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一体化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018-09-10 01:24柳霁倩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柳霁倩

【摘 要】文章围绕时下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该项目的研究目的及意义,随后提出了几点问题概况,即人才培养方案的脱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针对问题解析了造成中高职一体化衔接问题的各种原因,然后提出构建一体化质量保障体系的教改措施,最后补充阐释中高职一体化质量保障体系在现代化职业教育当中的时代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中高职一体化;教改措施;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2-0135-02

中高職一体化教育模式从2010年全国各职业院校试点启动以来,已逐步正式开放。如今“三二分段”的中高职一体化模式已然成为中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流趋势。“一体化”,简言之就是将中职的教育和高职教育衔接起来,使得中职毕业生有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一体化培养教育模式。所谓的“三二分段制”“五年一贯制”等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中高职一体化的实现为中职院校的升学和其毕业生未来的发展无疑带来了良好的机会,与此同时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质量保障体系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因而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和落实显得尤为紧迫。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高职一体化衔接工作不单是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教学形式的组合,也不仅是单一教学任务的衔接,它是中职与高职两方面多维度的合作与共融。因此,构建一体化质量保障体系意义重大。所谓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综合,笔者认为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除了高职业技能,也是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教育有较强的就业导向,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既然是高等教育,高素养必然成为培养的关键目标。而高素养不仅包括就业能力,也包括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社会责任等综合品质。能够用自己所学为社会做更多贡献,为更多人谋福利,树立正面的榜样,这无疑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

中职毕业生是该项目针对的主要人群,中高职一体化给予了中职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通过“三二分段”等形式使得中职毕业生能够从技能型人才提升为高技能型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体现了现代化职业教育的特色。由于中高职两方面的对接需要多方位的合作和共融,因而为了推进一体化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优化需要在中高职两个方面着手深入,共同解决在衔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发挥两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共同培养更具复合性、开拓性人才,也为打开其未来的发展空间打下基础。

2 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方案脱节

虽然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开展数年,但许多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依然存在普遍问题,那就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脱节与断层。中高职院校各自办学制定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的开展也各自为政,虽然已经架起了沟通合作的桥梁,中职毕业生也通过各种考核而升学继续深造,但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依然相对孤立,没有真正贯通。中职毕业生是否能够顺利适应高职的培养方式,从培养方案上是否存在冲突和脱节,很显然已成为一体化衔接培养模式推进的主要矛盾。人才培养方案的脱节,是从管理和策划上的脱节,方案不能有机结合便不能良好地发挥共融机制的优势,相反造成了教学具体推行时的诸多困难。由此可见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也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体现出目前我国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意识的薄弱。

2.2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中高职的教育处在两个不同的层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有着不同的定位。然而中高职衔接以后,新模式的实施需要统一的目标定位,既要满足共同的终极目标,又要兼顾阶段的差异性,介于培养方案脱节的前提,定位不明确依然难于推进。事实上,各中高职合作院校之间并非没有就此展开会议和探讨,而衔接问题的磨合需要长期大量实战和改良,目标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依然是该项目落实的重点与难点。

2.3 人才培养教学内容重复

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重复已不仅是简单的教学内容安排设置问题。中职院校的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本身符合职业教育的共同要求,但过分强调就业导向,大力发展技能熟练的教育使中职院校的教学与高职的教学实施产生冲突。一方面教学内容重复,另一方面文化素养、综合素质严重欠缺,导致中职毕业生在接受高职教育的过程中难以适应。教师在教学任务落实过程中也面临各种考验。让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到相应的阶段,并重新整合内容设置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所在。因此,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需要从目标到方案再到内容的全方位考量,问题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一个问题也是多个问题。因而一套周全而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顺应了这个时代的需求,现代化职业教育需要新的质量保障体系来引领发展,从而拓宽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创造新模式下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大势所趋。

3 解析中高职一体化模式推进问题的原因

3.1 本科学历的普及影响生源素质

本科学历的普及严重影响到了中职院校的生源,因而也影响到高职院校一体化渠道的中职生源质量。高职院校在面向中职招生时出现了报考人数少于招生名额的现象,这使得生源素质很难达到预期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础是人才培养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职院校固然有更多优势的资源,而生源的限制则不可避免地干扰到一体化模式推进的成效。

3.2 中高职院校合作缺乏沟通

从培养方案到教学任务,从课程结构到教学内容,中高职院校一体化进程中衔接合作沟通的问题普遍存在,深入解决落实也一直是该项目要攻克的重点难点。无论是“三二分段”还是“五年一贯”等形式,都需要对中高职这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做大量的沟通和对接改进。例如,人才培养方案就不应各自为政,应该两个层次的院校共同商议一套适合贯穿始终的培养方案。教学任务的制定应根据具体情况为中职学生量身打造,在中职阶段就应该增加文化素养与综合品质的培养,并设置一定的考核标准,要获得升学的资格需要先达到一定水平。减轻对就业的过分侧重,将高职的教学任务与之明确分工。

3.3 招考质量保障的落实

招考是否规划合理会影响到生源的素质,严格把关筛选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招考不仅是考试的安排,而且招生的来源与是否有对口院校的合作与支持是关键。而对口院校的学生涉及各种专业需要对口,如果专业难对口,数量难保障,无疑为高职阶段的教育带来各种困难。因而一体化的推进必须在起点,也就是中职院校的培养和输出系列问题上做出全面的整改,而高职也需要与之衔接配合,在共同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担当好各自的角色。

4 深入推进一体化质量保障体系的教改措施

除了对上述问题及其成因的探析,笔者认为深入推进有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才是解决目前整个中高职一体化模式问题的答案所在。怎样一个质量保障体系才更切实有效呢?笔者认为可以体现在如下几点。

?譹?訛在课程内容选择和教学任务的设定方面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及使命。这一点需要两个阶段院校的合理分段合作,为同一个目标设置一套贯通始终的人才培养方略,从而贯彻落实职业能力的各阶段培养,共同实现高素质职业能力的人才孵化。?譺?訛课程的建设应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模块化建设。课程体系的建设反映了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构架,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建设,其每一个课程单元都有针对性,而多个单元之间的有机组合也要适应整个主线要求,如此一来,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建设为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质量保障。?譻?訛加强校企合作,将实习与实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既然职业能力是人才输出的核心实力,那么中高职一体化教育衔接的模式同样需要以此为主要目标。加强校企合作、在实习与实训中引入更多社会资源,能够全方位调动资源,促使一体化的实施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并充分体现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优势。

5 教改中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特点

?譹?訛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共同的人才培养,共同的协作管理,共同的资源互通,成效的相互影响打造了实现的平台,这无疑体现着现代化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中高职一体化的优势所在。?譺?訛事实上,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主体不仅局限于中职毕业生,其中也包括政府、两个阶段培养的院校、学生的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多方支持。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呼唤多元化的主体发挥其力量共同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创造更多方便,一同实现对高技术、高素质人才输出的期待。?譻?訛当代的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各种优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更方便、更高效的管理,也实现了优势资源的共享。新技术新平台对中高职一体化的衔接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在中高职乃至企业之间能够构建信息资源互通的平台,打破空间和条件的限制,从而使衔接工作更高效率地展开。这是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优势体现,也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创造了强有力的优越条件。

总的来讲,针对中高职一体化衔接的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反思和实践,教改措施的优化也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与时俱进。输出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是众望所归,一体化衔接的模式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会。

参 考 文 献

[1]宋春林.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7(10).

[2]李晓芝.中高职一体化教育人才培养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2016(12).

[3]郎建华.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探析[J].职业教育,2016(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