需要体现数字化特点,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其特有的金融顾问功能,通过定制化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有机融合。银行在虚拟业务的发展可以从自主服务为出发点,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自助解决方案,用户通过银行虚拟服务,能够快速办理银行卡、完成数字化支付、激活金融密码、办理不同银行业务。这些自助化服务的实现有利于银行财务顾问集中精力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定制化服务,从而突出银行的个性化服务特色。无现金服务能够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注入银行体系内,从而实现银行金融业务市场的不断拓展,彰显银行金融服务特色。

3.4 夯实基础,强化用户信息安全

“无现金社会”的构建和发展需要有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为基础,只有构建起诚信、安全的交易环境,才能推进“无现金社会”的稳步发展。自始至终信用都是金融市场的稀缺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珍贵的生产力资源。信用能够撬动经济杠杆,营造更稳定更和谐的金融环境。银行历来注重信用建设,尤其是在虚拟支付业务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银行对于用户信息安全的管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针对不同金融业务群体,推出与之相适应的无现金支付服务,提供过惠普金融模式使更多用户享受到无现金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无现金社会”的构建需要政府、银行、社会公众的协调努力,并且逐渐从一、二线城市逐渐辐射,进而构建起覆盖全社会的无现金服务体系。

3.5 争取更多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强化金融市场安全

在“无现金社会”的发展环境下,银行竞争力的提高也需要另辟蹊径,除保留传统业务优势之外,还需要大力拓展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从而改变当前支付宝、微信在移动支付中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为了尽快适应“无现金社会”,多家银行已经开设了手机免费转账业务,央行结合新的发展形式,于2016年7月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针对银行转账、异地存取等业务的安全性进行了强化管理,同时也提出了三个月内全部实现免费服务。

在互联网金融全面颠覆传统金融市场格局的背景下,银行也需要在挑战中发掘发展机遇,成为新环境下成功的竞争者。除在虚拟支付中采取免费优惠外,不少银行还在移动支付领域试水,推出免费服务业务。多家银行与手机制造商合作推出了“Apple Pay”“Samsung Pay”等支付方式,而一些银行卡机构也通过“云闪付”业务重新寻求竞争优势,以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移动支付客户,纷纷推出了线上消费积分制度,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则开通了支持支付宝交易的积分业务。中信银行则推出了支付宝多倍积分优惠,通过刷信用卡即可获得分数积累。

在全新的“无现金社会”环境下,银行的发展必然会涉及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进而形成一种新的竟合关系,在市场博弈中使更多用户收益。银行可以结合当前的支付形势,以“移动支付”为核心深挖机遇,不断优化手机银行兴性能,从而使用户获得更良好的应用体验。更重要的是,对于层出不穷的网络欺诈以及虚拟制度风险,银行需要切实关注用户安全,进一步提高虚拟交易的安全性。网络金融客户数量多、交易频繁且额度较小,本身对于风险的辨识、防范、抵抗能力较差,这就需要银行充分发挥自身风险管理优势,通过成熟而完善的风险控制手段提高虚拟支付的安全性,进而形成更规范、更安全的网络网络支付体系。

4 结语

面对汹涌而来的“无现金社会”,公众的消费习惯、支付习惯也已经与以往发生了根本变化。对于银行机构来说,如何在“无现金社会”环境下发掘更大的发展优势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这就需要银行进一步思考在传统金融业务体系内还有多少优势可挖,实体网点在“无现金社会”中还有哪些优势,怎样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认识到这些现实问题之后,才能重新定位自身服务重点,发展银行服务特色,使银行成为营造规范金融秩序的重要阵地,为“无现金社会”环境下公众的支付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可,熊伟.浅析无现金社会[J].商场现代化,2016(2).

[2] 张惠.移动支付进入产业升级新阶段[J].中国商界,2015(5).

[3] 彭惠新.移动支付场景化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J].中国信用卡, 2017(12).

[4] 艾皓.互联网金融下移动支付风险分析[J].时代金融,2017(33).

[5] 袁源.“无现金社会”真那么美吗[N].国际金融报,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