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溪
案例背景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初中阶段女生的力量素质远远低于男生,现阶段实心球为所有学生的必修项目,由于初中女生的力量素质特别是上肢力量比较薄弱,很多女生对实心球的运动技术动作掌握的并不是很好。因此,如何让初次接触实心球项目的女生,既能够基本掌握实心球技术要领,又能够减少由于上肢力量薄弱而影响到技术动作的规范,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学前,听到区教研员包老师介绍了一种解决女生学习实心球的方法,在自己的班级里尝试后效果明显,用一个自制的报纸球,解决了笔者所有的顾虑。
案例描述
在一次区教研活动中,区教研员包老师提到初中女生初学实心球的问题:实心球初学课要学习和了解实心球的基本技术动作,2公斤的实心球对于大多数刚接触实现球的女生来说确实有点偏重,过大的重量负荷不利于学生的技术动作的规范化,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即减轻重量又不影响学生的技术动作的学习。最后包老师给出建议:大家可以在教学中尝试用纸张做成实心球,试试有没有效果。笔者曾经用1公斤的实心球代替2公斤的实心球,虽然有一点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1公斤的实心球比较小,在持球动作上就会有差别,之后在用2公斤实心球练习时,学生持球感觉会不适应;其次对个别学生来说1公斤的实心球也有些偏重,而她们却是最需要老师关注帮助的群体,力量最小的学习最困难。怎样最合理的解决实心球重量的问题,就是初學时的关键。所以我准备尝试一下包老师的建议。
上实心球课时我拿出准备一堆旧报纸和一些胶带,孩子们表现的非常惊讶,“老师这是要干嘛呀?”,“我们自己动手做实心球”。我让学生自由组合,2人一组,利用报纸做成球状,用胶带裹上,再同2公斤的实心球比较大小,尽量做到大小接近。学生们都开心的动起手来,不到10分钟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实心球,20多个纸质实心球准备好。教学开始,从无球练习到有球练习,学生们练习的都非常认真,课堂气氛也非常好。但是我也发现纸质的球确实太轻了,徒手学习动作要求不高时勉强可用,需要提升时怎么办?还要想些办法。对了,用小石头做填充物,增加重量。第二次课时,我先带领学生在操场边找了很多合适的小石头,让孩子们把石头装进自己的实心球里,再把实心球裹的紧紧的,这样就不容易坏掉了。孩子们用上自己亲自改进的实心球上起课来特别有动力,掌握技术动作也特别快。之后的课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改变实心球的重量,我大概的看了下,比较重的在1.5公斤左右,最轻的也有0.5公斤。后来每个孩子都给自己做了一个实心球,有纸质的也有布做的,这样我们班就有了40多个不同材质各种重量的实心球。
案例剖析
1.合理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既合理减少了实心球的重量,又不会过多影对学生掌握正确技术动作产生影响。这种方法省时、省力、高效,有益于在短时间内形成正确的持球、上肢发力的技术动作,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练习循序渐进、拓展学生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次课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实心球的重量,同学们不比谁掷的远,而是比谁的技术动作正确,这样就更容易实现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拓展思维,开发出其他材质的实心球,这也是学校教育中需要体现的一个方面。
3.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效课堂精髓在于怎样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一个简单的自制教具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亲手制作,亲自改进,用上自己的实心球,课堂表现激情高涨。
案例反思
1.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体育教学研究的永恒追求。实心球教学对于初一女生来说还是比较有一定难度的项目,女生力量弱,当实心球上举时球都拿不稳,谈何去学习技术动作。实心球是死的,人是活的,当合理改变了实心球的重量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开拓思维,多动脑筋,不要思维固化,一成不变,研究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手段,并能够加以改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2.一物巧用,一用到底,能够体现体育课堂教学的科学、有效、有趣的教学原则。让学生自己亲手制作教学工具,并能够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工具,爱惜自己的教学工具。在整个实心球单元中,学生人手一球,每个球各不相同,并且不断的改进提升,球用破的很心痛,之后要修补,在无形之中提示学生一定要爱惜教学工具。
3.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动力源泉。有兴趣才能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提升课堂效率。多说不如多做,教师一味地说,学生被动地学,这是失败的课堂;教师少说,学生精练这才是高效的课堂。用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生成。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